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经济的影响
文章来源:姜英梅    日期:2010-11-21
】【打印 关闭

《亚非纵横》2009年第1期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经济的影响 

姜英梅   

内容提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发达国家经济下滑,自7月石油价格达到峰值后,累计跌幅达到约75%。2008年,中东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东也难独善其身,其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石油收入低于预期、国内流动性紧张、股市低迷、高通胀等方面。2009年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和发达经济体衰落,有可能将使中东地区经济增长减弱。 

关 键 词  国际金融危机  中东经济  油价  产业结构 

作者简介  姜英梅,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07)。

2008年中东地区经济继续呈强劲增长,高企的能源价格、强劲的内需和适当的货币政策,是实际GDP预期达到6.1%的驱动力。虽然个别银行出现了流动性压力,股市大跌,该地区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发达经济体下滑大致保持了抵御能力。宏观经济政策、结构调整、金融监管是中东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

一、2008年中东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回顾[①]

2008年11月6日,在世界一些主要经济体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7%,发达国家经济体降至1.4%。受国际金融危机、油价下跌和发达经济体经济下滑的影响,2008年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率由10月份预估的6.4%降至6.1%。[②] 2008年,中东仍是多事之秋,但总体局势相对稳定:伊拉克安全局势略有好转,巴以和谈的重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巴以对峙的强度,伊朗核问题有惊无险,美国在中东地区权威有所下降。这些都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利好因素。 

中东经济指标表明,2008年该地区经济继续强劲增长,连续9年超过世界经济增长步伐,保持在5%以上。高企的原油价格、旺盛的内需和适当的货币政策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使得非石油部门做出重大贡献。尽管中东地区经济增长仍低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亚洲,但由于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参与度不足,在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增强了抵御能力。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失业率仍然很高,9%左右。2008年中东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石油出口国通胀率高于马什雷克国家。海湾国家90%的食品依赖进口,石油出口国和马什雷克国家通货膨胀压力的传导因素40%来自食品、像也门这样的低收入国家甚至高达70%,而燃料价格的传导因素仅为5%。[③]为促进社会稳定,缩减贫富差距,石油出口国普遍提高了最低工资和公务员工资,加大补贴力度,这进一步加大了通胀上行压力。提高补贴对石油进口国财政收支状况也是不小的挑战。伊拉克由于采取了包括汇率升值、货币紧缩、财政安排和石油产量提高等一揽子政策,通货膨胀率仅为2.3%,相比2007年的30.8%可谓成绩显著。 

自2003年以来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中东地区,从2002年的180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940亿美元(包括中亚地区)。[④]石油出口国的石油部门最受外资青睐。2008年海湾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预计将增长10%。马什雷克等非石油出口国也受益匪浅,主要来自GCC国家。这也反映了GCC国家海外投资的变化。由于大量资本投资海外,石油出口国外国直接投资净值为负。在石油出口国带动下,2008年中东外部状况继续加强。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例达到22.9%,石油出口国更是高达26.0%。大量的外贸顺差导致官方外汇储备增加,政府储蓄大幅增长,2008年,储蓄、投资和净借款占GDP比例分别为42.8%、25.7%和17.0%(见图二)。财政盈余占GDP比例达到11%,海合会国家高达27.0%。政府债务也略有下降。然而,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债务占GDP比例仍高达60%左右。货币供应量强劲增长,2008年中东M2增长率为24.6%,GCC国家为27.1%。这表明一些国家金融深化程度进一步发展,也反映了许多国家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面临诸多困难,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缺乏灵活性。马什雷克国家资本流入抵消了经常帐户赤字,官方储备也呈缓慢上升趋势。拉动中东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占GDP比例见表一。 

表一    中东地区消费、投资和出口占GDP比例 

  

