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概况
几内亚比绍
文章来源:    日期:2009-06-01
】【打印 关闭

几内亚比绍 国别报告——几内亚比绍.pdf

国名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Republicada Guine-Bissau)。面积    36125平方公里。 

人口    114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1.8人(1998年)。 

民族或部族    有13个部族,其中巴兰特族、富拉族、曼丁加族、曼雅科和巴贝尔族占全国人口的80%。 

宗教    63%的人信奉拜物教,36%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天主教。 

语言    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通用克里奥尔语(无文字)。 

首都    比绍(Bissau),人口20万(1994年)。 

国家元首    共和国总统兼人民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Joao Bernardo Vieira),1984年5月16日就职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兼政府首脑和人民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94年7月3日及8月7日,在首次总统选举中当选为总统。 

自然地理 

几内亚比绍位于非洲西部。领土以大陆部分为主,另有比热戈斯群岛等60个沿海岛屿。大陆部分北接塞内加尔,东、南邻几内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300公里。除东南隅多丘陵外,其他地区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其中热巴河、科鲁巴尔河横贯全境。所有河流均从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大西洋。河道水深流缓,利于农业灌溉和通航,有“热带水乡”之称。 

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最高温31℃。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沿海多于内陆;5~11月为雨季,余为旱季。 

历史 

几内亚比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曾先后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一部分。1446年葡萄牙入侵。17~18世纪成为贩奴的重要地区,归葡属佛得角统治。1879年正式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951年又被改为“海外省”,由葡萄牙派总督统治。1956年9月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成立(简称几佛独立党)。1963年1月23日该党领导的游击队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在解放区宣告成立并颁布宪法。翌年9月葡萄牙予以承认。1980年11月14日部长会议主席维埃拉发动“调整运动”,推翻了国务委员会主席路易斯·卡布拉尔领导的政府,成立革命委员会,并任主席。 

政治 

1991年5月,几比全国人民议会特别会议通过了建立多党制的法律。1994年7~8月,几比举行首次多党总统和立法选举,维埃拉以52%的得票率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998年6月7日,几内亚比绍军队前总参谋长安苏马内·马内率兵发动叛乱,成立军事委员会,要求维埃拉总统下台,提前举行大选。经过近5个月的内战,军委会一方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领土。11月,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斡旋下,马内与维埃拉总统签署包括停火、成立团结政府和举行大选等内容的阿布贾和平协议。1999年1月,几比根据协议组成军委会占主导地位的全国团结政府。2月,新政府正式就职。 

宪法    1996年11月通过并颁布的第三部宪法修正案规定,几比是民主、世俗、统一的反帝、反殖的主权共和国,全国人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团结的象征、国家独立和宪法的保护者及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议会    全国人民议会行使立法权,每年召开4次例会,就国内外重大问题制定法律,并负责监督国家法律的执行。全国人民议会常设机关是其常务委员会,在议会闭会和被解散期间,行使议会职权。本届议会于1994年8月产生,任期5年,由100名议员组成,其中几佛独立党占62席,几内亚比绍抵抗运动—巴法塔运动占19席,其余19席分属社会革新党12席、变革联盟4席、几比保护生态联盟2席和几内亚全国独立解放阵线1席。议长马兰·萨尼亚Malam Sanha。 

