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概况
纳米比亚
文章来源:    日期:2009-06-01
】【打印 关闭

 国名    纳米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amibia)。国别报告——纳米比亚.pdf 

面积    824295平方公里。 

人口    16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人(1998年)。 

民族或部族    按人种分为非洲人、白种人(约7.8万)和“有色人”(混血种人,约4.8万)。非洲人主要有奥万博族(最大的部族,人口61.5万,占全国人口的43.9%)、卡万戈族、达马拉族、赫雷罗族以及卡普里维、纳马、布须曼、雷霍伯特和茨瓦纳等9个部族。 

宗教    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南非阿非里卡语、德语和广雅语(奥万博族语)、纳马语及赫雷罗语。 

首都    温得和克(Windhoek),人口约19万(1997年)。 

国家元首    总统萨姆·努乔马(Sam Nujoma)。1990年2月16日当选,3月21日宣誓就职。1994年12月再次当选,1995年3月21日宣誓就职。 

自然地理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西濒大西洋,北邻安哥拉,东与赞比亚和博茨瓦纳接壤,南与南非交界。东北部有一条宽约30公里的卡普里维狭长地带,自西向东,从安哥拉、赞比亚与博茨瓦纳三国边界中间,直插非洲内陆,一直伸延到赞比西河。全国大部分地区为高原,海拔1000~1500米。中部为中央高地,海拔1500~2400米。西部为沿海平原,沿海有80~120公里宽的纳米布沙漠带。东部为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为平原。布兰德山海拔2610米,为全境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奥兰治河、库内内河和欧科范果河等。海岸线长约1600公里。热带沙漠气候,因地势较高,终年温和,温差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18~22℃,分春季(9~11月)、夏季(12月~次年2月)、秋季(3~5月)和冬季(6~8月)四季。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从东北部的500毫米递减到西南部的10毫米,平均年降水量为270毫米。 

历史 

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散居纳米比亚各地的班图人、霍屯督人和布须曼人主要从事渔猎,开始出现种植业。15~18世纪,荷兰、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德国殖民者占领了沿海,1890年占领全境,命名为德属西南非洲。1904~1907年,赫雷罗人和纳马人曾经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德国殖民统治。1915年7月,南非以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为名,出兵占领西南非洲。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委托”南非统治该地。1949年4月,南非议会通过《西南非洲事务修正法》,将其非法吞并。1950年7月,联合国国际法院宣布南非这一行动为非法。此后联大多次通过决议,要求南非把该地交由联合国托管,均遭南非当局拒绝。1960年4月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成立,于1966年8月26日开始领导人民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1966年10月,联大通过决议宣布取消南非对西南非洲的“委任统治”。1967年5月,联大特别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西南非洲理事会(后改名为纳米比亚理事会),作为该地的合法行政当局,负责结束南非的非法占领。1968年6月,根据当地人民的意愿,联大决定将西南非洲改名为纳米比亚。1973年12月,联大承认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为纳米比亚人民的惟一合法代表,将8月26日定为“纳米比亚日”。1974年,联大通过366号决议,要求南非从纳米比亚撤走。1978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成立联合国过渡时期援助团协助纳米比亚特别代表工作》的决议,即435号决议,要求终止南非统治,通过联合国监督下的公民投票实现纳米比亚独立。在国际社会的一再敦促下,南非在纳米比亚主权问题上的立场有所松动,但又鼓吹通过“多种族的制宪谈判”在纳米比亚搞 “内部解决”。1978年底,南非在纳米比亚举行所谓“制宪议会”(后改为“国民议会”)选举,设立了名为“部长委员会”的政权机构。1985年南非又签署“纳米比亚自治宣言”,成立了由“多党会议”组成的“民族团结过渡政府”。这一切都未得到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承认。国际间关于纳米比亚独立的谈判持续不断。由于南非坚持“联系方案”,把古巴从安哥拉撤军作为实现纳米比亚独立的先决条件,以及设置其他障碍,这些谈判都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988年5月,南非与安哥拉、古巴和美国在伦敦重开谈判。同年12月22日,安、古、南三国在纽约签署关于和平解决西南非洲问题的三方协议,同意从1989年4月1日起实施435号决议。1989年11月举行制宪议会选举,努乔马领导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以57%的多数票获胜,12月21日纳米比亚组成影子内阁。1990年2月,制宪议会通过独立宪法,努乔马当选总统。3月21日,纳米比亚正式宣告独立。 

