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会议
中非智库论坛第九届会议专题研讨之一:中非团结抗疫与公共卫生安全
文章来源:王南 郭佳    日期:2020-11-10
】【打印 关闭

 

 

 

 

2020年11月6日,中非智库论坛第九届会议第一分议题研讨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第一分议题研讨主会场设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出席了第一分议题研讨,并发表致词。第一分议题研讨题目为中非团结抗疫与公共卫生安全第一分议题研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新冠疫情与中非团结抗疫”,第二环节为“中非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挑战与机遇”。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秘书长许亮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芮婉洁先后主持了这两个环节的研讨。加纳驻华大使博腾,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卫生参赞冯勇,以及中国瑞士南非、摩洛哥等非洲的专家学者等共计十余先后在这两个环节发言。

 

图为设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第一分议题研讨主会场现场

 

图为许亮主持第一分议题研讨

 

图为芮婉洁主持第分议题研讨

 

图为张海致词

张海滨在致词时表示,新冠疫情给各国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促进了中非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20206月举行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建立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承诺中国会提前于当年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非方一道实施好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健康卫生行动”,加快建设中非友好医院,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对重灾国进一步延长缓债期限等。疫情之中的合作再次表明,团结一致就可战胜疫情,否则就会失败。北大非洲研究中心在加强中非关系方面也在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次会议的召开旨在加强中非学者之间的联系,大家应抓住此次机会,深化信息交流,推动疫情合作,为改善全球健康卫生体系而努力。

 

图为博腾阁下发言

博腾在发言中肯定了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以及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并且就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媒体、社会、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新冠疫情暴发之年,正值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它让我们看到了双方面临的挑战,也促进了双方合作感谢中国方面给予非洲的帮助。当前,疫情进入第二阶段,全球尤其是欧美国家面临严峻挑战,全球还处于封锁状态,希望到2021年这一问题能得到解决。面对挑战,我们必须团结。在经济层面,疫情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世界经济现在处于停滞状态,非洲也面临诸多问题,一些项目暂停,亟需财政支持,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中国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这将对未来的中非关系产生影响。媒体方面,新闻报道政治化势头不容忽视,一些媒体无视中国与非洲在抗击疫情方面的合作。中非双方的媒体应该更强有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疫情的次生灾害还表现在公共卫生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疫情过度消耗卫生资源,使得许多国家公共卫生体系面临崩溃,其他传染病、非传染病威胁加大。而人际交往的限制也使得人们可能产生“向内看”的心理,更易受到所看到的、所经历事件的影响。

 

图为冯勇发言

冯勇在发言中首先分析了当前非洲疫情形势20207月非洲疫情达到最高峰,随后下滑,目前非洲还没有出现疫情的第二波。过去一周非洲新增病例只占全球新增病例的1%,主要集中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几国。非洲疫情防控总体很好,没有失控,这得益于政府、卫生部门、社区层面的重视,尤其是根据世卫组织所推荐的流程进行的防控措施非常有效,保护了非洲本来非常脆弱的卫生体系,大大减缓了疫情的传播速度,当然也和非洲整体人口比例和年轻人居多的人口结构有关,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医疗物资和检测试剂,与42个非洲国家卫生部门分享经验,向45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向15个非洲国家派遣专门的防疫医疗队,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在抗击疫情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受到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当其冲是经济影响,第二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对于未来中非卫生合作,特提出几点建议,1.新冠疫情说明卫生是全球发展合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在中非合作中也应是一个重要环节。2.由于疫情无国界,卫生合作不应仅限于双边合作。3.中非医疗合作要找到关键的合作点,集中资源,协同其他合作伙伴,增加合作附加值。

 

图为马卡莫发言

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马卡莫在发言中从非洲科技进步和经济角度分析疫情认为世界对于非洲的了解还不够,大家只关注非洲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低,而没有注意到背后科技的进步,不要再用殖民时期的眼光看非洲,非洲自身也不应该有自卑感。新冠疫情构建出一个新常态,危机就是正常的生活状态,新冠疫情不会改变非洲相反,控制住了疫情会使非洲变得更加强大。非洲要分析风险,及早预警,采取措施,保护医疗体系,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生活,而不是在死亡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点,同时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

 

图为周倩发言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周倩追溯了中国与非洲医疗合作的历史,指出21世纪以来中非医疗卫生合作进入新阶段,合作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项目不断增加,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在此次抗疫中的合作包括以下内容:1.医疗物资合作2.医疗信息技术合作3.医疗科技领域的合作,如中非医疗科技园建设,以及相关疫苗、药物的联合研发等4.中医药贸易合作5.医疗教育合作。

 

图为奈杜发言

南非全球对话所高级研究员奈杜在发言中新冠疫情下团结的含义认为新冠疫情是对中非关系的考验,中国政府和阿里巴巴等企业向非洲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物资援助非洲疾控中心建设等在这一语境下团结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如何实现常态化,意味着即使没有研究能力的国家能否同样获得疫苗。中非之间的团结,需超越传统中非关系的范围,更多关注非洲人对团结的看法。在全球视野下,团结意味着如何超越经济和政治的维度,去关注人的发展。未来国家行为体是越来越自私,还是更加具有全球视野?全球公共产品如何分配?疫情外交,或者说卫生外交、疫苗外交,只是国际力量角逐的另一种方式,还是全球公共福祉的一部分?

