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概况
加纳
文章来源:    日期:2009-06-01
】【打印 关闭

 国名    加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hana。 国别报告——加纳共和国.pdf

面积    239460平方公里。 

人口    188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8.7人1998年。 

民族或部族    全国约有30个部族,均属苏丹尼格罗人种。有4个主要部族:阿肯族、莫西-达戈姆巴族、埃维族和加-阿丹格贝族。 

宗教    居民42.8%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38.2%信奉拜物教,12%信奉伊斯兰教。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较广泛使用的民族语言有阿肯语、埃维语、莫雷语和豪萨语,均有采用拉丁字母的文字。 

首都    阿克拉Accra,人口约170万1997年。 

国家元首    杰里·约翰·罗林斯Terry John Rawlings。1981年12月31日第三次发动军事政变成功后,成立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自任主席。1992年9月宣布退出军职,后参加选举并获胜,于1993年1月7日就任加纳第四共和国总统。1996年12月7日,在全国大选中再次获胜,连任加纳总统。 

自然地理 

加纳共和国位于西非洲的南部,西邻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纳法索,东毗多哥,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562公里。领土的轮廓呈长方形,东西大约宽537公里,南北长676公里。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地势高度在500米以下,主要为平原地形,只有少数山岭孤峰超过500米。东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脉,从北向南绵延,加纳境内的最高峰——海拔876米的杰博博山就位于这支山脉的北段。南部有夸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 

加纳境内河网密布。最大河流为沃尔特河,在加境内大约长1100公里,汇集了加纳大部分地区的水,是境内最大的水系。该河下游筑有阿科松博水坝,形成巨大的沃尔特水库,面积达8482平方公里。 

加纳全国处在热带,气候常年炎热,各地无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别。年平均降水量南部和西部1200毫米以上,北部600~1200毫米。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气候主要受从撒哈拉沙漠刮来的哈马丹风和从大西洋刮来的西南季风的影响。每年从11月起到第二年3、4月间,从北方刮来哈马丹风,它掠过撒哈拉沙漠的时候,变得十分干热,而且挟带着大量沙土,因此当哈马丹风来临时,经常是上午大地还草木葱绿,下午就一片枯黄了,加之沙土弥漫,天地一片暗黄。这一时期人的皮肤也易干裂,被称为旱季或干季。哈马丹风季节过后,就转为西南季风时期,西南季风从大西洋带来大量雨水,使得每年的5~10月成为雨季。加纳境内终年高温,2~3月气温最高,可达34℃,8~9月相对凉爽,最低仅15℃。多数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西南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受气候影响,加纳全国植物以热带稀树草原为多,占全国面积的2/3以上。典型的植物有禾本科草类、猴子面包树和奶油果树。 

历史 

“加纳”原来是西非一个古老帝国的名字,历史悠久。据说,公元4世纪至15世纪之间,在西非内陆曾出现过几个强大的国家。如加纳王国和马里王国等。这些王国的疆域都不包括现在的加纳共和国。在这些王国中,加纳王国是建立较早、比较强盛的一个。11世纪,加纳王国遭到来自撒哈拉地区的柏柏尔人的侵袭,并且被征服。一些民族不愿受外族统治,于是往南迁移,许多人迁到了今天加纳境内,他们便是今天加纳各族人民的祖先。各族人民在迁移、定居过程中,先后建立了许多土邦,如阿散蒂、阿丹西、达戈姆巴、莫西、敦库埃拉等。在沿海地区,还有许多芳蒂人土邦。这些土邦大小不一,社会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有些土邦保持着明显的原始氏族制的残余,有的已经大量使用奴隶,还有的已经进入初期的封建社会。在所有土邦中,阿散蒂历史地位比较重要。阿散蒂土邦从奥蒂·阿肯登任国王时期起,逐渐强盛起来。之后,他的继承人奥比里·耶博阿继位,将阿散蒂地区许多部落和土邦组成邦联,经过战争,摆脱了敦库埃拉的统治。此后,阿散蒂发展成为当时各个土邦中最强大的国家。阿散蒂无论在政治制度或经济发展方面都较其他小邦发达。一方面,奴隶被广泛使用采掘矿石、从事农业等繁重体力劳动;另一方面,阿散蒂已经建立起封建的等级制和徭役剥削制度。 

