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肯尼亚散记
文章来源:    日期:2009-04-30
】【打印 关闭
肯尼亚散记
作 者: 魏翠萍 完成时间: 1990-2-1  
成果形式: 社会研究   奖 项:  
课题类别:      
简 介:     西亚非洲 双月刊 1990 年第 1 期
   
   
    肯尼亚散记
   
   
    1987 年10月 , 我有机会到内罗毕大学学习。 1989 年 4 月离内罗毕返国。前后在肯呆了一年半。 这一年半时间主要是在内罗毕大学度过的。其间曾到内罗毕国家公园、大裂谷等一些名胜观光 , 趁着假期也和同学们一起访问了蒙巴萨、西部的布西亚、基西等城镇 , 并对布西亚区的萨米亚乡村地区作一极简略的巡礼。我是第一批到肯学习的中国学生。每想到这里自己就感到担子很重 , 一定要很好完成友好交往的神圣使命。在肯期间, 我极力争取和肯尼亚同学们生活在一起 , 努力了解和熟悉他们 , 增进彼此在思想感情上的接近。我想 , 只有使自己生活在肯尼亚朋友中间 , 才能进一步理解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 , 才可能对促进中肯人民友谊有所贡献。一年多的朝夕相处 , 许多肯尼亚同学和朋友的确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使我深深感到这里的人民和他们的乡土是多么亲切可爱。在这里 ,我先将→些个人的亲身经历见闻 , 随笔写出 , 也算是对远方友人的寄怀; 同时 , 通过一些平凡侧面的具体记述 , 希望有助于领略肯尼亚人民日常生活的某些脉搏 , 加深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了解。
   
    一,内罗毕点滴
   
    1987 年 10 月初我到达内罗毕 , 在机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晴空万里 , 空气清新。肯尼亚位于东非 , 赤道横贯国土中部。首都内罗毕在中、南部高地地区 , 北距赤道约 140 公里 , 海拔 1500 多米 。 这里气候四季如春 , 阳光充足 , 到处鲜花盛开。 从肯雅塔国际机场坐小轿车大约 20 分钟便到内罗毕市中心。市中心给人的初步印象是高楼林立 , 颇为壮观。整个内罗毕城的建筑总的说来具有现代派风格 , 但式样姿态争奇斗胜 , 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内罗毕名称的由来 , 据说这里本是马赛族牧民饮畜的一片沼泽地 , 马赛人叫它恩卡雷 -内岁毕 ( Enkare Nairobi, 意为 " 凉水之地 " 。 1899 年 英国殖民者将乌干达铁路修到这里 , 建起铁路拓居地 , 以内罗毕作为新兴小镇的名称。 1900 年以后 , 它成了贸易中心。 1905 年内罗毕成为英属东非保护地首府。独立后内罗毕被定为共和国首都 , 城市发生巨大变化。 1963 年仅有人口 25 万人 , 现在已有 150 万。独立前四五层的楼房就算大建筑 , 如今市中 心高层建筑林立 , 直插碧空。较大的建筑物如 18 层 的希尔顿饭店建于 60 年代末;28 层的肯雅塔会议中心在 70 年代初揭幕; 80 年代初 ,18 层的东非保险公司大厦竣工 ; 80 年代中期又落成了 24 层的政府办公大楼 , 等等。
    内罗毕是肯尼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分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农场区。市中心人口密度最大 , 有议会、法院、总统府、政府各部门的办公楼、天主教堂和商业中心 , 还有联合国的地区机构和→些外交使团。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中心 ,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铁路工场。市中心还有国家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以及许多食品加工工业。