阿联酋 

沙特 

科威特 

卡塔尔 

阿曼 

巴林 

伊朗 

约旦 

叙利亚 

黎巴嫩 

私人消费 

43.8 

28.3 

30.4 

17.3 

33.4 

43.5 

45 

16.8 

65.1 

85 

政府消费 

10.4 

22.5 

14.6 

12 

21.6 

15.4 

11.2 

1.6 

12.1 

17.8 

固定投资 

20.3 

20 

19.7 

33.6 

19.5 

17.8 

25.8 

28 

21.1 

22 

出口 

97.2 

65.5 

65.4 

68.8 

62.7 

87.3 

24.9 

20.4 

36.5 

27.3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学家经济情报部(EIU)相关国家2008年度报告数据绘制。 

2008年8月总部设在伦敦的全球能源研究中心CGES公布的预测报告显示[⑤],高油价和高产量将使海合会成员国2008年的石油收入达到5620亿美元。明显超过2007年的3280亿美元,同2003年的数字相比几乎增长3倍。沙特阿拉伯今年的石油收入将达到3070亿美元,而阿联酋、卡塔尔和科威特的石油收入将分别达到970亿美元、890亿美元和320亿美元。这一预测是依据今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达到每桶110.8美元而作出的。海合会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高达1.1万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3000亿美元、增幅35%。[⑥]。海合会6国今年人均收入将达3万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除经济呈高速增长之外,高油价也促使海合会经常项目盈余由2007年的2250亿美元,继续扩大到2500亿美元。经济发展促使海湾地区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海合会国家目前在投资环境、经济自由度和世界竞争力等指标的排名跻身世界前列。在世界投资环境指标方面,卡塔尔、阿联酋和沙特分别位列第24位、第25位和第27位,其余三国位次也比较靠前。海湾地区家族财富增长迅速,迪拜和新加坡一道正在成为私有银行业的中心。 

图三   2008年中东国家名义GDP单位:10亿美元 

表二   2008年海合会国家经济指标 

GCC经济指标 

2008 

名义GDP亿美元 

11509 

人均GDP万美元 

经常账户余额(亿美元) 

3632 

实际GDP增长率 

7.1 

广义货币增长率 

26.6 

财政余额/GDP 

27 

财政收入/GDP 

53.8 

财政支出和净借款/GDP 

26.8 

政府债务/GDP 

9.1 

外债/GDP 

24.2 

实际有效汇率(2008年6月) 

-0.7 

资料来源:根据IMF《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2008年10月绘制而成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经济的总体影响 

    虽然中东地区与全球经济关联度不高,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经济的影响已现端倪,主要体现在国际石油价格下跌造成的石油收入减少、国内流动性紧张、失业率上升等。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海湾国家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主要在五个方面对海湾经济构成冲击,使经济增长步伐放缓。[⑦] 第一是油价长期低迷,如布伦特石油价格低于每桶60美元的以下,海湾国家财政盈余就会大幅缩减,影响预算支出。预计海湾国家2009年的石油收入将比2008年下降至少40%。第二是外资的出逃导致银行储备大幅下降和银行间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导致海湾经济的下滑。这一点在阿联酋表现得非常明显。数据表明,阿联酋银行的外债率已经由2007年早期的占GDP的6.5%,上升到2008年的25%。另外,阿联酋的股本外流情况也非常严重,自2008年1月到10月,仅迪拜外流的股本就达70亿美元(占GDP的3%)。第三是能源密集型和建材产品需求的下降,导致价格的大幅下跌,对海湾国家上述生产企业造成重大影响。这种不利的情况,正在对已经过度增加生产能力的海湾国家发生,海湾国家房地产业大幅下滑。第四,近期的市场动荡却对海湾地区的企业贷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些过去很容易拿到贷款,尤其是大型银团贷款的企业,现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借贷困境,或者借贷成本上升,个别国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压力。第五是国家和个人财富缩水。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估计,包括中东主要产油国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的主权基金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已损失了约4000亿美元。海湾六国股市在9月到12月初期间损失了大约5380亿美元。2008年12月份,阿拉伯50强富豪的总资产为1994.8亿美元,同比下降12%,损失了250亿美元。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及当地交易推动,黄金珠宝成为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据世界黄金协会11月20日《黄金需求趋势报告》,2008年第三季度中东黄金销售额增长15%。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马什雷克国家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那些依赖外援和外资的国家影响较大,例如埃及、约旦、叙利亚等马什雷克国家。旅游业、外国直接投资、侨汇收入、外援是马什雷克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旦海湾国家切断了财源,他们将陷入大面积萧条。埃及有两百万人在海湾国家打工,每年侨汇收入60亿美元,埃及旅游业的60%来自海湾国家旅客。叙利亚尽管遭到美国经济制裁,但受惠于海湾国家的房地产投资,经济发展较好,叙利亚也有近一百万劳工在海湾各国打工。约旦外贸的25%销往海湾国家,每年来自海湾国家的侨汇高达20亿美元,约旦还从海湾国家获得友好援助,例如仅从沙特就每年获得5亿美元无私援助。11月26日,阿拉伯劳工组织指出,阿拉伯失业率已经达到15%,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失业率还将加剧。例如,以色列第4季度失业率反弹,5年来首次出现失业人数超过新就业人数。2009年金融危机对失业率的影响将更明显。高科技产业将裁员3.5万人, 55%的贸易和服务企业可能于明年裁减5%以上的雇员。金融危机还导致以色列贫困人口将激增约15万人。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地区产业的影响 