15世纪,正当加纳早期居民积极从事生产建设之时,欧洲殖民主义的侵略黑手伸进该地区。1471年,葡萄牙殖民者最早侵入加纳,他们发现这里的金矿丰富,就把这一地区称为“黄金海岸”,并在“黄金海岸”的沿海建立了许多要塞,垄断了这一地区的贸易。黄金的发现,吸引了许多贪婪的殖民者,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瑞典人、丹麦人和德国人纷纷赶来,在这一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荷兰人于1595年到达“黄金海岸”,由此,开始了荷兰和葡萄牙之间争夺加纳的斗争。经过数次战争,凭借着军事优势和强大的商业优势,荷兰将葡萄牙人全部从加纳赶走。荷兰于1642年确立了在加纳的垄断地位之后,成为几内亚海岸势力最强大的殖民主义者,它的这一垄断地位,加剧了同其他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矛盾。英国人是在1553年才来到黄金海岸的。1672年,英国“皇家非洲公司”成立,垄断了英国与西非的贸易。为了争夺殖民利益,英国同荷兰在这一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逐。1652~1654年、1664~1667年、1780~1781年,先后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经过战争逐渐取得主动,到1785年,英国对加纳的贸易份额上升到一半以上。18世纪末,英国在加纳的势力大大超过了荷兰。至1897年,加纳全境沦为英国殖民地。 

西方殖民主义者对西非的疯狂掠夺,给加纳各族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当时,加纳沿海是西方埴民主义者进行奴隶贸易的重要口岸,殖民者建筑了许多关押和运送奴隶的碉堡,大量的非洲人被掠获作为奴隶,有的被折磨死,有的被押送到美洲。数百年的奴隶掠夺,使加纳有些部落整个被灭绝。同时,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挑拨下,各部族之间还频繁发生“猎奴战争”,导致各族人民大量死亡,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列强之间连绵不断的殖民战争,使加纳的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在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中,加纳的经济逐渐变为以原料产地为主的殖民地型经济。英国垄断资本在加纳主要掠夺可可。可可占加纳出口的2/3,占全世界可可出口的一半。英国殖民者的目的是要把加纳变成主要的可可供应地,牺牲它的粮食和其他作物的生产,使加纳经济成为单一作物经济。加纳人民为此遭受极大损害:可可被英国公司以垄断的低价收购,而自己又不得不高价输入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英国公司不仅垄断可可,也垄断加纳的其他产品和国内市场,如加纳的黄金、锰、钻石和铁矾土等矿产。“巴克莱银行”、“阿散蒂金矿公司”、“西非铝公司”、“英国铝公司”垄断着加纳的金融业和矿产业。 

英国在加纳的殖民统治与赤道非洲和赤道以南地区有所不同。在那里,英国殖民者把当地人驱逐到“保留地”去,剥夺他们较好的土地来经营大种植园,使用廉价劳动力甚至奴隶劳动进行生产,输出产品绝大部分是欧洲人的农业企业产品。但是在加纳和其他西非英属殖民地,并没有建立大种植园,而只是保持着当地的小农业经济并加以控制,通过不等价交换掠夺,西非所输出农产品有90%是非洲人的农场生产的。这就构成了加纳和西非其他殖民经济的一个特点:小农经济。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殖民者在加纳遇到了类似阿散蒂那样的顽强抵抗,他们无法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占夺土地;其次,西非原有的交换关系较其他地区发达,殖民垄断公司在这里可以用商业的方式剥削当地居民;第三,可可是比较容易种植的作物,不需要多少现代技术,可以个体经营而不需要用大种植园来经营;第四,殖民者认为西非气候不良,疾病和虫害多,经营大农场风险大。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压迫激起了加纳人民的反抗。早在1807~1901年,阿散蒂为了抵抗英国殖民主义的入侵,英勇地进行了八次反侵略的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给英国以很大的打击,使得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占有强大优势的英国殖民者花了将近100年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征服了阿散蒂土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黄金海岸的民族运动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一些民族主义组织,比较著名的有凯斯利·海福特领导的英属西非国民大会和丹凯领导的黄金海岸青年会议。在这些组织的影响下,1937年爆发了可可农联合拒售可可运动,这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地区最主要的一次群众斗争。这场斗争最终以英殖民政府妥协、黄金海岸人民胜利而告终。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黄金海岸民族运动虽有一定发展,但政治局限性较大,主要斗争目标是要求扩大政治权利和改善经济状况,尚未提出民族独立的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黄金海岸的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随着人们觉悟的提高,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政党——黄金海岸统一大会党在1947年8月成立。该党将利用合法手段取得政权作为自己的目标。同年底,从英国返回的克瓦米·恩克鲁玛受邀担任黄金海岸统一大会党的总书记。随着运动的深入,恩克鲁玛与该党一些领导人的政治分歧越来越严重,他们害怕恩克鲁玛的“激进性”和“人民性”,最终解除了他的总书记职务。1949年6月12日,恩克鲁玛在阿克拉一次群众集会上宣布成立黄金海岸人民大会党,为走向独立奠定了基础。人民大会党成立之初就决心要为国家早日获得完全自治而斗争到底。恩克鲁玛提出要用“积极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他的政治主张获得全国民众的普遍拥护,独立运动进一步高涨。1957年3月6日,黄金海岸宣布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国名改称加纳。1960年7月1日,加纳成立共和国,恩克鲁玛当选为首任总统。1965年6月连任总统。 

