2002年
9月16日 美国公布消息,认为伊朗正在中部伊斯法罕省的纳坦兹市(Natanz)和阿拉克(Arak)地区建造两个秘密核设施。
2003年
2月9日 伊朗总统哈塔米证实已在伊朗中部成功开采出铀矿,并开始发展核燃料(钚)的回收处理技术。
9月12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9·12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31日前报告其核计划,包括提炼浓缩铀计划,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接受更加严格的核查。此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数次访问伊朗,与伊朗进行谈判。
10月21日 英法德外长联合抵达伊朗,与伊朗就核问题进行磋商。会晤后,伊朗宣布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实现核计划“完全透明”,自愿暂停铀浓缩活动。11月,伊朗正式宣布暂停提炼浓缩铀活动,并同意接受更加严厉的核查。
12月18日 伊朗正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
6月18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6·18”决议。决议认为伊朗在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核查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在其他一些问题上没有“全面、及时和主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决议敦促伊朗继续充分协助国际原子能机构解决所有与伊朗核计划有关的剩余问题,有必要继续对伊朗核计划进行核查。
9月18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日内瓦通过“9·18”决议。决议要求伊朗中止一切与制造核武器有关的核活动,并把当年11月25日确定为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全面审议的最后期限,以便决定是否把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
9月21日 伊朗宣布已开始将37吨铀原料转化成气体,作为离心分离机的燃料。
11月22日 伊朗与英法德三国达成“巴黎协议”,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避免了将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不利局面。
2005年
8月1日 伊朗宣布将重启位于伊斯法罕的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设施。
8月11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并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停止与铀浓缩有关的所有活动。
8月25日 英法德三国宣布放弃原定与伊朗举行新一轮谈判,伊朗核谈判因此中断。
9月24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9·24决议”。决议首次认定伊朗多次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要求伊朗立即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否则将在未来不确定的时候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讨论是否进行制裁。“9·24决议”后,俄罗斯开始介入与伊朗的谈判。俄罗斯希望伊朗放弃自主研发核能燃料,将铀浓缩活动移至俄罗斯进行。
11月24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推迟将伊朗核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审议以寻求可能的制裁。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声明“呼吁伊朗重启与欧盟英法德三国的‘核谈’,支持欧盟三国扩大寻求国际共识基础的努力,例如在最近谈判过程中接纳了俄罗斯提出的建议。”
11月27日 英法德三国同意恢复与伊朗中断将近4个月的核谈判。
2006年
1月3日 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
1月10日 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
3月29日 安理会通过一项“主席声明”,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并把伊核问题报告给联合国安理会。
4月9日 伊朗宣布已有能力进行“工业规模” 核燃料生产。同时宣布开始向3000台离心机灌注用于铀浓缩的六氟化铀气体。不久,又宣布提炼出纯度为3.5%的低浓度浓缩铀。5月,宣布提炼出纯度为4.8%的浓缩铀。
6月1日 美、英、法、德、俄、中六国外长经过磋商,提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六国方案”,即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一揽子鼓励性措施,包括由俄罗斯向伊朗提供核燃料,支持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否则将采取惩罚性措施。要求伊朗在7月15日前对此做出答复。
7月12日 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7月31日 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否则将考虑根据《联合国宪章》第7章第41条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8月22日 伊朗提出愿意立即恢复谈判,但回避了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这个核心问题。
12月23日 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37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与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禁运、冻结资产和监督相关人员出国旅行等一系列制裁措施。
2007年
3月24日 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47号决议,加大对伊朗核问题及其相关领域的制裁力度。
10月20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辞职,副外长贾利利接替该职。
10月25日 美国单方面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包括伊朗革命卫队以及隶属于它的“圣城旅”。同时,美国还在海湾部署三艘航母,加大了对伊朗动武的可能。