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国由于受地理、资源环境限制,形成依赖能源产业的单一经济结构,石油收入占各国GDP的三分之一强,其他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近年来,随着巨额流动性增加,海湾国家借重丰富的石油美元,大力发展非石油经济,金融、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但石油产业依然是海湾经济体的主导产业。金融危机对中东地区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源业、金融业、建筑业。金融危机还导致金融与工程承包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大型项目搁浅。 

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是,银行业流动性紧张,甚至出现亏损,银行裁员;股市大幅下跌,市值缩水严重;并购交易下降。金融危机对海湾的外资银行影响较大,以致有的银行已停止放款。2008年前三季度海湾国家并购交易额达到92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的140亿美元,下降了35%。阿联酋相对稳定下降了1%,科威特和沙特分别下降了82%和89%。2008年第三季度中东地区上市的12只新股募资36.1亿美元,低于第二季度的13只和47.2亿美元的水平,同比下降了23%。自2008年初至11月底,海合会国家的七个股市遭受了5380亿美元的损失,亏损率47.5%,地产股、金融股和钢铁建材股遭受重创。海合会三强的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分别损失了2540亿美元、1410亿美元和1010亿美元。巴林股市的损失最小,约36亿美元。截止12月 1日,摩根士丹利海湾国家指数2008年以来下跌32.95%。由于海湾地区的大多数银行属于私营,人们对于银行机构真正的风险敞口知之甚少。这个问题引发了投资者的不安和股市暴跌。但是,金融危机刺激了保险业的发展,提高了民众的保险意识。

表三    2008年11月20日海合会股市行情 

股市名称 

收盘股指 

日增跌幅(+/-)% 

周增跌幅(+/-)% 

月增跌幅(+/-)% 

年增跌幅(+/-)% 

阿曼 

6221.97 

3.09 

0.00 

0.20 

-31.10 

巴林 

2055.29 

1.43 

0.80 

-7.40 

-25.40 

科威特 

8875.90 

0.73 

2.13 

-9.30 

-29.30 

沙特 

4880.44 

休市 

-11.00 

-11.90 

-56.30 

卡塔尔 

5809.27 

0.84 

-1.30 

-16.10 

-39.40 

迪拜 

2012.24 

-1.99 

-4.50 

-31.60 

-66.10 

阿布扎比 

2833.55 

-1.64 

2.50 

-14.80 

-37.70 

资料来源:巴林TAIB证券公司提供资料,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金融危机导致石油需求下降,油价大跌。自2008年7月油价达到峰值以来已经累计下跌了约75%,大大冲破了石油出口国可以承受的油价水平。由于上半年油价持续高位上扬,根据2008年12月份美国能源部数据,1-11月阿联酋、科威特、沙特和卡塔尔石油收入达到4750亿美元,比2007年高出1370亿美元。同时预计欧佩克2008年石油总收入将达到9620亿美元,低于先前预测的10840亿美元。 

