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概况
塞拉利昂
文章来源:    日期:2009-06-01
】【打印 关闭

国名    塞拉利昂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erra Leone)。国别报告——塞拉利昂共和国.pdf

面积    72 000平方公里。 

人口    45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人(1998年)。 

民族或部族    全国有20多个部族,其中南部的曼迪族和北、中部的泰姆奈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林姆巴族占8.4%,由英、美移入的黑人后裔克里奥尔人占2%。 

宗教    居民中50%以上信奉拜物教,约30%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主要部族语言有曼迪语、泰姆奈语、林姆巴语和克里奥尔语。 

首都    弗里敦(Freetown),人口50万(1995年估计数)。 

国家元首    总统艾哈迈德·泰詹·卡巴(Ahmad Tejan Kabbah),1996年3月29日就任。1997年5月塞军事政变后流亡几内亚。1998年3月10日回国复职。 

自然地理 

    塞拉利昂是非洲西部沿海国家,北部、东部与几内亚接壤,南部与利比里亚交界,西部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约34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呈梯状倾斜。境内多丘陵和高原,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东北部的洛马山海拔1 947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为平原,沿海为沼泽地。塞拉利昂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6℃。年降水量从沿海地区的4000毫米递减到东北内陆的2000毫米。 

历史 

    塞拉利昂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有人类活动。公元600年传入制铁技术。公元1450~1700年间曼迪人大批迁入。与此同时,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殖民者也相继入侵,大肆进行贩奴和殖民活动。1808年,英国宣布塞拉利昂为皇家殖民地。1896年,英国称塞拉利昂为“保护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塞拉利昂随同英国一起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塞拉利昂出现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 

    1961年4月27日,塞拉利昂正式宣告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塞拉利昂人民党主席密尔顿·马尔盖(Milton Margai)任首届政府总理。1964年密尔顿去世,其弟艾尔伯特·马尔盖继任总理。1967年3月,塞拉利昂举行议会选举,以西亚卡·史蒂文斯(Siaka Stevens)为首的全国人民大会党获胜。但组阁期间发生军事政变,权力被军政权接管。直到1968年4月一批下级军官再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军政权,恢复1967年选举的议会,史蒂文斯才得以出任总理,组成文官政府。 

    1971年4月19日,塞拉利昂宣布成立共和国,史蒂文斯出任总统。1978年6月,塞拉利昂举行全民投票公决,通过新的一党制宪法,全国人民大会党成为惟一合法政党。1985年4月,史蒂文斯宣布他在当年总统任职期满时退休。8月,全国人民大会党召开会议,提名武装部队司令兼内阁部长约瑟夫·赛义杜·莫莫少将(Joseph Saidu Momoh)为新的总统候选人。10月,莫莫在总统大选中以99%的得票率当选总统。 

    莫莫执政后期,塞拉利昂政局不稳,经济恶化。1991年,在国内外要求实行多党制的巨大压力下,莫莫政府修改并颁布了新的宪法,恢复多党制政治。同年,福戴·桑科(Foday Sankoh)领导的革命联合阵线(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在塞拉利昂东南部发起反政府武装斗争。 

    1992年4月29日,以瓦伦丁·斯特拉瑟上尉(Valentine Strasser)为首的一批年轻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莫莫政权,成立新的权力机构全国临时执政委员会,斯特拉瑟出任政府首脑兼国家元首。新政府宣称要平定反政府武装,恢复多党民主,实行经济改革,因而受到民众拥戴。但斯特拉瑟执政数年,革命联合阵线的反政府活动却愈演愈烈。全国约有15 000人在战乱中丧生,约200万人流离失所。 

    1996年1月16日,斯特拉瑟的副手、全国临时执政委员会副主席朱利叶斯·马达·比奥准将(Julius Maada Bio)发动不流血政变,就任全国临时执政委员会主席兼国家元首。2~3月,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塞拉利昂成功地举行了多党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塞拉利昂人民党候选人艾哈迈德·泰詹·卡巴以59.49%的得票率当选总统。3月29日,卡巴宣誓就职,军政府向民选政府和平交权。 