政治 

1966年2月恩克鲁玛访问中国期间,加纳军警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政府。恩克鲁玛途经莫斯科抵几内亚,后在几内亚定居。1972年1月,加纳再次发生军事政变,阿昌庞任国家元首。1978年7月由阿库福中将接任国家元首。1979年6月,曾发动军事政变未遂的罗林斯再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阿库福政权,出任武装部队革命委员会主席。9月,将政权移交给民选的利曼政府;11月,罗林斯被解除军职并被迫退役。1981年12月31日,罗林斯第三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利曼政府。1992年9月宣布退出军职,11月以全国民主大会党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1993年1月7日就任加纳第四共和国总统。罗林斯执政以来,政治上奉行民族和解政策,经济上执行复兴计划,外交上推行多元化,国家政局基本稳定。1995年,由于大选临近,加纳部族、政党和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矛盾有所增长,爆发了部族冲突和反政府示威游行。罗林斯及时采取安抚措施,使时局得以控制。1996年12月7日,在全国大选中,罗林斯再次当选加纳总统。他在获胜后不久即表示:“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建设这个国家。”显示了他要与反对派合作的决心。目前,加纳政局平稳,社会也较安定,政府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经济形势不断改观,已日益成为外商和投资者向往之地。1998年加政局继续保持稳定。罗林斯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作风务实,政策稳妥。罗及其领导的全国民主大会党妥善处理与反对党关系,积极争取地方酋长等传统势力支持,在民众中享有较高威望。1998年11月罗对内阁部长及地方官员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强对政府的控制能力。12月全国民主大会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罗林斯为党的缔造者和领袖的地位。反对党势力虽较前有所增长,并在议会中频频向政府发难,但终未能影响大局。目前各派政治势力围绕2000年大选已展开角逐。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2年4月26日全民公决通过,1993年1月7日起生效。宪法规定:加纳是一个民主国家,致力于实现自由和公正,尊重基本人权、自由和尊严;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内阁会批准;议会需在通过法案并得到总统同意后方可行使制宪权;司法独立,有解释、执行和强制执行法律的权利。 

议会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立法和修改宪法的权利。议员经全国选举产生,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1996年12月7日选举产生,共199个议席,其中全国民主大会党占132席,新爱国党61席,人民大会党(1998年6月并入大会党)5席,人民全国大会党1席。议长丹尼尔·弗朗西斯·安南(Daniel Francis Annan),1993年1月7日就任,1997年1 月7日连任。 

政府    本届政府于1997年1月13日宣誓就职,1998年11月10日进行了改组。现政府共有21名部长,主要成员有:国防部长哈吉·马哈马·伊德里苏(Alhaji Mahama Iddrisu),国家安全部长科菲·托托比—夸基(Kofi  Totobi-Quakyi),财政部长理查德·夸梅·佩普拉(Richard Kwame Peprah),外交部长詹姆斯·维克托·贝霍(James Victor  Gbeho ),议会事务部长夸贝纳·阿杰伊(Kwabena  Adjei),司法部长和总检察长奥贝德·阿萨莫阿(Obed  Asamoah),内政部长尼·奥凯贾·阿达马菲奥(Nii  Okaidja  Adamafio),贸易和工业部长约翰·弗兰克·阿布(John  Frank  Abu)。 