金融危机和石油价格不断下跌严重影响了海合会国家的房地产公司和投资者的信心,导致约60%的工程项目的执行被无限期推迟或搁置。迪拜2008年第二季度房价增长率已下降为16%,相比一季度房价增长42%,房价增速已有明显下降趋势。10月份阿联酋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近6年的牛市之后首次出现下滑势头,迪拜和阿布扎比的房地产价格分别下降了4%和5%。阿联酋房地产巨头纳赫勒集团11月30日宣布裁员。截止11月份,该公司股指本年已经下跌80%,其市值从2007年底的240亿美元,缩水到55亿美元。 

(四)国际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 

近年来,受高油价推动,中东出口迅速增长,收入的增加和强劲的内需也促进了进口。2000-2007年间,中东年均出口增长率13%,进口增长率15%。[⑧]2008年中东地区对外贸易依然保持增长,对外贸易额达到20633亿美元,其中进口8088亿美元,出口12545亿美元。由于食品和燃料价格上涨,马什雷克国家经常项目恶化,黎巴嫩、,约旦、叙利亚赤字占GDP比例最高。 

在石油出口国带动下,尽管粮价上涨对进口造成负面影响,2008年外部状况继续加强。由于中东地区对外贸易以出口燃料和初级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石油出口收入下降。由于前半年石油价格高涨,中东地区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例从2007年的18.4%、21.2%升至2008年的22.9%和26.0%。马什雷克国家由于进口成本增加赤字继续扩大至-3.1%。GCC国家贸易盈余从2007年的2119亿美元增至3809亿美元。IMF分析如果海湾各国要保持经济增长和预算平衡,其所能承受的油价平均为每桶47美元。 

表四    中东各国盈亏平衡点油价水平(美元/桶) 

阿联酋 

23 

巴林 

75 

卡塔尔 

24 

阿曼 

77 

科威特 

33 

伊朗 

90 

沙特 

49 

伊拉克 

111 

资料来源:IMF《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2008年10月。 

自7月中旬攀上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交易记录以来,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下跌了约75%。突破了很多国家的油价承受能力。未来石油收入有可能出现下滑。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叙利亚磷酸盐出口量大幅下降,降幅达到30%。叙利亚平均每月出口浓缩磷酸盐15万吨,目前该数量已下降到10万吨,预计下降趋势将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 

为应对油价急剧下跌的趋势并平衡原油供求,12月17日,欧佩克12个成员国计划将日产量进一步削减220万桶,减幅约为7%,自今年9月以来,欧佩克宣布的原油日产量累计削减幅度已达420万桶。低油价和减产将影响石油出口国收入。

(五)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 

海湾各国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确保经济稳定增长:一是继续注资本地石化产业,在提高原油产能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完善石化下游产业链;二是加快了以海合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了地区经济体综合实力;三是各国政府联手大力救市,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⑨]例如,沙特宣布政府将在未来5年投资4千亿美元,用于政府项目和石油项目建设。12月底,沙特公布了2009年的财政预算,推出创纪录的高额预算支出以刺激经济发展,赤字约174亿美元,这将是自2002年以来沙特财政预算首次出现赤字。总之,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是中东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约旦、黎巴嫩等国也采取措施,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发展农业,对石油价格进行管制,增加市场信心等。11月30日埃及宣布刺激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方案,该方案主要集中于增加国内建设投资、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等方面。