    内罗毕可算是一座国际性城市。联合国下属的机构、许多国际组织和金融商业机构 , 大都在此设有办事处。街头书摊随处可见 , 摊贩高声叫卖着两三天前伦敦、巴黎和纽约出版的报刊。数十条国际航线载来了世界各地旅客 , 带来了形形色色的文化 风俗和各式各样的信息。
    繁荣的商业和旅游业使内罗毕有 " 非洲巴黎 " 之称。市中心有不少豪华的大旅馆和大酒楼。内罗毕肯尼亚山游猎俱乐部、希尔顿、诺福克等一批著名的国际水平的大旅社 , 不用说是堂皇富丽的。前波兰贵族萨佩奥拉开办的一些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游猎营地 , 每天每人收费好几百美元 , 更是专门以美国有钱游客为其营业对象。 恣日腹之欲的除索价高昂的马里诺、鲍勃斯•比斯特罗等著名餐馆外 , 还有“食肉动物餐馆”专营各种肉食," 罗望子树餐馆 " 专营牡蜘和甲壳动物菜肴。在许多印度餐馆中 ,著名的有专营印度北方莫卧儿菜肴的米纳尔餐馆和专营古吉拉特邦精素菜的马约儿餐馆等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市区住宅分布的贫富层次明显。离市中心不远可看到一座座别墅式的花园住宅, 往外围则是一幢幢公寓式楼房住宅 , 当然 , 其中漂亮等级又有所不同, 然而 , 到了市郊 , 则是一排排矮小 房屋 , 铁皮屋顶在阳光下闪烁耀目。
    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因素 , 内罗毕住宅建筑跟不上人口的增长 , 乡村地区人口涌入城市 , 在市区僻远处出现一些贫民住区 , 房屋简陋。聚集在那里的人 , 一时不易找到工作。 我曾同一位联邦德国学生一起到马萨尔谷贫民区 , 据说那是内罗毕最大的贫民区 , 有 2.2 万多居民 , 其中有 70% 是失业的。
    贫民住区的简陋房屋有的是破铁皮钉的屋顶 ,有的是泥抹的墙壁瓦楞铁的房顶。我去的那处属于后者。有极个别比较好的水泥墙壁房子 , 规模略近北京郊区农村的房舍。一般说来 , 街道和房屋还比较整齐 , 但有的地方垃圾成堆。街头巷尾有公共的水龙头 , 人们用塑料桶装水。泥墙的房屋 , 一般长方形 , 从外面看屋里黑黝黝 , 没有透光的玻璃窗。住区有一条街是集市。街两旁大小摊贩出售从市东南大市场贩来的水果、蔬菜 , 价格比城里便宜。该区还有一个商场 , 在一个院里。院里盖有一排排土房 , 有卖衣服的 , 有做衣服的 , 有各种百货、日用杂品小吃店应有尽有。这个住宅区有一个基督教教会办的 " 社区中心 ", 我们从在社区中心工作的社会助理员那里了解到他们与政府没有关系 , 全是教会资助的。这个中心有一个教堂 , 平日作为幼儿园 , 接纳 2~5 周岁的幼儿 , 有三个阿姨照管二三十个日托孩子 , 其中有的托半日 , 有的托全日。托全日的午餐由家长备好小饭盒。在内罗毕 , 市民去公立医院看病 , 医药免费。当地报纸有时刊登读者来信 , 抱怨有些紧俏药品一般病人得不到 , 影响医疗 的情况。稍为富裕的人生病多去看私人医生 , 据说服务周到。
    中国的武术、日本的柔道在肯尼亚很受欢迎 , 一提到中国 , 人们就会联想到 " 功夫 " 二字。香港武打片在此地盛行 , 所以很多人以为中国人个个都会武术,许多朋友硬是不相信我说不会武术。有时夜晚走到僻静处 , 我只能镇定自若 , 步履轻快有力 , 这样或许使不逞之徒以为我这个弱女子真会点 " 功夫 ", 不敢妄生觊觎之心。
    内罗毕公共交通别有趣味。公共汽车是大轿车 , 是公营的; 与之并行的是马塔图 Matatu ,
    为招手小巴 , 是私营的。后者价格比前者约贵 50% 。 我从住处常坐 8 路马塔图到内罗毕大学附近 , 车钱 是 2.5 先令。公共交通的收费 , 有的线路上车就一个价 , 有的分段收费 , 最高不超过 4 先令。收费标 准又因线路而有不同 , 开往贫民住区的线路收费较低 , 开往豪华住宅区的收费较高 , 相差一半。马塔图生意很好 , 在上下班高峰时 , 比公营的汽车挤 ,
