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美伊对峙与“禁飞区”前景》
文章来源:    日期:2009-04-30
】【打印 关闭
《美伊对峙与“禁飞区”前景》
作 者: 刘月琴 完成时间: 2000-8-10  
成果形式: 论文,载《1999-2000年中东非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9万字.   奖 项:  
课题类别:      
简 介:             美伊对峙与“禁飞区”前景
    刘月琴
    1998年12月美英对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军事打击行动后,美伊双方在武器核查问题上都已经没有退路可走。美国对伊拉克咄咄紧逼,不给其喘息机会,政治上推出了“解放伊拉克法案”,军事上持续不断地轰炸“禁飞区”。伊拉克方面针锋相对,一改近年来尽力与联合国配合姿态,军事上在“禁飞区”开始对美英执行巡逻任务的飞机进行还击。一年来美伊在“禁飞区”空中交火频繁,除了4月、5月份科索沃战争期间双方交火减少外,全年美英对伊轰炸不曾间断。6月下旬后,美英加紧了空袭力度,8月17日,空袭范围扩大到“禁飞区”以外地区,地区局势时有紧张。自美伊“禁飞区”冲突以来,美英战机对伊已进行了约1.6万架次的轰炸,近期人们仍看不到停火的明显迹象。“禁飞与反禁飞”已经成为美伊冲突的新形式,这是美英继“沙漠之狐”大规模空袭行动后对伊进一步实施军事打击的战略性延续。
   
         一、美英强行建立“禁飞区”的背景
   
    美英两国在伊拉克境内设立的南、北两大“禁飞区”是海湾战争的直接产物。早在1991年4月,为了阻止萨达姆当局对其境内的库尔德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的军事镇压,美英等国决定在伊拉克北纬36度线以北地区建立所谓的“安全区”,限制伊拉克在该区的军事空中活动。
    1992年8月,美、英、法以保护伊南部什叶派穆斯林为由,决定在伊北纬32度线以南建立“禁飞区”,禁止伊拉克飞机在北纬32度线以南飞行,为此三国负责在该区内执行巡航任务。伊拉克口头上拒绝承认“禁飞区”,宣称将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对这一侵略性决定作出反应。但伊在行动上十分谨慎,伊拉克飞机也没有越过划定的北纬32度线或36度线。于是,美英在伊拉克境内建立的所谓“禁飞区”变成了既成事实。
    1996年,美英两国又决定将伊南部“禁飞区”的范围扩展到北纬33度线,但法国没有同意这一扩展。
    美英在伊境内设立的北、南两大“禁飞区”是美国在政治上肢解伊拉克计划的重要部分。伊北部“禁飞区”划定在36度线以北地区,南部“禁飞区”扩展到北纬33度线以南地区,这样留给伊拉克的独立活动空间仅剩下了3个纬度,南北只有大约180公里的范围。至此,伊拉克国土一分为三,北部为库尔德少数民族武装的势力范围,南部为什叶派穆斯林势力范围;只有中部为中央政府所控制。这种结果严重损害了伊拉克国家主权和尊严。
      美英实施“禁飞区”计划,在军事上实际控制了伊拉克国家的制空权,对伊进行空中封锁。美通过“禁飞区”限制或禁止伊拉克方面的空中活动,严重威胁伊拉克的国家安全,使伊拉克陷于“有空无权”的境地。
    美国通过“禁飞区”也是进一步遏制伊拉克重新崛起的重要军事手段。美以空中封锁对伊实施威慑和严密监视,将伊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在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处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监督之下,因此,伊拉克全境都处于美国的严密监视中。
    “禁飞区”建立初期,美英飞机随时巡逻伊拉克北南两大“禁飞区”领空,不仅使伊拉克失去对领空的控制,而且伊军在该地区陆上机动也同时受到严密监视和控制,甚至伊开启雷达也在被禁止之例。由此,不难看出,美英设立“禁飞区”不仅控制了伊领空,同时也控制了伊领土,“禁飞区”就是美英对伊实施的军事遏制的代名词。
     