为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中东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一是,减税,降低食品进口关税、减免增值税,例如约旦。二是增加对食品和燃料的消费补贴,例如埃及、约旦、也门、伊朗、阿联酋等国。三,控制物价,例如阿联酋冻结了2007年以来18种基础商品价格。四,贸易限制,保护本国食品供应,对食品出口实施诸多限制,例如埃及。五,建立社会安全网络,提高居民收入,公务员提高工资等,例如约旦、沙特和也门。六,增加供应,刺激国内食品生产,加大农业投入,例如海湾地区到海外投资农业。 

三、2009年中东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2009年地区各国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份的报告指出,2009年发达国家将遭遇自194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收缩-0.3%,超不过2.2%,较10月份预测下调约0.75个百分点。新兴经济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增长为5.1%,与之前的预测相比,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预测,世界经济最早可能在2009年底或者2010年初出现恢复。 

国际能源署(IEA)2008年12月份月度预计2009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将反弹至8630万桶,但依然疲软,较2008年增幅仅为0.5%,相当于增长40万桶/日。美国能源部12月9日报告将2009年的原油价格从原先预测的63.5美元下调至51美元,同时调低零售燃油价格。国际机构对石油价格的预估值低于海湾国家普遍能够承受的石油价格。 

中东地区安全局势仍是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展望2009年,三大变数影响中东局势发展。[⑩]伊拉克问题将主要围绕美国撤军和安全形势变化而发展,总体安全形势短期内可能会出现逆转,美伊关系存在新的变数。其次,巴以和谈可能继续,但是能否取得进展,取决于以巴政坛的变化。再次,伊朗核问题将成牵动世界神经的难题之一。所有这些变数一旦出现恶变,势必将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降低地区内外投资者对该市场的信心指数。 

(二)各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可能采取的对策[11] 

西亚地区短期内面临三大政策挑战:一是通胀上行压力,二是解决日益增加的来自全球信贷危机的风险。 

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但普遍要求中东国家紧缩宏观经济政策和提高汇率灵活性。为避免第二轮通胀效应,最好不将工资再次普遍上调。努力提高该地区金融部门的抵御能力和灵活性,政府应进一步继续强化银行体系并高度警惕全球信贷危机的任何影响,密切检测房地产价格变化,并评估金融体系对房地产价格调整和流动性压力的脆弱性。各国应继续调整财政政策,逐步取消石油和粮食补贴,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救助。石油出口国应继续对石油生产进行投资,并实施结构性改革,打造有竞争力的非石油部门。非石油出口国应努力降低对石油出口国经济的依赖。对本币盯住美元的石油出口国来说,需要对维持盯住汇率的理由进行重新评估,那些具有灵活汇率体制的国家应通过中央银行干预而允许其货币更充分地对市场变动做出反应。政府应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做生意的成本,缩小政府在经济中的规模,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以及改革教育体制减少一些国家存在的“技术缺口”问题。 

(三)2009年地区总体经济展望 

2008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称,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减速的影响,中东地区2009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将由10月份预估的5.9%降至5.3%。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收紧以及触及商品价格走软,通胀压力应逐步缓解,对那些将本币盯住美元的国家来说,美元进一步复苏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海湾国家分析认为,2009年海湾六国GDP总额可能从2008年的10500亿美元下降到9345亿美元,石油收入将比2008年至少减少40%左右。2009年沙特、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和巴林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4%、2.7%、2.5%、4.2%和3.5%。沙特石油产量将比2008年下降7.1%,平均日产量仅为840万桶。收入可能锐减到1720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41%。卡塔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仍将达到9.5%,这主要是因为卡塔尔受石油价格变化影响较小,它出口的天然气主要都是签订的长期价格合同。[12]2009年卡塔尔油气部门增长率仍将达14.1%,而非油气产业将只增长6.6%。海湾国家对经济预期低于2008年10月IMF的估计。 