政治 

    独立后,政府奉行民族团结与和解政策,努力改善黑人的社会地位及生活状况,保护白人合法权益,政局稳定。1998年2月和12月,第二次市镇和地方政府选举,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分别在全国60%的市镇和13个行政区中的11个区获胜。11月,议会通过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提交的修宪案,努乔马获得在1999年第三次竞选总统的资格。1998年8月出兵刚果(金)后,国内反对之声强烈。1998年10月底,卡普里维地区发生分裂活动未遂。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0年2月制定。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两院议会和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经内阁建议,总统可以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举行全国大选;同时,总统应辞职并在议会解散后的90天内选举新的总统。凡年满18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年满21岁的有权竞选议员。修改宪法须经议会两院各2/3多数通过等。 

议会    由国民议会(National Assembly)和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组成。国民议会由直接选举和按比例代表制产生的72名议员和总统指定的不超过6名议员组成,每届任期5年。其职能包括: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审查批准国家预算;决定同外国缔结条约以及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决定或举行有关国家重大问题的全国公民投票;向总统提供咨询;执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其他职权。本届国民议会于1994年12月根据大选结果组成。议会席位分配情况如下:西南非洲人民组织53席;特恩哈尔民主联盟15席;联合民主阵线2席;民主联盟1席;观察行动组织1席。议长莫斯·佩纳尼·奇滕德罗(Mose Penaani Tjitendero)。 

    全国委员会于1993年2月23日成立,拥有审议和驳回国民议会法案的权力。根据宪法,全国委员会由全国13个区委员会各选举2名代表组成。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占19席,特恩哈尔民主联盟占7席。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总统无权解散全国委员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坎迪·内霍瓦Kandy Nehova。 

政府    实行总统内阁制。本届政府于1995年3月21日宣誓就职。最近一次改组是1999年3月,现成员主要有:总理哈格·根哥布(Hage Geingob),副总理亨德里克·维特布伊(Hendrik Witbooi),外交部长西奥本·古里拉布(Theo-Ben Gurirab),内政部长杰里·埃丹乔(Jerry Ekandjo),国防部长埃里基·恩吉姆蒂纳Erikki Nghimtina,贸易和工业部长希迪波·哈穆滕尼亚(Hidipo Hamutenya),财政部长南戈洛·姆本巴(Nangolo Mbumba),不管部长希菲凯普涅·波汉巴(Hifikepunye Pohamba)等。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3个行政区(Region):卡普里维(Caprivi)、埃龙戈(Erongo)、哈达普(Hardap)、卡拉斯(Karas)、霍马斯(Khomas)、库内内(Kunene)、奥汉圭纳(Ohangwena)、奥卡万戈(Okavango)、奥马赫科(Omaheke)、奥姆沙蒂(Omusati)、奥沙纳(Oshana)、奥希科托(Oshikoto)、奥乔宗蒂约巴(Otjozondjupa)。 

司法机构    由最高法院、区法院和地方法院组成。最高法院大法官和总检察长由总统与内阁和司法咨询委员会协商后任命。区和地方法院法官由司法部长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伊斯梅尔·穆罕默德(Ismail Mahomed)。总检察长莱茵霍尔德·鲁科罗(Reinhold Rukoro)。政党    有政党40多个,其中5个政党在议会占有席位。主要政党有: 