    二、美英以轰炸“禁飞区”取代武器核查机制
   
    联合国特委会的公正性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  去年12月中旬,美英两国以伊拉克违反联合国武器核查决议为由,对伊实施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惩罚性军事打击行动,这一行动的严重后果是最终断送了联合国对伊的武器核查。1999年1月9日至10日,伊拉克国民议会连续两天举行特别会议,讨论美英发动“沙漠之狐”行动之后伊拉克与联合国关系等问题。伊在会议声明中首先宣布: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再次进驻巴格达,宣布联合国特委会在伊拉克的核查工作永远结束;伊拉克还指责美国操纵特委会,使伊拉克核查问题久拖不决。1月中旬,美国利用特委会从事的间谍活动被几家美国报纸爆光,这使武器核查问题更加复杂。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情报部门利用联合国核查机构,对伊拉克进行间谍活动早在1993年就已经开始,美国在核查小组中安插中央情报局特工,对核查遥感监测设备进行秘密改造,并利用核查小组在伊安置用于间谍活动的窃听装置,以窃取伊拉克军事情报。[1]这一报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利用核查小组在伊大做手脚,联合国武器核查机构却不明真相。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不管这些报道属实与否,他希望安理会能从中吸取教训,将特委会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都用于核查和销毁伊拉克的被禁武器。如果有关报道属实,联合国未来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将更加困难。
   
    伊拉克在“禁飞区”与美英展开对抗  自海湾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对伊实施了严厉制裁,萨达姆在制裁初期采取对抗立场,为联合国武器核查设置障碍。然而,制裁给伊拉克经济造成致命打击,生产停滞、物价飞涨、国库空虚、货币狂贬,通货膨胀严重,国家经济濒于崩溃,失业、贫困状况严重,人民生活极其困苦,社会动荡时有发生,形势对政府十分不利。从1994年开始,伊拉克改变策略,决定与联合国进行“合作”以最终换取解除制裁。但美英“沙漠之狐”行动使伊拉克的各种努力完全归于无效,伊彻底绝望。
      鉴于特委会的违法行为,伊拉克开始坚决反对特委会返回巴格达继续工作;反对美英对“禁飞区”的轰炸;反对联合国划定的伊科边界。伊决定,不再“忍受”美英的种种侵略行径,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对侵犯领空和主权的美英飞机进行还击,这是国际法赋予的权利。伊拉克宣布,特委会在执行间谍活动,美英对伊进行军事打击后已经改变了特委会的性质,不管联合国用什么借口,伊拉克都不允许联合国核查人员返回巴格达,不再接受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和他领导的核查小组。一年来,伊拉克在核查立场上没有后退,反而加大了反核查力度,展开了赶走巴特勒的外交活动。伊拉克顶住了来自美国坚持特委会原班人马返回巴格达恢复工作的压力,巴特勒也受到多方面的指责。迄今为止,联合国特委会一直没能恢复在巴格达的工作。
   
    美国不能允许伊拉克没有联合国监督机制  自1991年4月联合国核查小组开始正式工作以来,核查工作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迄今为止,据联合国特委会提供的情况和最新数字统计,在过去的8年中,联合国先后共派出260个武器核查小组,3571人,进行了400多次调查,对伊拉克全国2500多处可疑场所和地点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检查。甚至包括极其重要、敏感的军事机构和总统府邸;5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控制中心,使用130部抗干扰遥控摄像机监督伊全国200多个重要研究机构、重工业基地和军事基地。特委会已经摧毁了设在哈卡姆的一个重要的《生物武器制造中心》;已经销毁了600吨化学试剂,3000多吨基础部件,426个用于制造化学武器的零件以及38537枚化学武器弹头;已经摧毁了48枚射程在15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30多枚可以充填特殊化学试剂和生物的导弹弹头,以及数百件可以用来制造化学和生物武器的设备,14枚常规弹头以及6个导弹发射装置等等。此外,特委会还摧毁了著名的“超级大炮”的部分构件。上述这些数字不包括伊拉克自行销毁的或伊声称已经销毁的那些大规模毁灭性武器。[2] 联合国核查小组在制约伊拉克方面“功不可没”。“沙漠之狐”行动之后,伊拉克不再允许联合国核查小组返回巴格达,毫无疑问,这对美国是重大损失和打击。鉴于联合国特委会取得的上述重大成果,美国绝不能允许伊拉克没有联合国监督机制。而目前核查机制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美为了弥补核查中断所造成的损失,伙同英国采取连续轰炸“禁飞区”的行动,由于特委会的工作已经中断,这种连续轰炸对美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美伊核查危机转变成为美伊“禁飞区”冲突,这是“沙漠之狐”军事行动的继续。
      值得指出的是:美伊1999年在“禁飞区”的军事冲突使美英从“沙漠之狐”行动对伊中部巴格达的轰炸进一步扩展到了伊的北部和南部地区上空。至此,伊全境都处在美英的轰炸之中。
   