政治 

卡巴政府致力于结束战争,恢复和平和重建家园。1996年11月,卡巴总统和革命联合阵线领导人桑科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签署和平协议。政府承认桑科领导的革命联合阵线为合法政党,桑科停止反政府活动。一纸协议并未使塞拉利昂局势就此平静,国内暴力事件仍频频发生。1997年3月,桑科在赴尼日利亚执行公务时被尼日利亚阿巴查政府软禁。阿比让和平协议成为一纸空文。5月25日,以约翰尼·保罗·科罗马少校Johnny Paul Koroma为首的一批塞拉利昂军人联合革命联合阵线武装分子发动政变,推翻卡巴总统领导的文职政府,成立新的军事权力机构武装力量革命委员会,科罗马任军政府首脑兼国家元首,桑科被任命为军政府副首脑兼武装部队副统帅。卡巴总统流亡几内亚。科罗马发动的军事政变受到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谴责,国际社会纷纷要求立即恢复卡巴政府和宪政秩序。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在政变发生后迅速派出维和部队,试图恢复被推翻的民选文官政府,同时与政变当局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危机。政变当局坚持到2001年大选结束后“还政”于当选政府。以尼日利亚为首的部分西非国家主张军事行动。1997年8月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第20届首脑会议上和平解决塞拉利昂危机的主张占了上风,会议通过了对塞拉利昂实行制裁和禁运的决议,责成西非维和部队负责决议的执行。10月,联合国安理会也宣布对塞拉利昂实行制裁。 

在危机僵持阶段,以尼日利亚军人为主的西非维和部队与塞拉利昂军政府部队之间的冲突时常发生。1998年2月,维和部队以塞拉利昂政府军挑衅为由,向首都弗里敦发动猛攻,占领全城。塞拉利昂军政府领导人科罗马逃亡后下落不明,其他政府要员大多被捕。随后,维和部队连克塞拉利昂南部和北部数城,迫使塞拉利昂军政府残余部队退到与利比里亚相邻的东部地区。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宣布取消对塞拉利昂的制裁,但保持对这个国家的武器禁运。3月10日,塞拉利昂民选总统卡巴在流亡几内亚近10个月后返回首都弗里敦重新执政。12月,革命联合阵线武装向西非维和部队和忠于政府的民兵发起反攻,控制北部地区和东部少数地区,于1999年1月6日进入首都弗里敦。维和部队迅速增援,经数日激战,重新控制弗里敦。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1年9月24日颁布。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权任免副总统、内阁部长、军队司令、警察总监、总检察长、首席法官和若干名指定议员等。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但不得超过两任。 

议会 

单一的众议院,有议员80名,包括由大酋长选举的酋长议员12名,由选民选举产生的普通议员68名。本届议会于1996年3月产生,其中塞拉利昂人民党占27席、全国团结人民党占17席、人民民主党占12席、全国人民大会党占5席、全国团结党占4席、民主中心党占3席。议长谢库·穆罕默德·法德里尔·库图布Sheku Mohamed Fadril Kutubu,1996年4月就任。1997年5月军事政变后,军政府解散议会。1998年3月24日恢复。 

政府 

总统内阁制。1998年3月20日组成。主要成员有:总统兼国防部长艾哈迈德·泰詹·卡巴,财政、发展和经济计划部长詹姆斯·乔纳(James Jonah),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萨马·班亚(Sama Banya),贸易、工业和运输部长阿列·班古拉(Alie Bangura),能源和公共工程部长泰姆·班古拉(Thaimu Bangura),矿产资源部长穆罕默德·迪恩(Mohamed Deen),新闻部长朱利叶斯·斯潘塞(Julius Spencer),教育、青年和体育部长阿马杜·武里(Amadu Wurie),社会福利、妇 幼事务部长雪莉·布贾马(MrsShirley Gbujama,女),卫生部长苏莱曼·泰詹·贾洛(Sulaiman Tejan Jalloh),土地、房屋和国土规划部长阿夫萨图·卡巴(MrsAfsatu Kabbah,女),总检察长兼司法部长所罗门·贝雷瓦(Solomon Berewa),内部事务和地方管理部长查尔斯·马尔盖(Charles Margai),渔业部长劳伦斯·卡马拉Lawrence Kamara,政治和议会事务部长阿布·科罗马(Abu Koroma),农业、林业和环境部长哈里·威尔(Harry Will)。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3个省和1个区,即北方省、南方省、东方省和首都弗里敦所在的西区。3个省之下设有12个行政区,行政区以下设150个酋长领地。 