政府    1998年12月3日,几比冲突双方就团结政府组成达成协议。1999年2月20日,新政府组成,主要成员如下:总理弗朗西斯科·法杜勒Fancisco Fadul,新闻与议会事务国务秘书阿曼多·普罗塞尔Armando Procel,国防与祖国自由战士部长弗朗西斯科·贝尔南特Francisco Bernante,内政部长卡埃塔诺·恩查马Caetano Ntchama,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兼教育、青年、文化与体育部长希利亚·巴尔贝尔Hilia Barber,女,经济与财政部长阿布巴卡尔·达哈巴Abubacar Dahaba,司法与劳动部长卡洛斯·多明戈斯·戈梅斯Carlos Domingos Gomes,卫生与社会事务部长茹斯蒂诺·阿马杜·法迪亚Justino Amadu Fadia,交通与通信国务秘书佩德罗·罗德里格斯Pedro Rodrigues,农业、渔业与自然资源部长卡洛斯·皮尼奥·布兰当Carlos Pinho Brandao,社会装备部长西尔韦斯特雷·阿尔维斯Silvestre Alves,能源、自然资源与环境国务秘书阿尔贝托·达席尔瓦Alberto Da Silva,祖国自由战士国务秘书布赖马·卡马拉Braima Camara,行政改革与公职国务秘书马蒂纽·恩达法·卡比Martinho N''''''''''''''''dafa Kabi,司库国务秘书鲁伊·德巴罗斯Rui De Barros,商业、工业、旅游和手工业国务秘书苏莱马内·贾西Suleimane Djassi。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3个省,省下设8个区、36个县。各省名称:北部、东部、南部。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国家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均由共和国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若奥·奥里热梅·克鲁斯·平托 Joao Aurigeme Cruz Pinto。总检察长马里奥·埃内斯托·塞梅多·洛佩斯Mario Emesto Semedo Lopes。 

政党    现有11个政党,主要有: 

1、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 Partido Africano da Independencia da Guine e Cabo Verde执政党。创建于1956年9月19日。1977年11月确定为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两国共同的政党。1981年1月佛得角另立新党,11月几比党决定沿用原名,从此两国一党的状况宣告结束。1991年1月决定实行多党政治。总书记维埃拉。 

2、几内亚比绍抵抗运动—巴法塔运动 Resistencia da Guine-Bissau-Movimento BAFATA简称“抵运”,第一大反对党。创建于1986年7月27日,1991年12月成为合法政党。有党员8.5万人。“抵运”与其他4个已经合法登记的组织组成“民主论坛”,协调反对独立党政府的一些行动,“抵运”任“论坛”主席。在1994年7、8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赢得19个席位,成为议会中的第二大党。领导人多明戈·费·戈麦斯Domingos Femandes Gomes。 

3、社会革新党 Partido Da Renovacao Social,缩写为PRS第二大反对党,1992年1月24日创立。在议会中拥有12个席位,领导人科姆巴·亚拉Kumba Iala。在社会中、下层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在1994年多党总统选举的第二轮中仅以4个百分点之差败于维埃拉。 

4、变革联盟 Uniao para Mudanca,缩写为UM第三大反对党,在议会中拥有4个席位,领导人若热·曼丁加Jorge Mandinga。变革联盟是在1994年多党制大选前夕由进步民主党PDP、民主阵线FD、社会民主阵线FDS和民主变革党PRD4个反对党组成。1994年5月,民主联合和社会发展运动MUDDS加入该盟。 

重要人物 

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总统、几佛非洲独立党总书记。1939年生于比绍市,巴贝尔族。中学毕业后当过电工。1960年加入几佛独立党。1961年曾来中国学习。1962年后历任南部卡提约行政区军事负责人、南线部队司令、战争委员会副主席兼全国作战负责人、独立党常设书记处成员、人民议会议长、临时政府武装部队部部长、斗争执行委员会常委、独立党几比全国委员会主席。1978年10月任总理,1980年任革委会主席,1981年11月当选几佛独立党总书记。1982年5月兼任武装部队部部长。1984年5月当选国务委员会主席,1989年6月连任。1994年7月再次当选,并改称共和国总统。 

经济 

几内亚比绍是农业国,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87年4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制订了经济结构调整三年计划,实行更为自由化的经济政策。近几年来,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农业、调整工业和基建项目、改革商业体制、整顿国营企业、鼓励私人资本等措施。1987年4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几内亚比绍开始执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1994~1997年,进一步实施强化结构调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几比提供总额为945万特别提款权的贷款。1997年3月,几比加入西非经济货币联盟;5月,原货币比索开始兑换非洲法郎;7月底,比索作废。1998年内战使几比经济倒退约10年。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8年几内亚比绍国内生产总值为2.86亿美元,1980~199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9.7%,1991~1998年为2.2%。另据世界银行1998~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人均收入为240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23。 