    但行车快 , 事故多。公营公共汽车有一定站头 , 马塔图随叫随停。马塔图有时比北京公共汽车高峰时还要挤 , 人在车上动弹不得。尽管挤 , 车上很安静 , 从未听到人们吵嚷 , 人们极少聊天 , 更没有喧嚷声。车上常播放音乐。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是 , 乘公共汽车或马塔图时人们对孩子的爱护。公共汽车乘客总是协助小孩上下车 , 在车上孩子理所当然地放往邻近乘客身上。坐马塔图 , 遇到车拥挤时 , 我总看到售票员把等车的小学生抱上车 , 或从抱孩子的父母手中接过孩子 , 然后随意放在有座位的任何一个乘客身上 , 不必说什么求情的话 ; 而乘客也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默然地抱着孩子;孩子也 很乖 , 大大方方、自自在在偎在 " 妈妈 " 、 " 穆泽 " 男子的尊称 的怀抱里; 下车时乘客又把孩子交给他父母。彼此一切做得那么自然默契 , 使我觉得这似乎比说许多客气话更显得淳朴可爱 , 令人钦羡。
   
    二,校园拾零
   
    内罗毕大学是肯尼亚的最高学府 , 在全国四所大学中规模最大 , 历史最久。它的前身是 50 年代初创立的东非皇家技术学院 , 几经变迁 , 逐渐扩建 ,于 1970 年改为现名。目前本科学生在 5000 人以上 , 研究生多时达一千五六百人。学校校长由莫伊总统亲自兼任 , 另设校务会议主席一人 , 副校长一人 , 副校长是实际的行政和学术事项最高领导人。 内罗毕大学校园共分五部分。除 " 成人和函授教育部 " 位于吉库尤地区 , 距内罗毕约 21 公里 , 其余都在市区。校本部的主校园紧靠市中心偏北 , 有文学院、商学院、法学员、新闻学院以及发展问题研究所、人口问题研究所。这些呕血和研究单位集合起来称为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学院还有一个非洲学研究所设在国立博物馆内 ,距校本部约 一 公 里。它是主要研究非洲文化的机构 , 为大学开设人类学等课程 , 并培养非洲文化研究生。在校本部 ,还有建筑和工程学院 , 下面又分建筑、设计和发展学院和工程学院。大部分学生宿舍和食堂也都在校本部。另外几个部是理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兽医学院等所在地。
    我是在内罗毕大学社会学系注册的 , 属于文学院 , 所以学习、生活都在校本部。校园不算很大 , 中心是个很大的草坪 , 周围有六个主要的建筑——三 座教学楼、两座图书馆楼和一座行政办公楼 ; 最高建筑有五层。体育场和宿舍区与校部隔着马路和公园。在学校一个校门入口不远的地方有一堵曲面的竖墙 , 墙面有仿岩壁画的猎人和长颈鹿等动物 ,墙顶檐部有喷泉 , 下面是水池。池中立着三只鹿 , 一只仰首朝天 , 一只低头望水 , 另一只引颈俯首饮着池水。这是学校的 " 智慧雕像 " 。据肯尼亚同学讲 , 这三只鹿含有教育意义。双目朝天的鹿傲慢自负 , 低头望水的鹿没作努力 , 它们都一无所得; 只有谦静安详、埋头努力的鹿才能酣饮清泉。和肯尼亚朋友接触 , 比较突出的印象是他们多较安静、 讲礼貌。在公共汽车上 , 人再挤也是静寂无声;在课堂上更显得安静 , 有的欧洲籍教师甚至抱怨肯尼亚学生不爱讲话、回答课堂提问不踊跃 , 与尼日利亚学生的热情奔放大不一样。 但是肯尼亚朋友有许多地方显露出热情好客、 诚恳宽厚的性格。在肯尼亚 , 朋友熟人相遇都要握手问好 , 离开时也要握手道别。天天见面的朋友 , 两天不见 , 遇到时也要热忱地握手问好 , 有的还要拥抱。通常要花几分钟互相问候双方的家庭人员和好友等。如果熟人有其他朋友在场 , 也要向他们一一 握手问候 , 尽管原来并不认识。亲戚或家庭成员之间 父母、兄弟、姊妹等〉一两天不见面也需要这种礼节。到人家作客都要与在场的人一一握手问 候 , 离开时也要如此 , 否则便被人误会为骄傲或看作不懂礼貌。因此每天可说握手无数。我初到肯时 , 有时只顾和熟悉的同学握手而忽略在旁的其他同伴 , 便招来抱怨说为何不与她问候。握手还有个讲究 , 有时紧握对方手掌、然后松掌 , 紧接着握紧对方姆指 , 再松开 , 又紧握对方手掌 , 用这样连续三部曲的握掌方式表达对对方格外亲切和热情。
