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亚非洲关系的国际舆情研究”创新项目组与甘肃社科院共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反响研讨会”

  • 发布时间:2014-09-04
  • 作者:刘乃亚
  • 字号:
  • 打印

继今年5月赴福建泉州、福州等地调研“海上丝绸之路”之后,8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与西亚非洲关系的国际舆情研究”创新项目组一行赴甘肃调研,并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反响研讨会”。课题组执行研究员章波和成红,甘肃社科院的马步升、罗哲、王建兵等与会嘉宾分别做了主旨发言。研讨会由李新烽与甘肃社科院的王福生院长共同主持,来自上述两个单位的近20位专家、学者与会。 

章波认为,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媒体及上合组织等区域性组织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高度重视,对该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论,这表明,中国政府提出的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在全球业已产生了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力。章波着重从“美方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态度和评价”、“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及其对中国丝路建设的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建设丝路经济带中的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引发的国际反响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今年6月,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刊文称,北京的丝绸之路战略将连接三个大陆,在全球产生地缘政治反响。美国国务院网站也同时转发了美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Lynne M. Tracy于2013年10月25日在该基金会所做的题为《美国和新丝绸之路》的讲话全文。Tracy称,美国作为中亚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本着“务实”的态度,欢迎中国在中亚发展能源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中国邻近中亚国家,由于中国奇迹般的经济增长,中国很自然将会成为贸易和投资的领袖。美国希望和中国、俄罗斯以及任何与中亚有重要经济联系的国家共同合作。他指出,除了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努力之外,私人经济领域必须成为中亚和南亚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发展地区能源、通信和基础设施方面,私营经济是公有经济部门的当然伙伴。 

成红以“外媒对中国‘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关注与评论”为题,从国际关系、中国能源需求、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求等角度对外媒就中国“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关注点与评论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从国际关系角度看,有外媒指出,中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是基于中国对全球战略的考虑。俄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卢贾宁在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崛起的“丝绸政策”》的文章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两大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7日在阿斯塔纳)和“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0月10日在雅加达),标志着中国地区和全球政策的深刻变革。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关系在中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中的地位备受外媒关注,被看作是中国制定“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一项重要考量,同时也是对中国“新丝绸之路”战略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即于今4月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对决美国的轴心战略》的文章,对此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与创新项目组关注外媒对“丝路经济带”的反响不同,甘肃社科院学者的发言则更多是围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区域经济发展可能带来机遇和影响。 

王福生认为,丝路沿线各省争相“披丝带绸”,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项目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考量。丝绸之路全程7100公里,甘肃境内长1600公里,对甘肃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 

马步升从文化角度解读丝绸之路的历史进程,指出,丝绸之路是自然地理形成的交通要道,古代与现代的路线基本吻合。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国家战略层面的“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也是政治因素促成的,主要是为了联系西域各国,从背后夹击匈奴。所以“丝绸之路”是否畅通关乎国家的稳定,也取决于国家的实力。相对于海上和空中交通而言,陆路交通更不容易被破坏而出现断裂。二是经济层面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扩大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加强物品和技艺的流通。三是文化视野下的“丝绸之路”。“文化丝绸之路”是永远不会断裂的,即使陆路丝绸之路被阻隔,文化交流会成为重新开启丝绸之路的最终力量。 

罗哲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带动中欧、中亚贸易,由交通走廊向经济走廊转向。但目前对丝绸之路问题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没有深入的理论体系,需要创新理论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一,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总体目标;第二,从产业发展、货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层面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指导方针;第三,剖析节点城市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第四,重视非经济因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王建兵指出,“丝绸之路”实际上承载着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这个层面上看,丝绸之路从来都没有断过,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西方的交流仍在继续,只是提法不一样而已。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一路所涉及的中亚、西亚国家的财团、学者、政府等利益攸关方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期望或实际需求,使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做到有的放矢。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 电话:010-87421056| 邮政编码:100101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