行政区划    全国共设10个省,即大阿克拉省(Greater Accra Region),阿散蒂省(Ashanti Region),布朗-阿哈福省(Brong-Ahafo Region),中部省(Central Region),东部省(Eastern Region),沃尔特省(Volta Region),西部省(Western Region),上东部省(Upper East Region),上西部省(Upper West Region),北部省(Northern Region)。省下设有110个县。 

司法机构     分为司法系统和公共法庭系统。司法系统包括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巡回法院、少年法庭、检察长办公室等。最高法院为终审法院,由首席法官和6名以上法官组成,首席法官任院长。各级公共法庭是为了确保“人民参加司法程序”,以最终实现司法民主化而于1982年建立的。全国公共法庭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院长伊萨克·柯宾纳·阿班(Isaac Kobina Abban)。总检察长奥贝德·阿萨莫阿(Obed  Asamoah)。 

此外,加纳还存在着传统法庭,由酋长根据习惯法处理当地民事纠纷。 

政党    1992年5月加开放党禁后,形成罗林斯派、丹夸—布西亚派和恩克鲁玛派三大政党派系。经过改组、联合后,现共有10个政党。主要政党如下: 

1、全国民主大会党( National Democratic Congress )执政党。罗林斯派。1992年6月10日成立。同年12月在全国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第一大党。全国主席伊赛弗·阿里(Issifu  Ali),总书记胡图·亚哈亚(Huudu  Yahaya)。 

2、新爱国党( New Patriotic Party )最大的在野党。丹夸—布西亚派。1992年6月2日成立。成员多为知识界人士。全国主席奥杜伊·塞克斯(Odoi Sykes)。总书记唐·博特韦(Dan  Botwe)。 

3、大会党(Convention Party)在野党。恩克鲁玛派。1998年6月15日由人民大会党(People’s Convention Party)和全国大会党(National Convention Party)合并而成。成员主要为社会知名人士。临时全国主席科乔·勃特菲(Kojo  Botfio)。 

4、人民全国大会党(People''''''''s National Convention)在野党。恩克鲁玛派。1992年5月29日成立。全国主席约翰·埃德温(John Edwin),总书记费里克斯·阿莫亚(Felix  Amoah)。 

此外,加还有加纳全民党(Every Ghanaian Living Everywhere)、加纳民主共和党(Ghana Democratic Republican Party)、民主人民党(Democratic People’s Party)、大联合人民党(Great Consolidated Popular Party)、加纳统一运动党(United Ghana Movement)、民族救国党(National Salvation Party)等6个政党。 

重要人物 

杰里·约翰·罗林斯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47年6月22日生于阿克拉。其父是苏格兰人,母亲是加纳埃维族人。1967年应征入伍,先后在加纳军事学院和塔科腊迪空军士官生训练学校学习。1978年晋升为空军上尉。1979年5月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被捕,被判处死刑;6月被营救出狱后,再次发动政变,推翻阿库福政权,出任武装部队革命委员会主席;9月向民选产生的利曼政府交权;11月被解除军职。1981年12月31日因不满当时的文官统治第三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利曼政府,任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主席。1992年9月宣布辞去军职;11月作为全国民主大会党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1993年1月7日就任加纳第四共和国总统。1996年12月7日在全国大选中蝉联总统。1997 

年1月7日宣誓就职。 

约翰·伊文斯·阿塔·米尔斯(John Evans Atta Mills)副总统。1944年7月21日生于西部省塔克瓦县,曾在加纳大学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和律师资格证书。1967~1971年留学于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及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1996年在加纳大学法律系任教。1986~1993年间并任国内税务局代理专员、专员,是加有声望的税务律师。1996年12月当选副总统。 

经济 

加纳经济以农业为主。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三大经济支柱。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努力实行出口产品多样化,降低货币比值,完善税制,颁布新投资法,吸引外资,经济改革收效较显著。从1988年开始又根据国情,推行私有化。1994年5月被联合国取消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称谓。1998年加纳遭受严重干旱,引发能源危机,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两大出口商品黄金和木材的价格下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宏观管理,继续紧缩银根,稳定汇率,减缓危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由于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农业受影响不大,经济整体上依旧保持增长势头。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1.55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1980~1990年为3.3%,1991~1998年为2.9%。根据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7.62亿美元,人均收入为370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06。 