司法机构 

法院分上级法院和下级法院。上级法院有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和高等法院,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下级法院包括地区治安法院和酋长领地地方法院。最高司法机关是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和上级法院法官由总统直接任命。大法官塞缪尔·贝克莱斯·戴维斯(Samuel Becc-les Davies),1996年4月2日就任。总检察长所罗门·贝雷瓦(Solomon Berewa)。 

政党 

1992年4月,军政权上台后禁止党派活动,后于1995年4月宣布解除党禁。共有13个政党参加了1996年2月举行的大选,其中得票率占前三位的政党是: 

    1、塞拉利昂人民党(The Sierra Leone People''''''''s Party)1951年4月成立,是塞拉利昂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政党。以最大部族曼迪族为背景,在伊斯兰教派群众中影响广泛。领导人艾哈迈德·泰詹·卡巴。 

    2、全国团结人民党(The United National People''''''''s Party)1995年7月成立,领导人卡瑞法·斯马特(Karafa Smart)。 

    3、人民民主党(The People''''''''s Democratic Party)1991年9月成立,以泰姆奈族为背景,在知识界有较高声誉。领导人泰姆·班古拉(Thaimu Bangura)。 

其余政党有:全国人民大会党(All People''''''''s Congress)、全国团结党(National Unity Party)、民主中心党(Democratic Centre Party)、全国联合民主党(National Alliance Democratic Party)、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全国团结运动(National Unity Movement)、全国人民会议党(People''''''''s National Convention)、人民进步党 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和全国人民党(National People''''''''s Party)。 

重要人物 

艾哈迈德·泰詹·卡巴    共和国总统。1932年出生于凯拉洪地区曼酋区,曼丁哥族人,信奉伊斯兰教。1954~1959年作为政府留学生在英国威尔逊大学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59年回国后,先后任社会福利部、贸工部、教育部常务秘书。1968年赴伦敦完成法律学业,学成后在伦敦议事厅任高级律师。1971年起入联合国工作,先后任联合国总部西非事务部副主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地区局东、南部非洲处主任、人事部主任、行管部主任。1992年,应斯特拉瑟军政府之邀出任全国临时执政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并负责起草塞拉利昂新宪法(草案)。1996年3月29日,就任塞拉利昂共和国总统。 

经济 

    塞拉利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海洋资源,经济以农业、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然而,自从独立以来,政变频仍,塞拉利昂的经济每况愈下。据世界银行统计,1965~1973年间,塞拉利昂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7%,1974~1984年间降至年均1.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塞拉利昂政府断断续续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制定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以图恢复经济。但1991年内战爆发,政府无暇顾及经济,经济日趋衰退。在1985~1994年的10年间,塞拉利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约1.9%的速度下降。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多为负数。其中,1991年比上年下降了13.6%。到199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0美元。全国绝大多数人口依靠自然经济和非正规贸易活动维持生计。因此,塞拉利昂多年来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极不发达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有8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即每月收入少于联合国确定的18美元),其中50%的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民选的卡巴政府第一次执政期间,塞拉利昂的经济有所复苏。1996年塞拉利昂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达到5%,当年11月,通货膨胀率降至5.6%,达到近20多年来的最低点。 

随后的军事政变使这次经济复苏受挫,国际社会对政变当局的制裁如雪上加霜,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重新陷入困境。目前,军政府下台,卡巴总统重新执政。面对重重困难,卡巴政府能否恢复经济,再次走上发展的轨道呢?卡巴总统在返国复职仪式上的讲话给人民以自信:“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经济已成一片废墟,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那我们就一定能重新找回昔日的繁荣和幸福。我们文明的民族形象将会更加高大。”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8年的塞拉利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47亿美元,1980~199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0.6%,1991~1998年为-3.1%。另据世界银行1998/99年发展报告,1997年人均收入为200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29。 