11月1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再次提交有关伊核问题报告,认为伊朗在澄清其核计划方面与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是“足够”的,但一直未停止铀浓缩活动。报告未就伊朗是否发展核武器得出明确结论。
11月24日 伊朗证实已开始对伊斯法罕核设施制造出来的燃料芯块和燃料棒进行测试。
12月3日 美国情报部门出台伊核问题评估报告。认为伊朗在铀浓缩活动中取得了进展,但早在2003年已中止核武器研制计划。伊朗仍保有发展核武的选择能力,但不能确定“当前”是否有发展核武器的意图。伊朗有可能在2010—2015年期间,自产出足够用于发展核武的高纯度浓缩铀。这份报告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伊核问题有所降温。
2008年
2月22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提交一份报告,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无法断言伊朗核计划仅有和平性质,伊朗没有停止铀浓缩活动,但是伊朗已回答绝大部分悬而未决的问题。
3月3日 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803号决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对伊朗核计划及其相关领域的制裁,但同时表示将继续加大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这是安理会自2006年12月以来通过的第三份对伊朗制裁决议。同日,美、英、法、俄、中和德国六国外长在安理会通过决议后发表共同声明,重申致力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核问题。
4月8日 伊朗声称已开始在纳坦兹核设施安装新一批6000台铀浓缩离心机,并对效率更高的新型离心机进行了测试。
4月11日 伊朗宣布已在纳坦兹铀浓缩基地新安装了三组共492台离心机。
4月16日 中、美、俄、英、法、德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及欧盟理事会对外关系总司长在上海举行会议,讨论伊朗核问题复谈方案。会议通过深入和建设性的讨论,就复谈方案达成了重要共识。
4月2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言人弗莱明证实,伊朗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一致,将在2008年5月向该机构澄清其被认为涉及核武器研究的有关情况。
5月2日 伊朗核问题六国外长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重申,六国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会议就伊朗核问题复谈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一致,决定尽快向伊朗送交这一复谈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六国愿与伊朗就核能、政治、经济、农业、民航等广泛合作领域开展谈判,以寻求全面、长期、妥善地解决伊朗核问题。
5月3日,伊朗外交部长穆塔基表示,伊朗要求有关国家不要在制订伊朗核问题新方案的时候“跨越红线”。
6月14日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正式与伊朗外长穆塔基进行会谈,并递交了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外长致穆塔基的信函和六国提出的伊朗核问题复谈方案。该方案增加了诸多鼓励性措施,但明确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
6月23日 欧盟部长级会议同意对伊朗实施进一步制裁,包括冻结伊朗金融机构的资产、禁止与伊核计划相关的人员进入欧盟或在欧盟开展商务活动。制裁于24日正式生效。
7月9日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进行多种型号的导弹试射,其中包括成功试射一枚改进型“流星-3”型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可以覆盖以色列全境及美国设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
7月19日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和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在日内瓦举行会谈。预期中伊朗对六国复谈方案做出明确答复的结果并未实现。
7月24日 伊朗副总统兼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加扎德在维也纳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举行闭门会晤。
7月26日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称,伊朗已经拥有近6000台离心机。
8月5日 伊朗就六国提出的伊核问题复谈方案向欧盟官员递交书面答复。
9月10日 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国有轮船公司等18个附属企业实施经济制裁,理由是这些公司参与伊朗研制核武器的活动。
9月1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向联合国安理会和35个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提交伊朗核问题最新报告,认为现阶段伊朗核问题调查工作陷入僵局。
9月27日 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35号决议,敦促伊朗中止敏感核燃料相关活动,重申安理会此前通过的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要求伊朗立即予以全面执行。但决议中并没有包含新的制裁措施。
11月19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维也纳提交给机构理事会的调查报告认为,伊朗的工业化铀浓缩活动仍在进行。但伊朗方面坚称,自己的核计划只用于和平目的,并不顾西方的压力和联合国的有关决议与制裁,继续铀浓缩活动。
11月26日 伊朗副总统兼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加扎德说,伊朗已有5000多台离心机在铀浓缩设施运转。
2009年
2月初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首次表示愿意通过与伊朗直接接触的途径,促使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2月25日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竣工,并进行测试运行。
3月3日 美国财政部宣布,由于伊朗国民银行资助本国政府推行核计划及导弹研发计划,11家与之有业务联系的伊朗公司将受到美国的制裁。