货币名称:塞地 

汇率(1997年):1美元=2050.17塞地 

通货膨胀率(1997年):27.9% 

资源  加纳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尤其突出。最著名的矿物如黄金、钻石、铝矾土和锰,其储量分别达到20亿盎司、1亿克拉、4亿吨和4900吨。此外还有石灰石、铁矿、红柱石、石英砂和高岭土等。多种矿物储量名列世界前茅,素有“黄金海岸”之称。金矿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金矿开采集中在西部地区和阿散蒂地区。钻石产地集中在东部地区的比里姆盆地。锰矿主要在西部的恩苏塔。 

加纳水力资源比较丰富,沃尔特河在加境内长约1100公里,并形成巨大的沃尔特水库。加纳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已占全国发电总量的90%以上。阿科松博水电站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加纳电力不仅满足了本国需要,还出口到多哥和贝宁。 

加纳的人力资源素质相对来说较高。在周边国家包括尼日利亚、贝宁、多哥、布基纳法索、尼日尔、马里和科特迪瓦当中,它的文盲率最低,初级教育入学率最高。自古以来,加纳各族人民就以勤劳、智慧、勇敢和吃苦耐劳著称。 

工矿业  加纳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大部分原料和许多工业成品依赖进口。近年来的经济改革,提高了工矿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工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连年上升。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为23.9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7%。目前工矿企业总数近万家,从业人数超过20万,但绝大多数为小型企业。采矿业比较发达,已成为加工业的支柱。为了重新发展生产,政府采取了多项奖励措施。比如开采黄金,只付给国家不超过12%的“黄金采地使用费”,而且还可自由地将利润转往国外。黄金开采业又恢复生气,重新成为最有活力的部门。产量连年增长。1992年产量突破百万盎司,首次超过可可成为最大宗出口产品。1994年产量为140万盎司,1995年150万盎司,出口创汇5.5亿美元。钻石和锰也是开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产量也在不断恢复。建于1897年的阿散蒂金矿公司已成为加纳和非洲最大的金矿公司,其黄金产量占全国的85%。加纳的黄金产量在非洲居第二位,仅次于南非,如保持每年开采270万盎司,可连续开采700多年。加纳的黄金具有品位高、纯度高、埋层浅、易开采的特点。 

木材生产是加纳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加纳6%的国内生产总值、11%的出口由林业提供。20世纪70年代,森林覆盖率曾达到1/3以上,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每年2%的速度递减。为保护森林资源,政府近年减少原木出口,改为出口制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由于采用了外汇可自由兑换机制促进出口、吸收和利用贷款对木材加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等得力措施,一度出现衰退的木材工业形势又有好转。目前,加纳的木材加工工业主要分为三个档次:1、初级木材工业原木;2、中级木材工业单板、锯木、胶合板;3、较高级产业家具、地板、木模、木雕等。 

此外,加纳的其他制造业亦有发展,主要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纺织、水泥、电力、冶金、食品、服装、木制品、皮制品、酿酒和碾米等。这些企业集中在库马西、阿克拉-特马、塞康地-塔科腊迪三个地区。北部的塔马利和东部的科福里杜亚也有一些小型企业。 

农牧业总体来看,加纳仍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农业生产总值为24.6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8%全国60%以上劳动力从事农业。可耕地1?000万公顷,利用率仅为30%。可灌溉土地12万公顷,但实际灌溉面积仅占7.5%。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200万公顷,主要产品为玉米、薯类、高粱、大米、小米等,年产量约600万吨左右,好年景时可基本保证自给,但粮食产量不够稳定。可可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其产量曾列世界首位,目前仍居世界前列。1998年可可产量40.9万吨,出口创汇6.286亿美元。其他经济作物有油棕、橡胶、棉花、花生、甘蔗、烟草等。加纳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 

加纳林业在1997年出口木材442078立方米,创汇1.705亿美元。1998年出口415700立方米,创汇1.71亿美元。 

加纳渔业资源丰富,几乎每一地区都有渔业。加纳沿海和内陆的众多的湖泊和河流都是良好的捕鱼场所,但由于设备简陋,渔船燃料短缺,阻碍了渔业发展。1998年渔业生产增长1.8%。 