1、西南非洲人民组织(South West African People''''''''''''''''s Organization—SWAPO)执政党。1960年4月19日成立。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奥万博兰人民组织,得到最大部族奥万博族及其他社会阶层的广泛支持。1966年8月开展武装斗争,1989年11月在制宪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执政党。独立后,领导人努乔马表示,该党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恢复和发展经济将成为第二阶段的奋斗目标。1991年12月,举行了纳米比亚独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从民族解放组织转变为群众性政党。1997年5月,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努乔马再次当选主席,罕德里克·维特布伊和希菲凯普涅·波汉巴分别当选为副主席和总书记。 

2、特恩哈尔民主联盟(Democratic Turnhalle Alliance)议会中最大的反对党,由白人共和党联合10个部族集团于1977年11月成立。1989年经重新组合后包括12个政党和派别,宣称“既反对共产主义,也反对种族主义”。1989年宣布赞成实施联合国安理会435号决议并参加制宪议会选举,获21个席位。在1994年12月大选中议席减少到15席。1998年8月,前领袖穆荣戈因公开宣扬卡普里维地区独立而被中央全会解职。现领袖为卡乌拉。 

3、纳米比亚联合民主阵线(United Democratic Front of Namibia)1989年2月由达马拉委员会、有色人工党、爱国团结运动等8个政党组成。在国民议会中拥有2个席位,主张建立一院制议会,实行混合经济,保障私有财产及保护人权。1992年3月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克里斯蒂为主席,贾斯特斯·加罗布(Justus Garoeb)为执行委员会主席。 

重要人物 

萨姆·努乔马    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共和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29年5月12日出生于纳米比亚北部奥万博兰地区的农业工人家庭,属奥万博族的恩多加小部族人。早年就读于家乡教会学校,后在温得和克读夜校。1955~1959年当过铁路雇员、温得和克市公务员和商店职员,并开始参加政治活动。1958年和托伊沃等人一起创建奥万博兰人民组织(1960年改名为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同年12月被南非当局拘留。1960年3月获释后流亡国外,同年被选为该组织主席。1961年3月在坦桑尼亚建立国外临时总部。1966年8月领导开展武装斗争。1989年9月回国参加竞选。1990年2月16日当选纳米比亚共和国首任总统,3月21日宣誓就职。1994年12月在大选中蝉联总统,1995年3月21日宣誓就职。1997年6月在该组织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主席。自1964年以来多次访华,1992年9月、1996年10月作为总统访华。 

    哈格·根哥布    总理,西南非洲人及组织政治局委员。1941年出生, 达马拉族人。1958~1961年在奥古斯丁师范学校就读,1970年获纽约福特汉大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1961年在校期间因参加抗议班图教育制度的游行被校方开除。1962年参加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同年底,流亡国外。1963~1964年任该组织驻博茨瓦纳副代表。1964~1971年任该组织驻联合国和美国代表。1969年当选为中央委员和组织书记。1972~1975年任联合国秘书处政治事务协助官员。1975年7月任西南非洲组织政治局委员和联合国纳米比亚学院院长。1989年6月西南非洲组织竞选委员会主任,返回国内组织、领导竞选活动。同年11月当选为纳米比亚制宪议会主席。1990年2月主持通过纳米比亚独立宪法,3月21日就任总理。1994年12月大选后连任总理。1991年9月率团访华。 

经济 

    以采矿业为主,采矿业、畜牧业和渔业是经济的三大支柱,产品90%外销。独立后,政府明确宣布尊重私有财产,不实行大规模国有化;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由私人资本、外国资本和政府参与的混合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宪法还明确规定,没收土地必须赔偿,只有被放弃的、管理不善的农场可以重新分配。独立以来,在1991年和1992年,经济连续两年保持高增长。1993年因旱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对矿产品出口价格不利的影响,经济出现负增长。1994年世界经济复苏带动原料价格上涨,纳米比亚经济走出低谷,经济增长率达5.8%。但由于人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抵消了相当一部分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率不高。更为突出的是,经济发展不平稳,受气候、海洋条件和国际市场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旱灾的影响,经济遇到了较大困难。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1.15亿美元,1980~199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1991~1998年为3.4%。另据世界银行1998/99年发展报告,1997年人均收入为2220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57。 