    校园内到处都是友好之手。食堂工作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对我这个中国学生都得热情客气。有一 次在楼园内遇到副校长 , 他也关心地问我学习生活情况 , 问我是否适应 , 嘱咐有困难可直接找他解决等等。我想到肯尼亚同学家乡农村去看看 , 不知道是否会有麻烦 , 就去问教务长。他爽朗热情地说" 你是学生 , 不是外交官 , 只要不负有什么使命 '' 就没事。作为学生应该多了解肯尼亚人民 , 同他们交朋友。两国制度不一样 , 不要谈政治。肯尼亚同学、朋友请你到他们家作客 , 那就应该去嘛 !" 1988 年 3 月的一天下午 , 我在由宿舍走往学校 途中 , 突然昏厥在校园旁边马路上。过路的同学急忙找来救护车 , 送我到校医室诊治。他们有的与我并不相识。救死扶伤的热情令我十分感动。回到宿舍后 , 几位相熟的女同学 , 好几天轮流照顾陪伴我 , 抢着替我打饭等。至今想起心里还觉得热呼呼的。 这些女同学都比我年轻得多 , 我们可算忘年之交。 肯尼亚近年教育经费约占政府开支 30% 以上。 小学教育比较普及。全部学制正由 7 年初等教育、 6 年中等教育和 3 年高等教育转向 8 年初等教育、 4 年中等教育和 4 年高等教育。一般从初等到中等学校的学生都穿校服 , 寄宿学校 , 星期日也不让回家 , 不许家人探望。私立寄宿学校设备好 , 师资强 , 考上大学的机会多 , 但学费很贵。一般家长都重视孩子教育 , 尽量争取受较高教育 , 特别是男孩子 , 因为有较高等文凭能找到较好的工作。学校中使用英语教学 , 也有斯瓦希里语课程。
    中学毕业后 , 通过考试上大学。大学入学之前 , 要经过三个月的 " 青年服务队 " 训练。在此期间 , 学生〈不分男女〉集中到兵营军训 , 过军事化生活 , 并学习盖茅屋、筑房基、整地、修鞋、烧饭等等技能 , 吃最恶劣的伙食 , 训练过艰苦的生活,. 没考上大学的中学毕业生 , 政府举办各种职业培训中心 , 训练一二年后帮助就业。
    进入大学后生活很优裕。国家给每人优惠贷款。每月伙食和住房费贷款 1050 先令( 1 先令约合人民币 0.21 元 ; 每学期零花及书费三四千先令 一年分三个学期 , 实际上课时间只有半年。 比较起来内罗毕市最低月工资只有七八百先令 , 但另有相当数额的房租和交通费津贴。很多学生用政府贷款添置衣物 , 奉养父母 , 或帮助弟妹交学费买书等。大学毕业后 , 按规定要在政府部门工作三年 , 每年扣还一部分贷款 , 余下收入每月有 3000 多先令。
    大学里还有不少残疾学生。残疾人不受歧视 , 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能上大学。我同班有一个盲人学生 , 同学通常给地留坐位, 他身带盲人打字机做笔记。他上课总有人扶着进来 , 或者同学 , 或是他的亲戚 , 或是过路的人。同学中还有一名女生叫露丝 , 很聪明 , 因骨结核两次动手术 , 腿有点瘤。她刚出医院时学校每天派车由宿舍送往校医室换药。能运动后 , 几乎每天派车把她由宿舍送往学校上课。宿舍里另一名女生靠双拐走路 , 每顿就餐食堂人员总把饮食送到她的桌上 , 每天上下课都由学校派车接送。宿舍区有个行走不便的驼背男生 , 学校也经常车接车送。对于有慢性病的学生 , 学校比较照顾 , 尤其在饮食方面。学校医院 24 小时有人值班 , 图书馆有供轮椅人迸出的通道。假期学校往往照顾残疾学生 , 给机会打零工增加收入。这些学生都很乐观、开朗、学习比较努力、成绩优秀。
    从校园向西去是一条马路干线——肯雅塔大街。这条大街离校园不远的地方有两个公园。北边一个较小 , 叫中央公园。 1988 年公园里建起一座纪念莫伊总统执政 10 周年的建筑。整个建筑物由深灰色的花岗石筑成。它基本上是由多面近似梯形的巨大墙体 , 沿一竖轴形成几个很大的夹角 , 相当壮观。每两面墙的夹角中间嵌有一个圆形的浮雕装饰。有一 图案是民族联盟的大公鸡党徽。墙顶部中心拱立着 肯尼亚山的褐色山峰 , 峰顶覆盖着白雪。山峰火山 口上方 , 一只有力的棕褐色巨掌(约有峰体的 1/3 大)紧握一根 " 权杖 ", 那 " 权杖高耸天空 , 有山峰两倍高。