旅游业  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在1985年制定的投资法中,将旅游列为国家五大投资重点。旅游业现已发展为第三大创汇产业。1997年接待外国游客32.55万人次,创汇2.97亿美元,创造就业机会1.7万个。旅游业一方面拓宽了国家的财源,另一方面也为外国工商界来加纳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加纳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毗邻大西洋,气候温和,林木花草丰盛,海滨风光独特,自然及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点有埃尔米纳奴隶堡、库马西文化中心、阿布里植物园、博松特维湖、海岸角和金矿带。埃尔米纳堡位于阿克拉西南,1481年由葡萄牙人建造,又先后落入荷兰人、英国人手中。曾是黄金和奴隶贸易场所。该城堡依山傍海,气势雄伟,至今保存完好。库马西国家文化中心有阿散蒂王宫陈列室、手工艺品陈列室,还设有雕刻、纺织、印花和陶器制作等车间及露天剧场和动物园,是一处既可参观游览又可娱乐的好场所。博松特维湖位于加纳中南部高原,库马西市东南。湖低呈圆漏斗形。科学家们分析该湖可能是由于火山爆发或陨星坠落而形成。但令人费解的是此处未发现过火山活动迹象,湖的体积又远远大于任何一个陨星坑穴,这使该湖颇具神秘色彩。加纳其他的旅游景点还有阿克拉市的独立广场、克利斯兴城堡、阿科松博水坝等。首都阿克拉已拥有四五家国际水平的饭店,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商人及官员等下榻。加纳还不定期举办大型国际博览会,向世界宣传自己,促进国家旅游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    国内运输以公路为主,在北部及沃尔特地区表现更突出。政府十分重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投入资金占发展总支出的近50%。1998年投入公路建设资金5339亿塞地。交通运输在西非国家中属领先水平。 

全国公路有3.87万公里,均有5000公里为沥青路面,1/3是一级和二级公路。公路以首都阿克拉为中心,与国内大中城市相连,并与邻国相通。从1994年开始,在新建公路的同时,重视老路面的整修工作。1994年重整路面约4540公里,1995年约3175公里。1995年公路及道路部制定了1995~2000年的6年公路建设计划,由国家出面,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1998年又整修路面约1万公里,新建塔马利—帕加和塞弗维贝克怀—塞弗维维奥索干线。全国铁路总长1?267公里,1987年铁路客运量为2.42亿人公里,货运量1亿吨公里;1993年客运量约1.177亿人公里,货运量约1.371亿吨公里。 

在水运方面,主要海港有特马港和塔科拉迪港。特马港机械化装卸设备齐全,经1990年扩建后,吨位比原来增加50%,成为西非最大的人造海港。主要港口的吞吐量为:特马港1997年为357.54万吨;塔科腊迪港1996年为104万吨。加纳还在沃尔特湖建造河港,开辟内河航运网,但港口和航运设施不完备。塔科拉迪港经扩建后,吨位增加128%,1993年吞吐量206.7万吨。加纳利用内河、湖泊较多的优势,在沃尔特湖建造河港,并开辟了内河航运网,对南北物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港口和航运设施尚不完备,目前内河运输效率较差。航空运输业发展较早,除首都有设备良好的国际机场外,地方还有若干军用机场和简易机场。阿克拉国际机场可直飞欧洲、美国、南非及西非各国。国内塔科拉迪、库马西、塔马利等主要城市间均开设国内航班。国内经营航空业务的主要是国有“加纳航空公司”。 

财政金融    加纳的财政收支经常出现巨额赤字。1998年加政府及中央银行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改革关税制度、调整石油税、实施增殖税等,财政金融总体形势好转。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外债总额为63.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7%。1991~1997年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11.5%。1998年外汇储备为4.091亿美元。 

加纳的银行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组成。此外,金融机构还包括8家外国公司开的保险公司。加纳银行的规模都很小,外资股所占比重较大。目前在加纳居前三位的银行是:加纳商业银行、加纳巴克莱银行和加纳标准麦加利银行。资产总额分别为5.77亿美元、0.83亿美元、0.78亿美元。 