    货币名称:利昂(Leone) 

    汇率(1997年):1美元=967.72利昂 

    通货膨胀率(1997年):7.4% 

资源 

塞拉利昂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钻石、黄金、金红石、铝土矿和铁矿砂等。黄金矿现已发现5处,其中仅南方省包马洪地区储量即达2000万吨,每吨矿砂含金0.2盎司。铝土矿储量1.22亿吨,金红石储量约1亿吨,铁矿砂储量1.87亿吨。全国森林面积约3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盛产红木、红铁木等,木材储量300万立方米。由于气候温和,全国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濒临大西洋,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 

工矿业 

塞拉利昂的工业非常落后,呈现衰退趋势。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仅为2.1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7%。采矿业是最主要的工业部门,矿产品出口是国家外汇收入的主渠道。1994年,矿产品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84%。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战乱,矿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已很难全面控制矿产品收入。尤其是大规模的钻石开采,基本上处于非法开采和走私状态。钻石还常常成为引发国内冲突的根源。 

    制造业主要由小型的食品加工、炼油、建筑、制鞋、制漆和水泥等企业构成。以前多为国家经营,1996年开始向私有化转轨。由于资金短缺、水和电供应不足、经营管理不善、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及政局动荡等原因,塞拉利昂的制造业长期停滞不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低,1997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 

    能源短缺是塞拉利昂长期面临的问题。首都弗里敦的供电主要靠燃油发电站解决,内陆的大部分地区则不供电。全国的燃料消费完全依赖进口。因外汇短缺,石油进口日趋减少,导致油价节节上涨。在塞拉利昂遭受禁运期间,石油在黑市是最紧俏的商品。 

农林牧渔业 

农业是塞拉利昂的支柱产业,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塞拉利昂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为3.9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1%。从业人口约占国内劳动力总数的60%。全国共有可耕地54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5%),且大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产品有稻米、花生、棕榈仁、棕榈油、咖啡和可可。生产方式落后,大多以家庭为单位采用传统耕作方式。3/4的农民以种植水稻为生。过去,塞拉利昂的稻米不仅自给,还出口换汇。独立以后,国家对稻米实行垄断经营,农产品定价偏低,再加上交通运输困难,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结果是粮食不能自给,不得不用大量外汇进口食品,以满足国内需求。1991年内战爆发,成千上万的农民弃土离乡,四处流浪,农业生产遭受致命打击,全国约半数人口依赖国际人道主义食品援助维持生存。曾给塞拉利昂人民带来过希望的卡巴总统重新执政,可能会给塞拉利昂农民重新带来安宁,带来丰收。 

作为濒临大西洋的沿海国家,塞拉利昂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有邦加鱼、金枪鱼、黄花鱼、青鱼和大虾等。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塞拉利昂的年捕捞量可达30万吨,但1993年的捕捞量仅62 046吨。据世界银行统计,近年来,由于外国渔船非法捕鱼,塞拉利昂每年损失3 000多万美元。因此,如何保护和开发渔业资源,已成为卡巴政府经济发展战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管理得当,渔业可成为塞拉利昂的经济支柱。 

交通运输 

在全国人民大会党执政的20多年间(1968~1992年),政府很少投资新建或维修交通运输设施,战乱对各种设施破坏巨大。战后,塞拉利昂的交通体系满目凄凉:公路坑坑洼洼,机场和港口衰败不堪。 

铁路 

从马兰帕铁矿到佩佩尔港口有一条长84公里的铁路。1985年铁矿停业后铁路也停止使用。 

公路 

1992年公路总长约1.1万公里,其中沥青路约1200公里。大多数公路运营状况极差。1995年连接首都和各省的滑铁卢—马西哈高速公路开通使用。 

水运 

海运多由外国轮船经营。主要港口弗里敦港为深水良港,可停泊万吨巨轮,年吞吐量125万吨。佩佩尔、邦特、尼蒂为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港。常年可通航的内河航线约800公里。另有部分河流可在7~9月通航。 