4月8日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宣布,美国将全面参与六国与伊朗间展开的多边核谈判。这是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美国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的重大政策调整。
4月9日 伊朗建成首座核燃料工厂,每年可生产40吨核燃料,标志伊朗已掌握核燃料生产技术。
5月20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宣布,伊朗当天成功发射一枚射程约为2000公里的“泥石-2”型地对地导弹。
6月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说,伊朗违抗安理会决议,已积累1339千克低纯度六氟化铀。
9月22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说,伊朗已经研制出新一代离心机。
9月2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说,伊朗9月21日致函该机构说,伊朗正在建造第二座铀浓缩工厂。同时,美国、法国和英国三国确认,伊朗在首都德黑兰以南的圣城库姆附近“秘密”修建第二座铀浓缩设施,即福尔多核设施。9月26日,伊朗证实该消息,但表示仅用于民用,将允许联合国核查人员进行核查。
9月28日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军事演习中成功试射自制的“流星-3”型和“泥石”型中程导弹。 据报道,伊朗的改进型“流星-3”型导弹能击中2000公里外的目标。“泥石”型导弹射程也达到了2000公里,可覆盖以色列全境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
10月1日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以及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的高级外交官在日内瓦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举行会谈,探寻伊朗核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美伊两方首次进行了面对面的历史性会谈。
不久,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一份草案,对伊核问题作最后通牒,要求伊朗在2009年年底前一次性将大约1100公斤低纯度浓缩铀运往俄罗斯进一步提纯,再由法国将其生产成伊朗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核燃料棒。
10月14日 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一项关于加大对伊朗经济制裁的议案,希望以此促使伊朗放弃核计划。
10月15日 美国参议院批准一项制裁伊朗的新议案,旨在禁止向伊朗出售石油制品的外国公司参与美国能源部的招标活动。
10月19日 美国、俄罗斯及法国代表在维也纳与伊朗代表就伊朗从国外采购核燃料问题开始内部磋商。
11月16日 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表示,土耳其已代表国际社会就伊朗核燃料处理问题提出新方案,以解决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协议草案上的分歧。
11月22至26日 伊朗军队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举行大规模联合防空演习,以提高伊朗应对潜在打击的防御能力。
11月27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通过一份针对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要求伊朗与国际社会“全面合作”,澄清涉及其核计划中的一切未决问题。决议还要求伊朗立即停止库姆附近核设施的建设工作等。
12月15日 伊朗成功试射可覆盖以色列和美国在海湾军事基地的“泥石-2”型导弹。同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制裁伊朗的新法案,规定任何向伊朗出口提炼后石油产品或帮助伊朗进口、提炼石油的个人或企业将受到美国制裁。
12月18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说,伊朗目前正在制造两种新型离心机。新型离心机名为“IR3”和“IR4”,计划在2011年3月前投入运行。
2010年
1月2日 伊朗外长穆塔基发出“最后通牒”,提出如果西方国家于本月底前未能与伊朗就核燃料交换达成协议,伊朗将自行生产纯度较高的浓缩铀。
1月28日 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一项加大对伊朗制裁的议案,以支持奥巴马政府通过制裁措施迫使伊朗政府放弃核计划。
2月8日 伊朗宣布“最后通牒”期限已过,决定自行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9日开始生产。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在11日宣布,伊朗生产出第一批纯度为20%的浓缩铀,并计划在一年内着手新建两座铀浓缩工厂。
2月9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已竭尽所能展现与伊朗对话的意愿,将加紧对伊朗发起更大的制裁行动。
2月18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声称,伊朗可能正在从事核弹头的研制工作。
3月17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说,伊朗准备一次性以其生产的1200公斤纯度为3.5%的浓缩铀交换约12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但交换必须在伊朗境内进行。这是伊朗首次公开表示愿意一次性交换1200公斤低纯度浓缩铀,此前只同意分批交换。
4月9日 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宣布,伊朗研制出第三代离心机,并宣称将在纳坦兹核设施安装6万台第三代离心机,每年为6座核电厂提供燃料。
5月17日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迈赫曼帕拉斯特宣布,伊朗已经与土耳其、巴西签署核燃料交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同意将本国约1.2吨纯度为3.5%的浓缩铀运往土耳其,用以交换12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
5月23日 伊朗正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17日与土耳其、巴西在德黑兰签署的核燃料交换协议内容。24日,伊朗代表证实,当天伊朗正式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已与巴西和土耳其签署在国外进一步提炼低纯度浓缩铀的协议。
