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中东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中东发展报告》发布会在西亚非洲研究所举行

  • 发布时间:2024-12-30
  • 作者:刘雪洁
  • 字号:
  • 打印

 

 

 

20241227日,“中东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中东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举行。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陈伟庆出席开幕式并作中东形势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叶海林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东学会会长王林聪研究员主持开幕式。来自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宁夏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图为陈伟庆作报告

 

 

图为叶海林致辞

 

图为王林聪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第一时段为开幕式,邀请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陈伟庆作中东形势报告,他分析了2024年中东形势变化、新时代中国对中东外交实践和成就,展望了未来中东形势的走向,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中东研究向中国中东学界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图为会议现场

 

研讨会第二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志超研究员主持,有十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图为第二时段主持人、发言人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分析了美国中东政策的走向,以色列构建中东地区安全架构的意图,叙利亚变局的原因及其影响,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以及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上升等,并强调了开展田野调查对于研判中东形势的重要性。中国前驻以色列大使詹永新从多点动荡与次区域形势联动、巴以关系与加沙治理、区域内大国政策变化、叙利亚局势的走向、美国中东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中东地区变化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特征。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余建华研究员认为,巴以冲突及其外溢深刻影响全球安全,区域大国崛起与传统强权衰退形成鲜明对比,全球治理机制在中东失能失效,但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在中东的影响力上升。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分析了巴以冲突的全球性影响、叙利亚局势与地区政治重构、特朗普的战略收缩、亚伯拉罕协议与伊朗问题上的矛盾等。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罗林教授分享了参加卡塔尔“多哈论坛”的经历,强调在地研究的必要性,并呼吁中国学者更多地参与全球话语体系建设。浙江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从大国博弈、地区冲突和战略利益等方面分析了叙利亚局势的复杂性,并对未来中东地区面临的教派与地缘政治冲突及地缘政治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内蒙古民族大学王泰教授从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大国博弈等方面分析了中东形势变化。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丁隆教授分享了赴伊拉克田野调查的经历,并分析了中东国家政治、经济和宗教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廖百智研究员从变乱并行、焦点位移、势力消长、利弊转换四个方面对地区局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教授分析了伊朗的安全战略面临的困境与挫折,以及未来伊朗政策调整面临的挑战。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罗英杰教授从军事和政治方面分析了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面临的挑战以及影响力的变化,未来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政策充满变数。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永彪教授分析了当前中东局势对极端恐怖势力及全球反恐形势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海湾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冬副研究员从增长、就业、财政、外部平衡四个方面分析了2024年中东经济形势,并展望了未来美国贸易、能源政策调整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张楚楚副教授总结分析了中东政治局势的新变化以及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李子昕助理研究员分析了特朗普第二任期中东政策可能侧重地缘政治利益与宗教考量,这将促使其处理中东事务时既关注实际地缘政治利益,又兼顾宗教基础。

 

 

会议第三时段为中东黄皮书《中东发展报告NO.262023-2024):社会治理与中东地区发展》发布会。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和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云帆(由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代为宣读)先后发表致辞。《中东发展报告》主编王林聪研究员主持发布会。

 

图为耿显家在中东黄皮书发布会上致辞

 

《中东发展报告》研创团队唐志超姜英梅王凤王金岩分别汇报了中东政治和安全形势、中东经济形势、中东地区国际形势和中东国家社会治理,并对未来形势进行研判。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国前驻以色列大使詹永新、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张倩红刘中民分别对《中东发展报告NO.262023-2024)》进行点评,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建议。

 

图为第三时段汇报人、点评人

 

 

图为中东黄皮书《中东发展报告NO.262023-2024):社会治理与中东地区发展》

 

研讨会第四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王凤研究员主持,有十七位专家学者发言。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张倩红教授分析了新一轮巴以冲突对以色列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财政支出困难、高科技产业遭受重创、国际信用降级、政治对立加剧、社会撕裂严重等。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宁夏大学学术副校长牛新春教授从全球、地区和国内三个层面分析了中东形势变化,并表示俄罗斯和伊朗影响力下降、美国和以色列影响力上升,这是影响未来中东局势变化的重要因素。西亚非洲研究所安全研究室主任、海湾研究中心副主任仝菲副研究员表示叙利亚局势的不确定性为恐怖和极端势力提供了滋生土壤,未来中东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研究员分析了中东形势新变化以及全球南方和中东的关系等,并分享了关于中国对中东外交的几点建议。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所长郭长刚研究员分析了叙利亚剧变后地区极端恐怖组织发展新动向,特别是叙利亚沙姆解放组织温和化的策略调整及其影响。西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王新刚教授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叙利亚及地区安全局势,指出巴沙尔政府未能及时打击和消除极端分子,为后来的局势恶化提供了温床。西亚非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魏敏研究员从中东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国际航道安全、世界经济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东经济形势,并提出合作与战后重建将成为未来中东经济发展的关键。浙江师范大学非洲院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所所长姜恒昆副教授分析了苏丹的冲突与发展态势,并表示苏丹未来的政治走向仍不明朗,可能出现分裂、军人干政或回到冲突前的军文共治状态。西北大学中东所副所长、伊朗研究中心主任李福泉教授依托田野调查资料对当前伊朗局势进行分析和判断,表示当前伊朗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研究员从伊朗的角度分析了抵抗阵线失势的原因,表示威慑理论的失效、国际叙事的失败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抵抗阵线的失势。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长聘副教授、海外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佘纲正从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国家层面分析中东形势的未来走向,表示2025年中东局势预计表面上将相对平静,各方将进行战略重组和谈判。西北大学中东所所长助理王晋副教授分析了以色列在当前中东局势中的地位及其战略心态的变化。对外经贸大学以色列中心创始主任、盘古智库中东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兆一分析了美国犹太人群体对美国对以政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朱泉钢副研究员比较了2024年以来不同“走廊”计划对中东局势的影响,表示“走廊”计划的推进展示了中东地区对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也突显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魏亮副研究员分析了美国对伊朗石油制裁的新变化,并从石油角度分析了未来中伊关系面临的挑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孔妍副教授分析了埃及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承受着来自国内、西方和以色列等多方面压力,扮演着复杂且微妙的角色。清华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文晶助理研究员从学术交流和田野调查的角度对海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青年一代的政治动向进行了分析。


图为第四时段主持人、发言人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形式多样,既有报告会、研讨会,又有新书发布会,内容丰富,研讨热烈,会议效率高,学术含金量足,对中东形势研判和前瞻分析,很有启发性,是一次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不仅为中国中东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对深入开展在地研究和智库合作提出了宝贵建议,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中东研究的整体水平。

 

图为王林聪作总结发言

 

 

图为会议现场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国中东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西亚非洲研究所科研处、中国社科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当代中东发展”团队、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政治发展研究”创新项目组和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发展与治理中心提供支持。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 电话:010-87421056| 邮政编码:100101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