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创新项目组《中国对非洲投资战略研究》赴天津聚龙集团调研
文章来源:姚桂梅    日期:2015-11-11
】【打印 关闭

   

     
 

为深入了解中国民营企业开发非洲农业资源的情况,2015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中国对非洲投资战略研究》项目组一行3人奔赴天津聚龙集团(JULONG GROUP)进行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包括首席研究员姚桂梅,执行研究员杨宝荣和朴英姬。聚龙集团战略发展部项目主管谢跃文女士全程接待了调研组。她首先带领项目组参观了位于天津保税区内的天津龙威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集团发展陈列馆,在回溯公司发展足迹的基础上陪同调研组参观了棕榈油灌装车间的流水线,然后她还用PPT给调研组具体演示了公司在非洲的具体业务概况,最后双方就聚龙集团在非洲业务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进行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

  

 

(照片左起依次为:杨宝荣、朴英姬、姚桂梅,右一为谢跃文)

天津聚龙集团创建于1993年, 是一家以食用油脂为主业的民营企业,是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集种植、物流、贸易、工业、包装油、生物能源等为一体的棕榈油企业,也是最早投身“走出去”战略的国内粮油企业之一。2014年,企业国内外总资产近250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人民币,棕榈油贸易额占国内市场份额近20%,位居内资企业第一位。

2005年,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聚龙开始走出国门。2006年,聚龙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加里曼丹省建立起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一个棕榈种植园,在东南亚开启了棕榈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截至2014年底,聚龙在印度尼西亚已经拥有棕榈种植园及储备用地近20万公顷,其中已种植完毕超过6万公顷,建成了11个棕榈种植园和3个配套棕榈毛油压榨厂。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与国际农业产业投资的发展,聚龙的大宗原料油已进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等多国市场,在印度尼西亚创立的自有品牌包装油Oilku已经进入非洲市场。2014年,企业的海外事业触角进一步延伸到了非洲大陆,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喀麦隆、加纳、多哥等国建立了办事机构并开展相关业务。

本着国际合作先易后难的原则,聚龙集团在非洲的业务从贸易开始,目前集团共有29人(其中18位为中国人)在加纳、多哥、贝宁、肯尼亚、安哥拉、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从事棕榈包装油、芝麻、木薯和农器具的销售业务。截止2015年8月,全部销售量6000多吨,毛利不到15万美元。

尽管目前聚龙在非洲的贸易额还不大,但是他们看好非洲大陆的发展前景,各项业务按照集团既定的非洲战略规划稳步推进。聚龙集团的非洲战略思路是:在实体经济上进行种植生产、加工、物流、贸易以及终端产品等环节布局,形成多价值链布局(纵向一体化),同时改变对油脂单一产品的依赖,增加其他价值链,如可可、棉花、糖与乙醇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链经营,形成多市场布局(横向规模化),搭建纵向一体化、横向规模化的复合网状结构,在虚拟经济上运用金融工具进行保护和放大,搭建农业资源的有效组织平台,做跨国粮商。发展路径是:贸易先行,配套工厂和物流设施,以前端平台组织后端农业种植资源的发展思路。具体借鉴印尼农业产业园区运作思路,联合当地企业,与金融机构和中资企业本着合作,发展农业种植、工业加工、贸易物流等,建立综合型农业产业园区。具体的国别布局是:在埃及、南非、肯尼亚、加纳设立机构开展贸易物流业余;在贝宁、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喀麦隆、科特迪瓦确定具体位置后建立工厂;在利比里亚、喀麦隆、尼日利亚、加蓬等国确定可行性地块从事农业种植。目前,聚龙集团已经着手在非洲大陆上的3个重点工业项目:即西非地区贝宁油脂工业基础项目和加纳木薯淀粉厂项目,东非地区肯尼亚蒙巴萨棕榈油罐区+精炼厂项目。

在听取了谢跃文主管的介绍后,姚桂梅研究员对集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评价了集团在非洲的业务情况,并对集团在非洲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点评,认为聚龙集团堪称“丝路”战略的先行军;未来在非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潜力很大,关键是要以投资的方式进入,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杨宝荣和朴英姬就聚龙集团在印尼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文化、属地化经营等相关议题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交流。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