    肯雅塔大街南边是较大的 " 自由公园 ", 那是 内罗毕市举行群众大会的场所。 " 自由公园 " 里也有一个造型别致的建筑物 , 它纪念莫伊总统提倡的" 尼亚约 " ( Nyayo)哲学。 " 尼亚约 " 原义是 " 脚印 ", 意指沿着肯雅塔的脚印走 ", 具体内容包括 " 和平 " 、 " 博爱 " 和 " 团结 " 三个口号。这个建筑物高有五、六米 , 顶部是一个水平圆圈 , 许多 白色长方形薄条间隔均匀地竖贴在圆圆的内壁(望上去给人感觉好象传统大酋长头冠上羽毛装饰物 。 圆圆由三个弧形梯状建筑物支着 ; 每个梯状物底部连到一个高有 2 米多的拱门。拱门深约一米 , 三个拱门内壁拱顶上分别用英文刻着 " 和平 " 、 " 博爱"和 " 团结 " 的字样。
    在肯尼亚 , 经常听到人们说起 " 哈兰贝 " Harambee 这个词 , 它在农村发展工作和教育福利等事业方面特别有意义。哈兰贝是班图语 , 来源于Halambee一字 , 本是沿海一带的苦力在共同劳动时吆喝的词语 , 意思是"同心协力 " 。它之成为政治口号是由于有一个酋长 侍卫名叫奥默洛•昂吉罗的 ,常带领群众用唱歌来反对殖民主义者 , 歌词中常用 " 哈兰贝 " 一词 , 并在许多群众运动场合高呼 " 哈兰贝 " 。肯雅塔总统采用这个口号并加以发挥 , 从此便流传开来。多年来肯尼亚国内坚持开展 " 哈兰贝 " 运动(自助运动 , 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反应。
    莫伊总统经常亲自到各地主持 " 哈兰贝 " 会议 , 以筹集基金修建学校、医院等 , 他自己常带头捐数十万先令 , 于是许多部长、国会议员也踊跃捐献。这样筹集的资金 , 不作为国家财政收入 , 不供政府部门开支使用 , 专门用于兴办教育 , 扶助农村落后地区等类事业。
   
    三,外地见闻
   
    1988 年 7 月。适逢地理系学生要去蒙巴萨实习考察 , 我征得他们教师同意 , 随同前往 , 说好费用食宿自理。一同前往的还有两位同学——露西和蒙比。从内罗毕到蒙巴萨约 480 公里。我们参观了当地一座古代城堡、港口码头、蒙巴萨城等 , 领略一下印度洋的风光。对市容外貌作一匆匆巡礼。有一天去马林迪 , 参观一个渔村、一个盐场和意大利援建的气象工程。一路沿着海岸公路 , 林荫夹道 , 风景十分优美。在海边远眺印度洋。遥想这里或许就是古代郑和下西洋时访问过的地方 , 深深感到中肯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
    我们在露西姐姐家过夜。露西是吉库尤人 , 姐夫卢亚族人 , 是港务局财会大员。他有两个妻子 , 露西姐姐是他的第二个太太。按照卢亚族多妻制传统 , 第一个妻子必须是本族人 卢奥族也是这样〉。大太太家在附近 , 有 5 个孩子 , 最小的 2 岁。对露西姐姐 , 我们都称她莉齐妈妈。在肯尼亚 ," 妈妈 " 是对所有妇女的客气称呼。这里则是因为她的女儿叫做莉齐。她有 4 个孩子 ,3 个大的是自己带来的 , 最小的是再婚后生的 , 才 4 个月。两个妻子所生孩子(包括莉齐妈妈带来的孩子 , 不分男女都培养上学。露西姐夫晚上回家负责教育孩子 , 给他们讲故事。他每周有几天在大太太家住 ,有几天在莉齐妈妈家住。非洲人传统 , 父扉对孩子教育很耐心。孩子有错误 , 父母会把他们叫到身边 , 或讲故事或讲寓言 , 或讲祖父母的轶事 , 或讲村中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 用以说明什么是美好的道德 , 而不是直接批评他们。通常子女对母亲很尊重 , 父亲在家里有尊严。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多言多语 , 十分听话 , 特别是在父亲面前。 露西姐姐家住一幢平房 , 红瓦白墙 , 挺漂亮的。这个住宅区房子都类似 , 看来是小康水平。四周有铁栅栏 , 房前屋后都有四五十平方米的院子。 许多人家都种花草 , 爬满栅栏 , 就成了漂亮的围墙。进屋门厅有七八平方米 , 摆一套沙发 一长二小, 茶几上放一个录音机。两间居室是花砖地 , 大间十五六平方米 , 小间十二三平方米。小间卧室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家俱 , 衣服堆放在地上。斜对门的大卧室有一张单人床 , 两个旅行箱。箱子半开着 , 里面装满衣服 , 装不了的衣服堆放在墙边。看来好象主人刚买新房不久 , 还没来得及买家俱。出卧室往前走是浴室、厕所和厨房 , 厨房有一门通往后院。在肯尼亚 , 城镇住家一般都有浴室 , 冰箱之类倒不见得多么普及。内罗毕大学宿舍楼里都有浴室, 有热水供应。同学们每天都要洗澡换衣服 , 很注意个人卫生和仪容整洁。在乡村地区看到的人一般也很整齐利索。