      消耗伊拉克实力是美国长期追求的目标 一年来,美英飞机几乎每天都在伊拉克“禁飞区”制造事端,伊拉克方面也不示弱,经常进行反击,美伊空战在伊拉克北南两大“禁飞区”时有发生。伊拉克在“禁飞区”加强了兵力部署和防御装备,迎战美英轰炸。伊继续挺而走险,目的是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实现解除对伊制裁和结束核查。
    美国一年来坚持接连不断轰炸伊“禁飞区”,目的之一是完成“沙漠之狐”的使命;目的之二是轰炸“禁飞区”长期消耗伊拉克实力,使其生存环境、生存心理和生存状态都受到极大遏制;目的之三还在于美国坚持对伊保持军事打击态势,直到萨达姆政权最终垮台。
   
    “禁飞区”的合法性问题 伊拉克拒绝承认由美英单方面划定的“禁飞区”的重要理由是:美英设立“禁飞区“是非法的,它们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也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法律授权,根本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从通用的国际法分析,美英在伊非法设立的“禁飞区”,并以武力持续轰炸一个主权国家,干涉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完全属于非法行径,是赤裸裸的强权政治行径。
    伊拉克是一个完全主权国家,其境内无论是北部库尔德少数民族问题,或是南部什叶派穆斯林问题均属国内民族和宗教问题,属于本国内政问题,别国无权干涉,更无权在伊境内设立各种形式的、肢解国体性质的“隔离安全区”或“隔离禁飞区”,并使用军事力量对其进行攻击,美英两国显然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
    美英在设立“禁飞区”初期,法国参加了该计划的行动,俄罗斯也曾支持该计划。1996年9月,法国主动退出了伊南部“禁飞区”巡逻活动,同年12月,法国宣布退出美英两国在伊北部“安全区”的飞行侦察、监视活动。自此,法国已明确反对美国动用武力手段解决伊核查危机,竭力主张并推动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危机,法国的主张和做法使美国轰炸伊拉克“禁飞区”的合法性受到怀疑和压力。
   
    三、“禁飞区”前景预测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战云密布是伊拉克局势的主要、突出特点。经过9年持续的国际制裁以及美英对伊发动的十数次规模较大的军事打击,伊拉克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遭到严重削弱,面临国内外多方面压力,内忧外患,困难重重。“沙漠之狐”军事打击之后,伊拉克国内、外环境更为严峻。“禁飞区”空中硝烟弥漫,极大地限制和约束了伊拉克的行动,使其必须首先忙于尽快结束美英对“禁飞区”的轰炸,进而取消联合国对伊的制裁,而无暇顾及其它事情。
   
    美伊在“禁飞区”的军事斗争与恢复“核查机制”或建立新机制紧密相关 美英两国因发动“沙漠之狐”军事行动而葬送了联合国的核查机制,同时还招致伊拉克放弃了“忍耐、合作”态度,开始进行反击,这是一件损失巨大、很不体面的结果。美国绝不甘心失去遏制伊拉克的核查机制,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企图恢复已经失去的核查机制。另外,美国绝不放心一个没有联合国监督的伊拉克。可以断定,美国在没有恢复核查机制或建立一种新核查机制保障之前,估计不会停止轰炸伊拉克“禁飞区”。美认为,目前实施“以轰炸代替核查”是削弱和遏制伊拉克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今后一段时间,美将继续以空袭、轰炸“禁飞区”手段为主,持续消耗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对萨达姆政权保持足够的军事压力和威慑,重点维持美在该地区的控制地位。
   