货币名称:纳米比亚元Namibian Dollar,简称:纳元。 

汇率(1997年):1美元=4.61纳米比亚元 

通货膨胀率(1997年):7.0%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是非洲第四大矿产国,素有“战略金属储备库”之称。主要矿藏有钻石、铀、铜、铅、锌、钨等。沿海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工矿业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为13.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4%。采矿业为最大的经济部门和主要的经济支柱,其产值居非洲前列。90%的矿产品出口。1997年矿业产值为30亿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和商品出口总值的60.3%。主要生产氧化铀、钻石、黄金等。 

纳米比亚的制造业不发达,主要原因是市场小,资金、技术、原料缺乏,生产成本高,80%的市场由南非控制。纳米比亚的制造企业约300家,90%以上为小规模私人企业,主要行业有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革加工、木材加工和建材化工等。1997年制造业产值4.0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 

农牧渔业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农牧业生产总值为3.07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7%。纳米比亚的畜牧业较发达,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0~90%。全国约7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以农牧业为生。约4000名商业农场主拥有总计约6100余个农牧场,其中88%属白人农场主,9%归属外国人,仅3%属纳米比亚黑人所有。纳米比亚的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每年养牛180万~300万头,养羊万只,大部分出口南非和欧洲。所产紫羔羊皮驰名世界。 

    纳米比亚的种植业较为落后。因大部分土地贫瘠,河流干涸,加之耕作方式落后,粮食不能自给,须从南非进口。近年来政府调整了农产品价格结构,发展商业性农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98年度,由于遭受严重旱灾,全国谷物产量只有5.7万吨,全年需进口粮食16万吨。 

    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鲱鱼、沙丁鱼、鲭鱼、鳕鱼及龙虾等,渔产品主要供出口。独立前,由于南非等外国公司的过度捕捞,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渔业产量急剧下降。独立后,政府确定200海里专有经济区,实行渔业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捕鱼数额与配额,使渔业生产迅速恢复。1998年渔业产值预计可达20亿纳元。 

旅游业    纳米比亚的旅游业较发达。海滩、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集中在北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北部的艾淘沙公园闻名世界。1997年纳米比亚被吸收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据该组织统计,1997年来纳米比亚旅游人数为41万。1997年旅游外汇收入约7亿纳元。约60%的游客来自南非,其他的大部分来自欧洲。目前旅游业从业人员有1万余人。 

交通运输    基础设施较发达,但分布不均。中、南部发达,较便利;北部及乡村地区较落后。 

铁路    大部分是在德国殖民统治时期建设完成。总长2382公里,以首都温得和克为中心,向东通往戈巴比斯,向南通到卡拉斯堡和纳科普,向西与沃尔维斯港、吕德里茨港相连,向北延至楚梅布等地。1995年客运量60.2万人次,货运量68.7万吨公里。 

公路    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总长5.8万公里,其中沥青路4500公里;年均客运量5万人次,货运量18万吨。 

水运    主要港口有沃尔维斯港、斯瓦科普蒙德港和吕德里茨港。沃尔维斯港是纳米比亚最大的也是惟一的深水良港,水深12.8米,可停泊3万吨级大型轮船,年吞吐量约200万吨。空运    各大城市均有机场。首都的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安哥拉、博茨瓦纳、德国、英国和瑞士。 

财政金融    独立前,南非为维持庞大的种族官僚机构,每年须对纳米比亚的财政预算进行补贴。1990年南非取消了补贴,纳米比亚开始独立进行财政预算。1990年8月成立了中央银行,于1993年9月采用本国货币纳米比亚元。但是,仍留在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和兰特货币区内,关税、外贸、外汇收入受到南非控制。纳米比亚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所得收入占每年财政收入的20%~30%。目前,有5家大商业银行。1992年10月又开办了股票交易所,有13家公司的股票上市。为保持预算平衡,纳米比亚不轻易举借外债。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纳米比亚1997年外债总额为3.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3%,为非洲国家中债务负担最轻者。主要的债权国是南非。1998年外汇储备为2.34亿美元。 