    露西的姐夫每天回来与我们同吃晚饭。女主人照顾我 , 特别做了大米饭和鱼 , 我表示和其他人一样随便吃。吉库尤人常吃的一种饭叫利利奥 lilio, 是玉米粒、红豆、豌豆一同煮烂与土豆泥和在一 起 , 挺好吃的 , 营养很丰富。肯尼亚还有一种常见的食物叫乌加里 ugali, 是将玉米面、小米面 或木薯面等用开水边煮边搅成为很稠的烫面糕 , 有点象北京的切糕、扒糕之类食品。盛在大盘里 ,用刀切成小块放在自己盘里 , 菜也分到盘中 , 用手拿一小块烫面糕 , 再抓一点菜 , 一同放进嘴里吃。很多人把糕在掌心捏几下 , 再抓菜同吃。吃饭前 , 丈夫坐在沙发上 , 妻子一手端一个小脸盆 , 一手拿个水杯 , 给他冲着洗手。据说这是对丈夫的尊 重 , 几乎家家都是如此。吃饭时 , 妻子座位靠近丈夫 , 孩子们则席地而坐 , 每人一个盘子 , 用手抓饭吃。
    1988 年 12 月圣诞节之夜 , 我和女同学特丽萨动身去她的故乡布西亚作客。布西亚地区在肯尼亚的西部省 , 与乌干达接壤 , 农业比较发达 ; 特丽萨家就在布西亚镇上。从内罗毕坐长途汽车正常运行只要 六、七小时。
    特丽萨一家是卢亚人 , 她父亲是乌干达马凯雷雷大学毕业生 , 曾是政府的文职官员 , 到过欧洲 一些国家。退休后开 一 家酒吧 舞厅 , 还经营一 家简陋的旅店。主要的顾客是当地的年轻人和邻近的乌干达人。据说圣诞节期间一天能有三四百人光顾酒吧 , 能赚不少钱。特丽萨的父亲马贾莱先生几年前因车祸眼睛受伤; 她母亲也因车祸丧生 , 留下 10 个孩子。现在继母有 3 个孩子 , 分别是 5 岁、 3岁和 5 个月。另外她还有前夫的 5 个孩子需要她供养 , 只有一个大女儿与她住在一起 , 其它前夫孩子都在祖母家。特丽萨的父亲生活算的中上等 , 能供十几个子女上学 包括继母的前夫孩子。特丽萨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已经工作。余下弟妹还在上中学、小学 , 有的准备考大学。在肯尼亚城镇中。一 般家庭只要经济有一点力量就尽量供子女上学 , 男女都一样。条件好的从小就送到私立寄宿学校受教育 , 一个学期费用要数千先令。象露西姐夫和特丽萨父母的家庭里 , 丈夫全部负担子女的生活教育费用 , 应算是比较现代化的家庭。在典型传统社会家庭里 , 特别在小市镇和乡村地区 , 一夫多妻制下的子女扶养教育似乎完全是各个妻子的责任 , 有不周到的地方 , 人们通常只指责做母亲的没有尽责。据有的调查报告说 , 在这种情况下。多子女的母亲往往需要留女孩子在身边做生产和家务的助手 , 影响到她们受较多教育的机会。
    特丽萨家一进门是个很大院子。大院里有两个小院。一个院里是她家开的酒吧和旅店 , 另一个是自家的住宅。两个院墙之间角落里有个供自家用的小客房 , 是水泥建筑。附近有客房使用的厕所和冲澡的地方。有那么几天 , 她家自来水没有了 , 只好到附近一眼泉水池去打水。有个星期天 , 家里洗衣服用水很多 , 全家孩子轮番去取水 , 用头顶着容器 , 很是辛苦。可是全家坚持当地习惯不去泉水池附近洗东西 , 怕脏水渗进地下 , 污染泉源 , 不好饮用和浇灌。他们这种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责任感确实令人钦佩。
    在布西亚镇住了三天 , 我同特丽萨去她的老家萨米亚乡村地区。那里离布西亚镇有一百多公里 ,离维多利亚湖不远 , 土地肥沃。沿途是碧绿的树丛 , 树丛间隙有一块块种有术薯的土地。她家靠近大路 , 由高大乔木的密集树丛做围墙。一进门 , 院 子很大 , 象个庄园。隔着马路是茫茫一片高低树木 , 荒草迷漫。她家的 40 公顷土地 , 一直伸到大湖边上。据说原是祖辈的一片咖啡园 , 被一场火灾烧毁 , 因缺乏资金 , 至今荒芜。附近有一较大的砖瓦房 , 是特丽萨姊妹曾住过的地方; 茅屋曾是她哥哥住的。按传统习惯 , 男孩子到一定年龄要给他另盖茅屋 , 孩子不能与父母同住一座房子里。目前由于城里住房有限 , 也只能一家同住一座房子或一套公寓。