货币名称:非洲法郎CFA franc 

汇率(1997年):1美元=577.82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1997年):63.2% 

资源    主要矿藏有铝巩土(蕴藏量2亿吨)、磷酸盐(储量约1亿吨)。沿海有石油。森林覆盖率约为56%。渔业资源丰富。 

工业    基础薄弱,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几内亚比绍工矿业生产总值为4600万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全国约有企业70家,职工5600名。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其中碾米、花生脱壳、榨油和木材加工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5%。 

农牧渔业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几内亚比绍农牧业生产总值为1.4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8%。几内亚比绍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农村劳动力45万。可耕地约90万公顷,已耕地45.4万公顷。畜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全国约有300万公顷牧场,20%的农业人口从事牧业。几内亚比绍渔业资源丰富,近年来渔业产值增长较快,1997年税收已达9.1亿非洲法郎(1.56亿美元),是1995年的两倍。沿海地区以捕鱼为业的人口约有4000~5000人,年捕捞量达25~35万吨海产品出口和向外国人发放捕鱼许可证是几比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交通运输    几内亚比绍无铁路,而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公路总长3500多公里,其中二级、三级公路(沥青路面)约550公里。内河和近海航运通航里程达1800多公里;主要港口比绍港,年吞吐量为50万吨,占全国各港总吞吐量的90%。首都附近有奥斯瓦尔多·维埃拉国际机场,可供波音747等大型飞机起降;拥有中型客机两架,每周有定期航班往返塞内加尔、佛得角和几内亚。 

财政金融    财政困难,连年赤字。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几内亚比绍1997年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9%,而支出占到41.89%,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8%。1997年外债总额为8.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1.7%,外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在非洲名列首位。1980~1990年的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27.2%,1991~1997年为153.8%。对外贸易    外贸连年逆差。主要出口产品为腰果、花生米、原木、鱼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是运输设备、建材、粮食、燃料和润滑油等。1996年几内亚比绍的出口总额为0.24亿美元,进口为0.80亿美元,进口为出口的3.3倍。 

人民生活    全国有劳动人口45万人,其中领国家固定工资的职工仅有2.5万人,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5.5%。1989年初,公职人员平均增加工资80%,最低月工资为3.1万比索。仅靠工资收入的中、下层职工生活艰难。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97年的出生率为39.7‰,死亡率为20‰,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128‰。预期寿命为44岁。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1995年占总人口的27%,获得卫生设施的人口占40%。根据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全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1990~1991年为48.8%。全国有中心医院2所,省、县级医院16所,卫生所130个,共有1300张病床,150名医生(含国际合作者)。1989年起取消公费医疗制。1998年内战使几比人民流离失所,大批难民逃往国外,食品、药物紧缺,部分地区流行霍乱、腹泻及脑膜炎等各种传染病。 

军事 

人民革命武装部队创建于1964年11月16日。政府设武装部队部,下辖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由总统兼任。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2~3年,军官为10年以上。三军总兵力9200余人。其中陆军6800人,分编5个步兵营、1个装甲旅、1个炮兵营、1个通讯营、1个侦察大队、1个工兵连;海军300人;空军100人。另有准军事部队2000人。 

教育与新闻出版 

教育    独立以来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约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7%。但近年来由于执行结构调整计划引起的经济困难和1997年教师的罢工,使得几比教育部门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儿童失学率达到45%。全国仅有小、中学和技术、职业培训学校,无大学,每年向国外派出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据世界银行1998/99年发展报告,1995年成年人的文盲率为男32%,女58%。预期受教育年数1992年男生为6年,女生为3年。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小学入学率1996年为70%,中学入学率为11%。 

新闻出版    《前进报》是政府机关报,发行量5000份。1991年实行新闻自由政策后,一些地方报纸和杂志开始发行,如《比绍日报》等。几内亚比绍国家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创建于1972年3月。几内亚比绍国家广播电台建立于1974年9月。用葡萄牙语、克里奥尔语及其他地方语言播音。每天播出14小时。几内亚比绍国家电视台于1989年11月14日正式开播,播出时间为每周五、六、日。 