对外贸易    矿产品(钻石、铀等)为主要出口产品,其次为畜、渔产品(牛、紫羔羊皮等)。进口粮食、机械运输设备、石油产品、化学药品、纺织品以及其他日用消费品等。1996年出口总值为15.91亿美元,进口为18.68亿美元。南非是纳米比亚的主要贸易伙伴,分别占其进、出口商品的75%和50%。其他贸易伙伴是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美国、比利时和意大利。 

外国援助    纳米比亚独立后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及非洲发展银行等国际和区域性机构和组织。1990年6月在纽约举行的国际援纳认捐会议上,10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认捐总额达6.96亿美元,绝大部分为无偿赠款,其中2.2亿用于1990年。双边援助认捐额达5.31亿美元,用于1990~1993年度。其中主要的认捐国是德国、北欧国家和美国。除联合国机构外,主要的多边援助来源是欧共体、英联邦和非洲发展基金。1992年2月,欧共体提供3700万兰特援助,用于农业、医疗卫生等部门。3月,欧共体委员会副主席马林访纳,签订了3.58亿兰特援助协定。1992年非洲发展基金也提供了总计1800万美元用于道路修建、地下水勘查等工程。据非洲发展银行统计,1985~1997年共接受各种外援4.571亿美元。 

人民生活    人均国民收入1000多美元,但贫富悬殊。大多数黑人的年均收入不到200美元,而少数白人的收入达1600美元。1994年估计失业率达40%。纳米比亚迄今尚无自己的全国消费价格指数。因90%的消费品来自南非,南非的物价变动直接影响到纳米比亚的物价指数。1989年全境有医院61所、诊所156个、病床约9500张(平均每千人有6张)。80%的医院设在白人区,广大黑人的医疗条件差。独立后,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1998~1999年度医疗卫生经费为7.13亿纳元,占总财政支出的11%。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1997年纳米比亚的出生率为35.3‰,死亡率为11.4‰,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58‰。预期寿命为56岁。生育率为每一妇女4.8胎。1995年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7%,获得卫生设施的人口占59%。 

军事 

    纳米比亚独立后,西南非洲人民组织领导的纳米比亚人民解放军和原南非组建的领土军及防暴部队均已解散,由警察负责维持社会治安。宪法规定,国防军的组成应按平衡结构原则进行。新组成的国防军从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战士、原防暴警察和西南非洲领土军中按同等人数吸收。英国和肯尼亚等国帮助培训国防军的骨干,已组成了指挥和后勤系统,建立了4个摩托化步兵连、1个炮兵连、1个反坦克团和一支总统卫队,人数近1万人。国防军司令迪莫·哈马姆波(Dimo Hamambo)少将。迄今尚未建立正式的空军和海军,已拥有几艘武装巡逻舰艇和1架直升飞机,用于巡查沿海专有经济领海区,制止非法捕捞。1998~1999年度国防开支4.42亿纳元,占财政预算的6.5%。 

教育与新闻出版 

教育    独立前,在教育方面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教育发展极不平衡。1986~1987年,平均每个白人学生的教育经费为3200纳元,而黑人学生人均不足320纳元。独立后,政府废除了南非在纳米比亚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制度,决定建立符合纳米比亚需要的普及教育制度,规定6年免费义务小学教育,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培训和提高师资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在1992~1994年间,尽管全国有4.1万成人参加了各类文化学习班,以利于实现脱盲,但估计全国文盲率仍达60%。全国拥有近1350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42万人。纳米比亚大学是全国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建于1993年,有学生4000多人。另外,还有4所科技学院和2所农学院。1998~1999年度教育经费为17亿纳元,占国家总预算支出的25%。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1995年成年人的文盲率为56%。纳米比亚已普及小学教育,中学入学率为61%。 