对外贸易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加纳是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政府极其重视对外贸易。长期以来,实行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和外汇管理制度。主要出口商品均由政府控制的国营公司经营,进口实行许可证制度,外贸政策比较严格。传统的出口商品有黄金、可可、木材、钻石和电力等。可可长期是出口的“拳头产品”,曾占外汇总收入的60%,矿产品曾占15%。但这种出口产品的结构对经济发展不利,极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出口创汇没有保障。近年来,政府积极倡导经济改革,强调经济多样化,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扩大出口产品种类,鼓励非传统出口产品的生产,努力实现出口多样化。出口产品种类由过去的几十种增加到185种,非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额1986年占出口总额的3%增至1995年的11%,创汇额由1986年的2400万美元激增至1998年的4.5亿美元,增长了18%。新兴的出口贸易产品主要有听装金枪鱼、菠萝和加工过的木材、家具等。进口主要品种为石油、机械设备、工业原料、化工产品和车辆等。1998年的出口总额为18.3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2.14亿美元,贸易逆差仍达3.84亿美元。 

人民生活    连续十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使加纳经济形势有所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几次提高工人最低日工资。但自1995年之后,由于塞地持续贬值,物价上涨过快,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加纳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政府职员、工人及其他公务员享有医疗、住房、交通等多种补贴,退休还可享受退休金和退休保险。加纳的各项社会指标好于周围国家。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97年的出生率为37.5‰,死亡率为10.0‰,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70‰。预期寿命为49岁。生育率为每一妇女5.1胎。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1995年占总人口的56%,获得卫生设施的人口占27%此项为世界银行数字。 

军事 

1957年3月独立时建立陆军,1959年建立海军、空军。1961年从英国人手中收回军队指挥权,开始起用本国军官。目前,总统杰里·约翰·罗林斯上尉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为军队最高行政机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为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准军事部队主要为民兵。加纳的武装部队总人数1997年约为11000人,其中陆军三个旅及院校约8500人,空军三个基地约1500人,海军两个基地约1000人。另有民兵5000人。警察总数18000人。1996年国防支出726.44亿塞地,占国家总支出的3.01%。至1995年3月有1738人参加联合国驻其他地区维和部队。加纳实行志愿兵役制。建军节为7月1日。 

教育与新闻出版 

教育    加纳的教育事业在西非地区比较发达,国民的平均文化水平高于邻近的国家。独立后不久,即实行免费教育,提高了入学率。1989~1990学年,约75%的适龄儿童进入小学。1988年后,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缩短学制,加强基础教育,增加教育投入。1995年教育经费占政府经常性支出的49.8%,表明政府重视教育。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成年人的文盲率1995年为36%,小学入学率1996年为76%,中学入学率为31%。文盲率1995年为36%。小学和初中阶段属义务教育,学制各为6年和3年;高中学制为3年;中专学校为3~4年,大学专科2~3年;本科3年,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至少要2年。凭中学毕业考试成绩可申请入大学。1994~1995年度全国共有小学6100所,中学6654所。高等院校有加纳大学、库马西科技大学和海岸角大学及10所专科院校。现有学生9247人,师生比例为1:18。 

新闻出版    《每日写真报》为最大的全国性日报,英文版,发行12万份。该报是1950年由英国《每日镜报》集团创办,目前属官方报纸。《加纳日报》是全国第二大官方报纸,也是英文版,发行8万份。 

官方通讯社为加纳通讯社,1957年成立,驻外记者极少,目前只在伦敦有一名常驻记者。加纳广播公司开设两家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一台以埃维、阿肯等6种本地语言广播,二台用英语播送新闻、商务、娱乐等节目。加纳从1965年7月开始播放电视节目,1986年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1996年出现私营电视台。 

对外关系 

奉行积极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外交政策的目标是致力于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主张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坚持正直和诚实的原则。认为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更加不利。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少数西方大国操纵联合国,要求改革联合国机构,强调这些改革必须与当今世界人口比例及有关实际情况相一致。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西方国家关系密切,但反对其推行强权政治及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积极参加联合国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维和部队的活动。外交政策的重点在非洲,认为解决非洲问题的惟一途径是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对非洲边缘化深感忧虑。近年来加对外政策愈加突出经济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活动,谋求不断提高其国际地位。截至1998年初,同5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外共设40个使领馆和代表团。 