对外关系 

奉行不结盟、独立自主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支持非洲统一和实现经济一体化。强调外交为发展服务,重视发展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以获取援助。愿同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同中国关系    自几佛非洲独立党领导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之初,中国即向该党提供政治、财政等援助,并为其培训了数十名干部。1974年3月15日,两国建交。1982年4月,几比国家元首维埃拉访华。中国曾经承担的经援项目有:稻谷技术推广站、竹藤编技术、体育场、扩建卡松果医院等。1976~1989年,中国向几比共派出7批医疗队。 

1990年5月26日,几比与台湾建立所谓“外交关系”,5月31日,中国宣布中止同几内亚比绍的外交关系。1998年4月23日,中、几比两国恢复外交关系。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1998年中国同几比贸易总额为145.3万美元。 

同葡萄牙关系    同葡保持特殊关系。两国签有友好总协定,合作范围涉及农业、工业、通讯、航空、渔业、水电、文化教育、新闻、体育、司法和行政管理等。两国设有混委会。1980年以来,葡向几比提供贷款7000余万美元。葡是几比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援助国。现有100多名葡专家在几比工作。葡每年向几比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名额。1996年,维埃拉总统访葡并出席葡语国家共同体成立大会。1998年2月,几比总理科雷亚访葡。6月几比兵变后,葡外长先后两次赴几比斡旋。 

同美国关系    自1976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逐渐改善。美国国际开发署在比绍设有代表处,在农业、水利、医疗卫生、教育和沿海安全等方面提供援助。1988年,美第一次向几比派遣和平队。 

同法国关系    维埃拉曾5次访问法国。几比总理、外长也先后访法。1996年2月,几比议长萨尼亚访法。1987~1992年,法提供援助约4200万美元。1997年5月,法向几比提供200万法国法郎的预算援助,用于调整几比公共机关的拖欠工资。1998年几比发生兵变后,法国支持塞内加尔和几内亚出兵几比并提供军用物资。 

同非洲葡语国家关系    重视发展同安哥拉、佛得角、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关系。是非洲葡语五国首脑会议成员、葡语国家共同体创始国之一。几比兵变后,葡共体呼吁以和平手段及谈判方式解决冲突,葡外长、安哥拉外长等亲去几比斡旋。 

同佛得角关系    几比和佛得角人民在几佛非洲独立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两国获得独立后,继续保持了一党两国的关系。1980年后,两国关系恶化,佛得角另立新党。1982年6月两国元首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会晤后,两国关系正常 化,但两党尚无来往。1998年1月,佛非洲独立党主席访问几比,同几佛党签署了一个两党合作的声明。几比兵变后,佛谴责几比军人叛乱。 

同几内亚关系    两国来往密切。1980年几比政变后,几内亚首先承认几比新政府并给予粮援。两国元首关系甚密,互访频繁。1985年2月14日,经海牙法庭仲裁,两国海域争端得到圆满解决。1996年4月,几比总统维埃拉访几。1998年6月几比兵变后,几内亚出兵协助维埃拉政府。1999年1月,西非维和部队进驻,几军逐步撤出。 

同塞内加尔关系    两国签有友好条约和经贸等十几项协定。两国对海划分有争议,1989年7月31日,日内瓦国际仲裁法庭作出裁决,几比拒不承认其合法和有效性,并向海牙国际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要求,1991年11月,海牙国际法庭裁定国际仲裁法庭1989年7月的裁决有效。1991年,几比促成塞内加尔政府和“卡萨芒斯民主力量运动”达成停火协议——卡肖协定。1993年10月,维埃拉访塞,两国签署海域管理和合作协定。1996年2月和5月,塞总统迪乌夫和总理锡亚姆分别访几比。1997年几比出兵帮助塞围剿“卡萨芒斯民主力量运动”武装。1998年6月,几比发生兵变后,应几比总统维埃拉请求,塞内加尔出兵相助。1999年1月,西非维和部队进驻后,塞军逐渐撤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