    特丽萨的弟妹们只是学校放假时才回到乡下来往 , 这次她领我住在正房里。房子一进门是个长厅 , 两旁有欧式沙发和她的祖父与全家的照片。门厅进去约有 60 平米的客厅 , 客厅摆设着各式各样沙发。大厅一侧有一个能坐 20 多人的餐桌。三间卧室各有十几平方米 , 厕所是抽水马桶 , 浴室有浴盆。
    特丽萨家周围绿树成荫 , 白天也是一片静寂 ,蜂声鸟语之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声息。据她说这里乡下人信奉巫术的多 , 因此她家不愿与邻居往来 , 也不愿走进别人的院子 , 怕人家用巫术咒害他们。据说附近人家当官或经商有钱后 , 多不愿回来 , 怕有人嫉炉用巫术咒害。特丽萨母亲在乡下住时因车祸死去 , 后来她父亲又因车祸受伤 , 继母在乡下生的两个孩子也都死了 , 因此她谈起巫术咒害人时不免有点谈虎色变。
    特丽萨的姑母住在大湖附近 , 有一天我和特丽萨一同步行去她家拜访。沿途绿野 , 没有整片种植庄稼的大田 , 只是每个住家附近有东一片、西一片的木薯地。她姑母家院整齐干净。住的是一座泥墙瓦楞铁顶的房子 , 总面积约五六十平方米。房子前面种着石榴树 , 院中央有圆形的小菜圃 , 里面种着肯尼亚人叫做苏珀马维基的蔬菜 , 它类似莴苣 , 专吃叶子。院子周围是灌术丛 , 和一些大乔木 , 围墙外边是木薯地。
    她姑母住的主房 , 走进门是一个长方形大通间。一边摆许多沙发 , 另一边摆着餐桌、一个橱柜和一张单人床。后院有间茅屋 , 是厨房。厨房里面空荡荡的 , 靠墙摆三块石头 , 那是烧木头的灶; 上面墙顶贴近屋顶处有个不太大的窟窿 , 是炊烟的出口处。特丽萨的姑母烧煮东西时茅屋里没有多少烟。茅屋很干净整齐 , 只是靠近石头的墙壁被烟熏黑。姑母做奶茶和麦面煎饼请我们吃 , 味道不错。
    厨房后面十几米是她姑父埋葬的地方 , 他刚病死不久。我同特丽萨在墓前静默致哀。坟头是长方形土堆 , 约有半米高。从姑母住的大房出来。左前方有个典型的非洲圆锥顶大茅屋 , 是她大儿子住的。屋顶茅草足有一尺厚 , 泥墙平滑光洁。我要求参观一下 , 特丽萨的表哥欣然同意。他 30 多岁 , 是附近学校的教师。屋门是木制的。一进屋顿觉凉爽 , 好似进延安窑洞那样令人舒服。屋子一分为工 , 两个半圆 , 各约七八平米。一进门右边是隔墙 ; 左旁贴墙立个书架 , 放满书籍 ; 中间摆一张两屉桌 , 靠里边贴墙放一个自制小书架 , 上层放个收 录机 , 下层放有几本书。贴隔墙里端摆两张椅子 ,旁边墙上有一扇小窗 , 眺望院落以外 , 远山近林 , 尽收眼底 , 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屋内泥土地夯得很结实 , 没有一点尘土。卧室门在茅屋进门不远 , 望进去只见到一张单人床。按当地习惯 , 妇女不能到男人内室 , 所以没有进去参观。
    我们在乡下住了两天。因开学日期已近 , 时间不多了 , 于是就回到布西亚。特丽萨有个中学同学 ,是乌干达人 , 她在乌干达马凯雷雷大学毕业 , 后来辞退了政府工作 , 回到乌干达的布西亚镇 , 来往于国界两边贩卖小商品糊口。两国的布西亚镇紧挨着 , 乌方布西亚似乎人口较多 , 粮食蔬菜丰富 , 价格比肯尼亚这边便宜。肯尼亚这边 , 加工食品 , 如汽水、啤酒、人造黄油、食油、面包等等 , 供应充足 , 是乌干达境内居民需要的物品。有一天 , 特丽萨的同学带我们过了边界 , 进入乌干达的布西亚镇。一路没遇到什么麻烦。据说每天过境往返的人很多 , 特别是妇女 , 关卡很少为难。她往返多了 ,与关卡的人很熟 , 只是警告我们不要买东西。特丽萨的同学带我们到她的住处 , 那是一个简单的铁皮房子 , 建在被战火毁坏的房基上 , 都是水泥、花砖地 , 据说那里原是印度人的住宅区。房子里没有什么家俱 , 只有一张单人床。衣服挂在墙上 , 她的奶奶在地上坐着。主人为我把主食香蕉饭热一下 , 那是用饭蕉和大红豆大小好像我国的芸豆一起煮 的 , 里面放点糖和盐。这种饭蕉个头较大 , 皮是绿