    萨达姆政权的存亡与美伊在“禁飞区”的军事较量息息相关 “沙漠之狐”行动后,美国对伊拉克问题重新定位,即定位在公开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基础之上。“以轰炸促变”是美国接连轰炸“禁飞区”的主要目的之一。1998年10月,美国国会批准了《解放伊拉克法案》,并为此提供了9700万美元的财政支持。1999年,美直奔主题��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公开和暗中加紧策划推翻萨达姆的行动,但是没有能取得预期效果。
      美国实施解放伊拉克计划措施主要包括:1、加大力度支持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政治反对派,美国挑选了7个伊拉克的政治反对派组织,从政治、财政上大力支持它们从事反政府活动;2、在欧洲建立一个军事训练营,由美国军官和中央情报局训练从伊拉克方面叛逃的官兵和库尔德反政府武装人员;3、美秘密派特工前往巴格达及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蒂等地从事暗杀萨达姆的活动,并争取在克林顿任期内完成使命。4、1999年7月初,美加大力度,暗中与隐藏在伊拉克军队、政府机关以及某些部落首领等内线人物联络、串通,指使他们在巴格达及其他地区加紧武装斗争,跟踪萨达姆及其助手并伺机将他们干掉。5、扩大对伊空袭范围。如1999年8月,美国把空袭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非“禁飞区”,包括巴格达等其它重要城市。美英战机不仅轰炸军事目标,而且还轰炸民用目标。仅8月17日,美英空袭了“禁飞区”以外的伊拉克军事和民用目标,造成了20名平民丧生、10人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妇女,国际影响极坏。
    如果说美国无期限地对伊实施制裁是从国际上对伊施压,联合国划定的伊科边界有损于伊拉克国家主权(新边界划走了原属于伊拉克的“乌姆卡塞尔军港”以及伊拉克的一些村庄)的话,那么,美英在伊境内设立的“禁飞区”就是插在萨达姆心脏上的一把利剑,它旨在从伊拉克境内搞垮萨达姆政权。对此,萨达姆政府针锋相对,积极采取应对、防范措施。首先,在北南两大“禁飞区”内部署陆军和防空军,其任务是打击入侵“禁飞区”的敌机,同安全机构合作共同镇压国内的叛乱和起义。这些部队配备有高射炮,实战经验丰富。其次,将伊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部署在“禁飞区”与非“禁飞区”交界处,防止美国支持下的库尔德反对派武装突破“禁飞区”与非“禁飞区”交界处,进入伊拉克腹地。第三,部署总统警卫部队驻守巴格达;第四,组建隐蔽部队。在战略要地部署的共和国卫队,拥有伊目前最先进的防空火炮和战机,还构筑了坚固的防导弹空袭掩体,以抵御美英的军事攻势。
    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期望过高  美国锁定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并以此作为停止轰炸的条件未免要价太高,有些不切合实际。萨达姆政权的稳固性远不象外界所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尽管伊拉克屡屡遭到美英毁灭性军事打击,但萨达姆政权至今依然存在。回顾自海湾战争后美国计划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全过程,美国当今虽然加大倒萨力度,其成功的可能性依然令人怀疑。推翻萨达姆政权绝非易事,实践证明,美国实施的《解放伊拉克法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美企图依靠伊国内7个主要政治反对派,里应外合搞垮萨达姆政权,但实际上伊所有的反对派力量加在一起,仍然十分有限,难以承担起倒萨任务。来自伊拉克国内外反对萨达姆政权的力量虽大有人在,但不论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耗费上亿美元所从事的倒萨秘密活动,还是战后爆发的南部十叶派穆斯林和北部库尔德人的大规模反政府武装叛乱,均没有成事。不仅如此,伊国内政治反对派的颠覆活动还遭到了政府的严厉镇压,为此已有数以万计的人被投入监狱并面临死亡。时至今日,美国依赖伊政治反对派力量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脱离了伊拉克的实际。
    伊境内外的倒萨力量主要包括:美国力量,以伦敦为活动基地的“流亡人士联盟”,伊政府内隐藏的政治反对派,伊军队内部的反叛者,叛逃到邻国的军人,北部持不同政见的库尔德少数民族势力,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宗教势力,由邻国伊朗、科威特以及叙利亚等国策动、支持的倒萨力量,为数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伊拉克反对派组织或党派等等。最近,在美国的积极推动和撮合下,流亡在外的伊拉克主要反对派组织于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伊拉克国民大会”的召集下,数十个反对派组织聚会纽约,商讨联合推翻萨达姆现政权、建立“民主和自由”的新伊拉克政府的策略。
    虽然伊境内外倒萨势力互相勾结、串通,明里暗中大肆活动,但都不足以威胁到萨达姆政权的生存,其动向都掌握在萨达姆严密的监控之中。对萨达姆政权稳定性的估计主要依据是:首先,伊现政权,党、政、军、警、特所有权力机构都掌握在萨达姆的手中,这些机构在对政治反对派的镇压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萨达姆的统治基础尚在,统治地位总体上是稳固的。其次,伊众多的政治反对派虽然有美国做后盾,有美国的财政支持,但它们各有背景、各有打算,除了在推翻萨达姆这一点上有共同之处外,剩下的就是勾心斗角、派中有派,彼此猜疑、争权夺利,组织涣散、力量分散,伊反对派中没有任何一派能被各方普遍接受,也没有出现一位众望所归的领袖作为取代萨达姆的人选。伊反对派没有凝聚力的现状,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统一阵线共同抗衡现政权,这种状况对萨达姆维持统治十分有利。
    美国坚持认为:只要萨达姆还在台上,美英就不会停止对伊“禁飞区”的空中轰炸,联合国对伊制裁还会继续下去。鉴于美伊立场的尖锐敌对状态,萨达姆政权与“禁飞区”前景关系紧密相关,尽管前途不容乐观,但局势尚未发展到影响伊拉克政局稳定的地步。明年美国大选在即,一旦“小布什”上台,对美伊关系将是一个新的严峻考验。
   