6月9日 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该决议禁止联合国会员国向伊朗出口各种重型武器;禁止向伊朗出口导弹或导弹系统,禁止伊朗进行任何与可运载核武器弹道导弹有关的活动;禁止伊朗发展新的核计划,停止现有核活动,禁止伊朗从另一国家获取核材料或者与之相关的材料和技术。
6月16日 美国政府宣布对伊朗邮政银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相关实体及个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相关实体等实施制裁。
6月23日 伊朗原子能机构主席萨利希说,伊朗已经生产出17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
6月24日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对伊朗实施单方面制裁的议案,为奥巴马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伊朗的制裁铺平了道路。
7月1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有史以来国会通过的最严厉制裁伊朗的法案。
7月24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宣布启动伊朗核聚变研究。
7月26日 伊朗向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愿意就核燃料交换问题“无条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重启谈判。当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美方仍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推动伊朗核问题获得解决。同日,欧盟成员国外长举行会议,通过针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单方面制裁,以敦促伊朗就其核计划重启谈判。
8月21日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反应堆开始装载核燃料。
9月22日 美、英、法、俄、中和德国六国外长在纽约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会议。强调决心致力于早日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愿继续积极与伊朗进行接触。
10月20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说,伊朗已经生产出3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
10月26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说,布什尔核电站已于当天开始正式为核反应堆装载核燃料。
10月29日 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致信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表示同意与六国恢复谈判。
11月27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宣布,伊朗目前已经生产出35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
12月5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说,伊朗在生产重要核工业原料铀“黄饼”方面已实现自给自足。
12月6日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以及美、俄、中、英、法、德六国代表在日内瓦就伊朗核问题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开始闭门会谈。7日,贾利利宣布,通过本轮会谈,各方达成一致。下一轮谈判将于2011年1月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
2011年
1月8日 伊朗代理外长、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宣布,伊朗已生产出约4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
1月15至16日 伊朗政府邀请多国代表参观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宣称伊朗已在这一重水厂生产出氘化物。氘为氢的一种同位素,也称作重氢。可用于核能、核聚变反应、核医学和核农业等方面,也可用于制造氢弹。
1月21至22日 六国与伊朗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就伊朗核问题举行谈判。双方在伊朗的核发展、铀浓缩和制裁等三个重要问题存在严重分歧,伊朗在上述问题上均提出了先决条件,谈判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2月10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宣布,伊朗已经掌握核聚变技术。
4月10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说,伊朗将在福尔多铀浓缩厂安装离心机。
5月18日 伊朗外长萨利希宣布,布什尔核电站已投入运行。
6月9日 伊朗外长萨利希说,伊朗已经通报国际原子能机构,将把纯度为20%浓缩铀的生产活动从纳坦兹铀浓缩设施转移至福尔多铀浓缩厂。
6月12日 伊朗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苏丹尼耶说,伊朗已经成功生产出逾5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
7月19日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说,伊朗正在安装更先进的新型离心机,以加快铀浓缩进程。
8月21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达瓦尼说,伊朗已经开始将纳坦兹铀浓缩设施的离心机转移至福尔多铀浓缩厂。
9月4日 伊朗称布什尔核电站已于9月3日并入国家电网。
10月17日 伊朗外长萨利希宣布,伊朗已生产出约7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
11月8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有关伊朗核问题重要报告,指出至少到2003年底之前,伊朗曾“有组织、有系统地”从事“与核爆炸装置有关的”活动。西方据此开始强化对伊朗的制裁。
11月18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通过六国共同提出的决议草案,强调通过对话在机构框架内寻求伊朗核问题的解决。
12月15日 美国通过一项法案,将矛头对准与伊朗中央银行有商业往来的外国金融机构,旨在切断伊朗的石油收入。
2012年
1月1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表声明说,该组织科研人员已成功生产并测试首枚伊朗自制的核燃料棒。