空运 

位于弗里敦北部的隆吉机场是全国惟一的国际机场,有通往巴黎等城市的航班,1993年客运量10.8万人次,货运量0.6万吨。另有国内机场9个,可起降小型飞机。 

旅游业 

塞拉利昂的海滨地区风光秀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但由于交通不便,缺乏资金,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全国有5家具有国际标准的饭店,床位2 000多张。1990年接待外国游客10万人次,其中95%为法国人,旅游收入1 900万美元。近年来政局动荡,很少有外国游客入境。 

财政金融 

塞拉利昂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许可证转让费和外国捐赠。税收包括间接税和直接税两种。间接税又分为进口税、国产税和出口税三种;直接税分为公司税和个人税两种。在1961~1989年的20多年间,间接税约占塞拉利昂财政收入的63%,直接税占26%,其余为许可证转让费和外国捐赠。1980~1981财政年度的收入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7%,1990~1991年度降至12.8%。塞拉利昂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常性开支,部分用于发展项目。1961~1989年间主要财政支出分配比例如下:基础设施21%,教育20%,国防12%,还债10%,行政9%,各种补助8%,治安7%,卫生和社会福利7%,农业4%。政府用于发展项目的支出占1981~1982财政年度总支出的39%,1989~1990年度降至4%。历年的财政预算和实际执行结果均为赤字,其中1991~1992财政年度的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     

塞拉利昂银行为中央银行,建于1964年,1995年12月拥有资本和储备金245.8亿利昂,存款566.26亿利昂。主要商业银行有塞拉利昂巴克莱银行、塞拉利昂标准特许银行、塞拉利昂商业银行、全国开发银行和国际工贸银行。在战乱期间,多数银行处于停业状态。1997年5月的军事政变毁坏了塞拉利昂银行和财政部的所有档案。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塞拉利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塞拉利昂主要出口金红石、铝土矿、钻石、铁矿砂、咖啡和可可,进口工业制品、机械、运输设备、石油和粮食。近年来进口食品和燃油的比重日益增加。1994食品(主要是稻米)和活动物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35%;燃油、润滑油等占18%。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科特迪瓦和尼日利亚。20世纪90年代,出口日减,进口日增,贸易逆差越来越大。1996年货物出口总额为430.06亿利昂,进口总额为1939.36亿利昂,逆差达1509.30亿利昂。1997年5月至1998年3月,受到国际社会制裁,官方贸易全部中止。走私严重。 

外援和外债 

丰富的资源可使塞拉利昂成为吸引外国资本的宝地,但战乱和军事政变使它成为投资风险极高的国家。原有的外国资本纷纷撤离,新的投资基本上停止进入,甚至还出现国内资本大量外流的现象。战争使各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政府和人民依赖各种各样的外援度日,其中主要是官方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紧急援助。1997年5月军事政变发生后,国外援助随即停止。卡巴政府重新执政后,外援又开始流入。 

    塞拉利昂的外债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增加,到1997年外债总额已达11.6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9%。 

另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1985~1997年塞拉利昂共获各种发展援助9.6亿美元。 

人民生活 

连年战乱,1/3以上人口流离失所或逃往邻国。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1997年的出生率为45.5‰,死亡率为24.3‰,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160‰。预期寿命仅为39岁,在非洲,甚至全世界都属最低者行列。生育率为每一妇女5.9胎。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1991年占总人口的39%,1995占总人口的38%。医疗由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和教会组织提供。 

军事 

    塞拉利昂在独立初期组建的军队称塞拉利昂皇家武装部队。1971年改称塞拉利昂共和国武装部队。总统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委员会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长期以来,军人干政,政局动荡。1995年在斯特拉瑟执政期间,塞拉利昂武装部队约有陆军6 000人,海军200人。国内还驻扎着1000名尼日利亚士兵和300名几内亚士兵,协助政府军同反政府武装“革命联合阵线”作战。当年的防务支出为170亿利昂。1998年3月10日,卡巴总统重新执政,主要依靠尼日利亚军队维持稳定和社会治安。 

1998年底着手组建新军,拟议中的编制为5 000人。民防部队约有15 000人。 

教育与新闻出版 

教育 

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曾有“西非的雅典”之称,因为早在1827年这里就建立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所大学富拉贝学院(Fou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