    中东短期前景面临的风险稍偏下行。如果先进经济体增长放慢幅度比设想的更大、时间更长,那么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下降。如果国际粮食和石油价格再度大幅上涨,或者紧缩政策力度不够,必将导致通货上升。特别是在若干国家工资上涨的带动下,第二轮效应会持续。 

表五    2009年海湾国家和中东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指标 

 

实际GDP 

通胀率 

广义 

货币 

财政余额/GDP 

债务/GDP 

经常账户 

余额/GDP 

名义GDP 

亿美元 

海合会国家 

6.6 

13.8 

22.3 

21.6 

7.0 

25 

12499 

新兴市场国家 

4.9 

10 

13.8 

-5.6 

64.7 

-3.9 

5687 

资料来源:IMF《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2008年10月。 

2009年中东地区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将继续增加,进出口贸易额上升,经常账户盈余有所减少,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表六    2009年中东地区对外贸易指标 

  

石油产量
百万桶/日 

石油出口量
百万桶/日 

出口额
亿美元 

进口额
亿美元 

经常账户余额
亿美元 

外汇储备
亿美元 

海合会国家 

26.1 

19.6 

8848 

5700 

3123 

6252 

新兴市场国家 

  

  

1893 

2498 

-224 

1137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IMF《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2008年10月。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侨汇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减缓。流入中东地区的侨汇2008年保持强劲和相对稳定,预计2009年将下降6.7%,最遭情况会下降13.2%,预计到2010年,在基本情况下将回升5.7%,最遭情况会下降1.5%。 

    在世界各国深受金融危机拖累时,中东地区仍是世界投资者兴趣所在。2009年中东地区私人净资本额和官方净资本额持续上升,分别为-862亿美元和-1153亿美元,2008年分别为-996亿美元和-1470亿美元,但是由于股市下跌,私人投资者的证券投资净额下降,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净额增加。 

(四)2009年中东地区产业发展展望 

海合会成员国计划在今后三到四年内投资7000亿美元用于发展本地区石油天然气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基础建设。其中多数成员国已经开始加快投资步伐,重点是加强各国基础建设以及以石油为中心向多领域延伸的经济转型。 

2009年中东石油及相关石化行业业绩将出现下滑,但原油出口依然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金融业面对金融危机冲击有较强缓冲弹性,并未受到严重冲击。海湾国家的电力、交通通讯业将迅速发展,来3年内,海湾国家IT产业的投资额将以每年14%至15%的幅度递增。在各产业深受金融危机影响之际,海湾地区铝业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炼铝业成为石油、天然气以外的最大产业。中东旅游业连续5年保持增长,未来将呈现大发展趋势。2008年12月份中东钢铁会议预测,2009年海湾国家钢铁需求至少降20%,但作为钢铁主要消费的建筑业、基础设施投资较高,因此钢铁业仍有良好发展前景。 


 



 

[①]  为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本文中的中东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中东概念,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也门。本文中的数据除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2008》和《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2008》、EIU2008年相关国家年度报告及特别指出外,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各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经贸消息。


 

[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补充》,2008年11月6日。


 

[③]  《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2008年10月。第7页。


 

[④]  IMF《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2008年10月,第14页。


 

[⑤]   海合会国家今年石油收入达5620亿美元,人民网,2008年8月23日。


 

[⑥]   预计2008年海合会六国GDP将超过1万亿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西亚非洲司,2008年9月23日。 


 

[⑦]  《全球经济危机在三个方面冲击海湾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2008年11月17日。


 

[⑧]  WTO,国际贸易统计,2008。WTO的西亚国家是指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以色列、卡塔尔、阿曼、巴林、也门、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


 

[⑨]  经凯,2008年海湾地区经济呈温和增长,经济日报,2008年12月16日。


 

[⑩]  展望中东形势:三大热点充满变数,2008年12月16日,新华网。


 

[11]  IMF《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2008年10月。


 

[12]  阿拉伯海湾国家经济增长将因金融危机放缓,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2008年12月22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