    色的。
    我要离开布西亚时 , 特丽萨的继母一定要送我一条裙子, 她的父亲还坚持要送我旅费 , 说是当地传统风俗 , 远道亲友孩子来做客 , 走时要送盘缠 , 不收就是看不起他 , 我远离乡土亲朋来他家做客更是不容易 , 所以一定要送盘缠。我们为此争论了好半天 , 最后总算说服了他 , 接受他夫人赠送的裙子作为纪念。
    我本来还想去肯尼亚西北部裂谷省的图尔卡纳地方一游 , 那里是荒凉的沙漠地带 , 有个大盐水''湖。听说那里游牧的图尔卡纳人还保存许多传统的纯朴风俗。待人善良 , 给他们二个先令 , 就可以欣赏到优美的部族舞蹈。可是一打听公共汽车要坐两天两夜 , 车费合 20 多美元姑且不说 , 还需要步行一大段路才到达当地镇上。又听说当地习惯对驴等动物只能用作驮载 , 不能用作乘骑 , 因而只好望洋兴叹。于是在 12 月 30 日由布西亚前往基西。
    基西之行是应另一位同学的邀请同往她叔叔家。但因我具体行程不能预定 , 她给了我她叔叔的电话。兴许或能相会。不想当天下午到达基西后 ,
    电话打通了没人接 , 却引出一场巧遇。在基因镇上 , 我举目无亲 , 正感傍徨 , 见公用电话亭旁有一家小商店 , 就向老板娘打听附近有何便宜、安全的旅店。老板娘先热情地帮我打电话;一会儿来了两个男人 , 一个 60 多岁 , 一个 40 多岁。老板娘向他们述说我的情况 , 那年轻的男人又帮我打电话,也没 打通。这时年纪大的那个男人自我介绍 , 是个医 生 , 商店老板娘是他妻子 , 店里另一女人是他弟媳;同来的男人是他弟弟 , 也是个医生 , 是从基苏木(肯尼亚第四大城市 , 濒临维多利亚湖的维南湾 , 在基西以北 100 多公里)来帮他忙的。他热情 邀请我先住在他家 , 说是距离不远 , 安全肯定没问题 , 第二天再帮着联系我的同学。我很想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便应邀到这家作客。我和两位医生夫妇一同坐一辆小面包车 , 他们的车顺路就当起马塔图 , 每个搭客收费 1 先令(合人民币 21 分) , 随叫随停。医生是个很开朗健谈的人。后来他自己说 ,曾是全国医学协会的主席 ,1987 年还参加过当地市长竞选。
    他家在公路旁 , 房子是砖石建筑 , 院子里养着奶牛、羊、鸡等 , 有点农村味道。屋里是欧式摆设。进门有个不大的挂衣服门厅 , 里面是个大客 厅 , 约有四五十平方米 , 铺有地毯 , 四周是沙发 , 摆有彩电、书柜等。.客厅尽头是餐厅 , 长桌子可容 十多人吃饭。他在城里开有诊所 , 有 9 个孩子 ,3 个在美国。
    吃饭时主人专门为我做了米饭 ; 他们自己则认为只有吃 " 乌加里 " 才算吃饭 , 一般家庭早晚两顿都吃它。其实我也习惯吃 " 乌加里 " 。他们还爱吃苏珀马维基菜 , 这菜 , 我乍吃时觉得象吃树叶 , 有点生味儿 , 习惯了也觉得好吃 , 别有风味。家庭中妇女切这种菜时把菜拿在手里 , 仿佛做刀削面似地削菜 , 削得又细又快 , 令人甘拜下风。他们的菜一 般不洗。据说 , 这种菜不浇人粪。医生一家都是基督徒 , 吃饭前要祈祷。饭菜很丰富。除 " 乌加里 " 之外都有点西化。牛奶是自己家奶牛新挤出来的 , 一般饮用时加红茶和糖。
    第二天 , 我找到了同学叔叔。他是中学教师 , 30 多岁 , 人很开朗 , 爱说笑话 , 是基西人。他住的是比较简陋的楼房 , 有点像我们这里的单元房 , 房内有个十二三平方米的厅 , 一间卧室大约十五六平方米 , 另有厨房、厕所和储藏室。楼下另租一间房 , 有十多平方米 , 是个小百货店。他妻子原是护校毕业的护士 , 现在在家照管商店 , 人很和蔼。同学叔叔本来说要送我去农村 , 但我己感疲劳 , 他家里又来了亲戚 , 看样子在他家休息也不方便遂改变计划不再去农村。他坚持租辆汽车带我去参观远郊的一座矿山 , 那里生产基因石 , 是当地著名的特产 , 一些雕刻的工艺品在内罗毕也很值钱和畅销。当天夜里我就告别主人 , 乘长途汽车 , 第二天黎明前回到内罗毕 , 一周多的紧张而丰富的旅行总算告一结束。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