 

图为刘海方发言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在发言中回顾了非洲抗疫历程以及中非抗疫合作,以及直到美国成为疫情“震中”,才有中方媒体因为担心美国无法帮助非洲、而将非洲描述为疫情的“黑洞”,担心“非洲将拖累整个世界在抗疫方面所做的努力”等问题显现了学者应超越“西方中心论”和实力政治的视角将非洲自身的治理能力和非洲人的自主创新作为观察的重点;这种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民生的思路,也应该是观察后疫情时代中国在非洲的经济重启阶段的作用的更加妥当的切入点,可以从有助于反驳国际上目前对于中国不那么需要非洲的说法

 

图为刘民权发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民权在发言中以中国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为例,强调了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他,应对疫情需要长远的眼光中国的经验告诉世人,跨区域的相互支持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可以进行这样的能力建设,例如建立紧急应急医疗队,不需要像常规军一样常备,而是从医疗机构中选人进行演习。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只是在做协调工作,还没有这样的机制,中国在这方面可以贡献经验和智慧。

 

图为鲁新发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鲁新在发言中主要谈论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公平性问题。她,疫情给人们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它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存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为这样的风险做好准备?一国卫生体系如何变得更有韧性?怎样保证国家在疫情监控、追踪、诊断方面的公平性?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鉴于非洲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发展数字医疗的意愿,以及中国在线上医疗、远程医疗方面积累的经验,中非可以在互联网医疗方面加强合作。对未来中非卫生合作3点建议:1.进一步拓展发展合作的方式,帮助非洲改善卫生服务体系2.加强对发展目标事项的理解3.中非卫生部门要学术界建立伙伴关系,对知识的分享、能力的转移进行更好的规划评估。

 

图为马卡斐发言

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教授马卡斐发言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往来、基础设施的桥梁,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出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相连,他的这一提法凸显了团结的重要性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全世界谋幸福,所以我们还需要促进合作。当前我们已经有了合作的框架,团结则体现在合作的过程和机制中,这一机制更多地不是指由价格信号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因为它属于经济范畴,是自私自利的,而是指市场之外其他维度的机制,在这里,团结就意味着互惠。此外,马卡斐还分析了非洲医疗体系脆弱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非洲公共政策不重视医疗体系的发展,更多地考虑其优先事项

 

图为查道炯发言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教授查道炯在发言中说道,应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待疫情、财富、民主、医疗卫生,以及中非之间的团结同情,从而将危机转为机遇。在卫生合作方面,东盟+3的经验值得借鉴,包括定期召开东盟卫生部长会议,中日韩三方在非典期间的合作对于中非未来卫生合作,提出4点建议:1.中国要继续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建设2.中非要在医药领域深入合作,帮助非洲药品实现本地化生产,提高药品在非洲的可及性3.以中非在疟疾防控等领域的合作为基础,总结经验,指导未来合作4.非洲应加强分享中国的经验和相关知识

 

图为姆贝特发言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教授姆贝特在发言中谈及了新冠疫苗的公平准入问题,认为中非合作可以确保新冠疫苗的公平准入她也对疫苗的研发、供给提出建议:1.疫情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族主义,特别是疫苗民族主义”。美国、巴西等政府表示疫苗投产后将首先满足本国需求。对此,中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促进疫苗分发过程中的公平。2.疫苗分发需要非洲国家的参与,特别是诸如南非、埃及、塞内加尔等国的参与加强和监管商的对话,履行疫苗倡议,惟有如此才能使非洲受益。3.非盟及非洲新冠疫情基金也需要发挥积极作用,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加强多边合作,包括非洲内部合作以及非洲和外部世界的合作。4.建立医疗药物供应平台,大规模采购医疗物品,缓解非公平竞争。5.建议金砖峰会上,宣布建立金砖疫苗研发中心,并将此设在南非,以便领导针对非洲各种疾病的疫苗研发如果此建议,将很有意义,也为中非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图为塞克简发言

南非非洲研究所学者塞克简发言表示,疫情促使非洲改善医疗卫生体系,改进已有技术。非洲面临传染性疾病与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压力。为此,在关注传染性疾病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非传染性疾病。在医疗卫生领域,非洲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医疗市场对全世界都具有吸引力南非、塞内加尔等国在疫苗研发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而且有创新发展的基础。希望在未来可以和中国建立疫苗研发方面的伙伴关系,在这方面进行大力合作中国不仅为非洲提供疫苗,还要建设一种机制,使非洲人能够自己生产疫苗和药物。

 

图为陈立发言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学者陈立在发言中表示,非洲面临传染病非传染病的双重负担。如今,非洲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移动医疗也逐渐成为可能中非友好互信巩固和增强,这为共同打造中非健康卫生共同体创造了条件。为此提出建议:中国医药企业在非洲投资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实现精准对接过去以援助医院为主,未来应该在援建的医院里推动中国的运营管理模式,即软件方面的合作,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对医疗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以上图片均由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提供)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