同中国关系    1960年7月5日同中国建交。1966年10月加军政府单方面与中国断交。1972年2月两国复交。加前总统恩克鲁玛(1961、1966)、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特别顾问(现任总统安全事务顾问)齐卡塔(1984、1997)、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主席(现任总统)罗林斯1985、1995)、部长委员会主席(总理)奥斌(1989)、议长安南(1996)等先后访华。聂荣臻副总理(1957)、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1964)、耿飚副总理(1978)、黄华副总理兼外长(1981)、李鹏副总理(1986)、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1992)、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1996)等先后访加。两国签有友好条约和经济技术合作、贷款、贸易和支付、文化交流等项协定。1998年双边关系继续发展。由中共中央委员、北京市委副书记张福森率领的中共代表团3月访加。6月,唐家璇外长访加。8月,加纳总统夫人科娜杜率妇女代表团访华。9月,加陆军司令史密斯访华。1998年中加贸易额为12007万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1155万美元,进口852万美元。中国主要出口的品种为轻工产品、机电设备、纺织品、医药和化工原料。从加传统进口产品为可可、原木、石油和天然橡胶。同英国关系    英为加原宗主国,在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存在传统利益和影响。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两国关系一度较冷;后渐有好转。至1995年1月英共向加提供援助1.6亿英镑。1996年英取消加5000万英镑债务,并提供1.2亿英镑援助。加是英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三大市场和最大受援国,英是加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国。1995年7月罗林斯访问英国。1998年3月英国安妮公主访加;11月英军总参谋长罗杰·威勒上校及英联邦事务部长托尼·劳埃德访加。 

同美国关系    美对加经济技术援助始于1955年。加是世界上第一个接受美和平队的国家。1976年后,两国关系一度冷淡。80年代后期,美大力支持加纳经济改革,恢复对加援助。1993年实施“加纳—美国国际开发署贸易投资计划”,推动加私有化进程。1996年美国政府援助加4200万美元;美国进出口银行向加纳国家石油公司提供3.16亿美元贷款用于能源开发。1998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加,在阿克拉发表对非主旨讲话并向加提供6700万美元贷款;9月美国国际开发署向加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同月,美助理国防部长克莱默访加。加对由美国倡导并赞助的非洲危机反应计划较为积极,已与美合作并接受其双边训练安排。美国在加投资主要在采矿和金属加工部门(金矿开采)、石油、海产、电信、化工及批发贸易,1997年从加进口1.2亿美元,出口2.8亿美元。 

同德国关系    两国关系发展较快。德自1961年开始援助加纳,1980年曾为加最大的援助国。1996年德国援加各项贷、赠款近2亿德国马克。至1998年德国共向加提供22亿马克的发展援助,对加39家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成为美、英之后第三大投资国。1997年10月罗林斯总统率庞大政府代表团访问德国。1998年德向加提供9000万马克贷款和捐赠。 

同日本关系    1983年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1989~1991年,日共向加提供赠款149亿塞地。1993年日本皇太子夫妇访加。1995年日向加纳提供软贷款1.3亿美元,赠款近100万美元。1996年提供援助1.04亿美元。1997年12月,罗林斯总统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1998年10月,罗林斯赴日参加第二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1998年加接受日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1.477亿美元,成为日在非的最大受援国。 

同尼日利亚关系    加同尼日利亚关系密切,近年来积极呼吁国际社会解除对尼的制裁。1996年12月,罗林斯出访尼日利亚。1997年1月,尼国家元首阿巴查出席罗林斯总统宣誓就职仪式。1998年6月,罗林斯赴尼吊唁尼国家元首阿巴查逝世;10月,尼新任国家元首阿布巴卡尔访问加纳。 

同邻国关系    加曾同布基纳法索关系密切。1987年10月布发生军事政变后,两国关系降温,1988年以来略有好转。1997年罗林斯总统访布。1998年8月,布总统孔波雷访加,与罗林斯总统举行会谈,双方表示将全面加强合作。加将特马港作为转口港供布使用。 

加与多哥在“西多哥”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关系长期不睦。1986年流亡在加的多反对派策划多政变未遂,两国关系紧张,曾关闭边界。此后两国关系时好时坏。1994年7月罗林斯当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主席后,两国关系趋于改善。1995年7月罗林斯总统访问多哥,双方表示要加强关系。1998年5月,多总统埃亚德马访加,两国元首发表了联合公报,称两国将建立消除误解和不信任机制,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 

加与科特迪瓦关系一度处在“冰冻状态”,1997年3月,科特迪瓦总统贝迪埃率团出席加40周年独立庆典,之后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双方均认为彼此要加强政治经济往来。8月,罗林斯总统率团回访科特迪瓦,双方签署了防务条约、加纳购买科天然气和贸易及投资协议。1998年两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密切。5月,科总统特使、国务部长考费访加并拜会罗林斯总统。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