    采取政治途径解决“禁飞区”问题的前景仍不明朗 目前俄罗斯、法国、中国等国提出政治解决的方案都被美否定,“禁飞区”冲突问题的解决操纵在美国手中。迄今为止,美国在“禁飞区”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联合国有关各方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磋商,设法给“沙漠之狐”后续的轰炸“禁飞区”寻找一条出路,安理会也试图打破僵局,但始终未果。1999年1月中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法国、中国相继提出建议,俄罗斯和法国甚至提出取消对伊石油禁运,将武器核查过渡到监测阶段的建议,俄罗斯还主张成立新核查机制取代特委会;中国认为,由于特委会已经失去安理会大多数成员国的信任,它的报告已经不能作为评估伊拉克武器销毁情况的基础,评估伊武器现状的委员会组成必须有广泛的代表性。美国坚持核查机制不变,否定了上述国家的所有建议。
      1月30日,安理会曾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成立三个评估委员会,分别对伊拉克武器情况、国内人道主义状况和归还科威特战俘、财产等进行评估。这是迄今为止联合国达成的主要一致意见,但三个评估委员会的工作至今尚没有展开。  
    8月20日,美国曾提出从即日起有条件地暂停空袭“禁飞区”,条件是:伊拉克对在“禁飞区”巡逻的美英飞机不再进行“挑衅”。但好景不长,仅10天后美英飞机就恢复了对伊轰炸。此后,美国一方面表明希望伊能尽快接受和谈并恢复武器核查,另一方面又给伊拉克规定了四不原则,即一不得威胁邻国安全;二不得恢复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三不得向北部库尔德少数民族地区调动部队;四不得威胁“禁飞区”上空进行监督、巡逻的美英飞机。看起来,美国并没有诚意停止对伊轰炸。
    美伊双方对寻求政治途径解决伊拉克“禁飞区”冲突问题的努力也未停止,伊拉克的强硬立场近期有所松动,表现在伊已经同意联合国武器专家小组前往巴格达处理特委会遗留在那里的化学战剂。美国方面也已经不再坚持一定要恢复由原特委会执行核查任务,允许对特委会成员进行适当调整。
    8月31日,美国国会代表团抵达伊拉克,实地考察、了解联合国对伊实行9年制裁所造成的恶果,并对此作出评估。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会见了该代表团,双方就美国改变对伊政策的可能性以及解除制裁问题进行了讨论。9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英国讨论解除对伊制裁问题,虽然没有达成最终协议,但缩小了分歧。
    1999年是美伊继1998年“核查危机年”之后的“禁飞区冲突年”,这是核查危机的余波和后续。美英战机几乎每天或隔天轮番轰炸伊拉克北、南两大“禁飞区”,其中包括对民用设施的轰炸,美伊局部冲突很难控制。1999年12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终于通过了一项解决伊拉克问题的1284号决议,决定成立一个联合国检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取代原“特委会”,恢复并负责对伊生、化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核查。决议规定,新核查委员会可以无条件、不受限制地检查可疑场所、设施、文件档案和交通工具以及接触任何伊拉克人。
    该决议不仅没有就解决对伊制裁问题达成实质性意向,而且坚持成立新核查机构取代原特委会。18日,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发表声明宣布,伊拉克政府坚决拒绝安理会的上述决议,这一原则立场是不会改变的。据估计,联合国在没有取得伊拉克同意和合作的情况下,伊方将不给联合国核查人员发放签证,该决议将成为一纸空文,无法执行。
    鉴于伊拉克不接受安理会新决议,美英对伊“禁飞区”的空袭将不会结束。局势仍然十分严峻,伊拉克仍是中东地区不稳定的热点。目前各方寻求解决伊拉克“禁飞区”冲突问题困难重重,双方走向政治解决的前景仍不明朗。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