新闻出版    宪法保证新闻自由。全国现有报刊十余种,主要是:英文周刊《纳米比亚人报》,1985年创刊,发行量2.5万份,支持现政府;《共和报》,1977年创刊,特恩哈尔民主联盟机关报,英文、德文和南非荷兰文,每周一至周五出版,发行量1.2万份;英文双月刊《今日纳米比亚》,发行量5000份,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党报;《温得和克广告报》1919年创刊,英文,发行量8000份。 

    纳米比亚广播公司:1979年成立,前身是西南非洲广播公司,属国家所有。有一个用英语播出节目的电视频道。电台有用英语、德语、南非阿非里卡语,及11种非洲人语言播出的广播节目。纳米比亚通讯社为半官方通讯社。南非在纳米比亚设有电视转播站。 

对外关系 

    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支持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合作,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1998年纳米比亚外交活跃,努乔马总统和根哥布总理出访俄罗斯、荷兰等欧洲国家,多方争取外援外资;上半年,德国、法国总统先后访问纳米比亚;纳米比亚成功主办了第99届各国议会联盟大会;10月,顺利当选为1999~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对年内的几乎每一次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纳米比亚都发表声明,表明立场。 

同中国的关系    中国和纳米比亚于1990年3月22日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发展顺利,高层往来频繁。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5月)和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1995年7月)先后访问纳米比亚。努乔马总统(1992年9月和1996年10月)和根哥布总理(1991年9月)先后访问中国。1998年3月,纳米比亚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总书记波汉巴访华。4月,纳米比亚国防部长恩吉姆蒂访华。5月,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对纳米比亚进行了工作访问。6月,以范宝俊副部长为团长的中国民政部代表团访问纳米比亚。11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访问纳米比亚。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访问纳米比亚。199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访问纳米比亚。1998两国间进出口商品总额为1699.3万美元,中国出口922.8万美元,进口776.5万美元。1998年,中国在纳米比亚针灸医疗队4人。纳米比亚在华留学生11人。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尤其是南部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地区性政治事务和经济合作。1998年,纳米比亚成功主办了第二届南部非洲经济首脑会议和第二届南部非洲地区“精明伙伴关系”国际对话会议。纳米比亚与南非政治、文化关系密切,对南非经济高度依赖。纳米比亚与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等邻近国家均保持着传统友好关系。但与博茨瓦纳存在领土争端。1998年初,争端一度加剧。但两国均承诺和平解决分歧。在刚果(金)冲突问题上,纳米比亚与津巴布韦、安哥拉一起出兵支持卡比拉政权。 

同西欧、北欧国家的关系    同西欧、北欧国家有密切的经贸联系,德国、瑞典、挪威、法国是纳米比亚主要的援助国。纳米比亚独立后即加入洛美协定并与西欧、北欧国家签有多项经贸、文化和技术合作协定。欧洲联盟向纳米比亚提供了11.5亿纳米比亚元的援款。纳米比亚与德国关系最为密切,德国对纳米比亚援助占纳米比亚所接受外援的30%。目前纳米比亚有接近4万德裔白人,有30所地方学校教授德语。1998年3月,德国总统赫尔佐克访问纳米比亚。6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纳米比亚,双方签署了价值1.5亿纳米比亚元的双边合作协议。 

同美国的关系    美国是纳米比亚主要援助国之一,每年向纳米比亚提供1000万~1500万美元的双边和地区发展基金。美国在纳米比亚的公司占纳米比亚外国公司的1/3以上。1993和1997年,努乔马总统两次访美。1994和1997年,美国副总统戈尔两次访问纳米比亚。目前,美国和平队有80人在纳米比亚工作。 

同俄罗斯的关系    纳米比亚重视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纳米比亚许多政府和军队的高级官员曾在前苏联受训或留学。1998年3月,努乔马总统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