1月7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达瓦尼说,福尔多铀浓缩厂近期将投入运行,届时将能够生产纯度为3.5%、4%和20%的浓缩铀。
1月8日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声称,伊朗发展核武器与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美国的“红线”。一旦伊朗跨越这条红线,美国将做出回应。
1月14日 伊朗外交部向瑞士驻伊朗使馆的美国在伊朗利益代表处发出抗议照会,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暗杀伊朗核专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
1月23日 欧盟出台制裁伊朗的石油禁令。禁令规定,禁止欧盟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和石油制品,任何个人或组织不能再对伊朗石油工业进行新投资;冻结伊朗中央银行的资产,禁止伊朗同欧盟石化企业的贸易。禁令将于7月1日起生效。美国和西方还敦促伊朗石油贸易国,比如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等,要求他们禁止或减少从伊朗的石油进口。伊朗随后宣布,禁止欧洲从伊朗进口石油,首批制裁对象是英法等国家。伊朗高层还扬言,如果西方制裁伊朗石油出口,“将不会有一滴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出” 。伊朗还连续多次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军事演习,不断展示新近研发的无人机、弹道导弹等高端军事装备。美国及其盟友也开始在海湾地区排兵布阵。
2月6日 美国白宫宣布,奥巴马总统已下令冻结伊朗政府和包括伊朗中央银行在内的所有伊朗金融机构在美国境内的所有资产。此外,美国政府公开表示,现阶段仍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
2月15日 伊朗宣布系列核研究新进展。伊朗当天已将首批国产核燃料棒装载至德黑兰研究用反应堆,并宣布已生产出新一代用于提纯浓缩铀的国产离心机。伊朗当天还表示,已就恢复与六国核谈判事宜复函欧盟官员。
2月19日 伊朗石油部宣布,伊朗已经停止向英国和法国公司出售石油。同一天,伊朗外交部长萨利希说,新一轮核谈判将在土耳其举行。
2月21日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会谈结束,会谈没有取得具体成果。双方决定将继续举行会谈。
2月2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报告称,自2011年11月以来,伊朗铀浓缩活动有所增加。
3月6日 伊朗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苏丹尼耶说,伊朗将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访问帕尔钦军事基地。
3月8日 美、英、法、俄、中和德国六国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伊朗更加积极地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确保该机构核查人员在帕尔钦军事基地开展工作。
4月14日 美、英、法、俄、中和德国六国与伊朗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谈。双方表示会谈积极且具建设性,同意5月23日在巴格达继续会谈。
5月14至1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在维也纳就伊核问题举行会谈。
5月21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率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抵达伊朗访问,并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举行密集会谈。同一天,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一项新法案,对伊朗实施更多制裁。
5月23至24日 伊朗与六国关于伊核问题的会谈在巴格达继续举行。会谈主要围绕铀浓缩等核心内容展开。会谈启动了细节商讨,六国提出了清晰方案,伊朗拿出了解决问题的5点建议。双方同意6月18日和19日在莫斯科再度会谈。
5月2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报告称,联合国核查人员在伊朗福尔多地下核设施发现浓度为27%的浓缩铀痕迹。卫星图像显示帕尔钦军事基地内活动频繁。
6月18至19日 六国、欧盟与伊朗在莫斯科举行谈判。焦点仍是伊朗铀浓缩等议题。各方同意7月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专家级会谈。
6月25日 欧盟成员国外长会议作出决议,自7月1日起全面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
7月3日 六国与伊朗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伊朗核问题专家级会谈。
7月12日 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50多家涉及核和弹道导弹项目的实体实施制裁。
7月31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伊朗石油行业实施新一轮制裁。
8月1日 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对伊朗制裁新举措,寻求进一步抑制伊朗石油出口,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作出让步。
8月24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在维也纳就澄清伊朗核计划中未决问题的谈判无果而终。
8月30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报告称,伊朗依然没有停止其铀浓缩活动,其安置在地下的铀浓缩离心机数量自今年5月以来翻了一番。
9月18日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在伊斯坦布尔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就伊朗核问题举行闭门会谈。伊朗同意与六国继续进行谈判。
10月2日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若伊朗能获得外界提供的20%纯度浓缩铀,就没有必要自行生产该纯度的浓缩铀。当日,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对外关系委员会副主席哈吉加特普尔说,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谈判无果,伊朗将生产纯度为60%的浓缩铀。
10月15日 欧盟外长会议在卢森堡做出扩大对伊朗制裁的决议,新的制裁措施包括禁止欧盟成员国从伊朗进口天然气、金融制裁和出口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