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会议
“尼日利亚国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章来源:闵方正    日期:2021-12-02
】【打印 关闭

 

 

2021年11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民族宗教研究室主办、《列国志·尼日利亚》项目承办的“尼日利亚国别研究学术研讨会”以视频方式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土研究院、非洲艺博馆、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7位专家学者及博士生发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民族宗教研究室主任李文刚主持。

 

 

图为李文刚主持研讨会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有“非洲巨人”之称,也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但长期以来,各界对尼日利亚的关注度似乎更多放在了“博科圣地”恐怖组织、几内亚湾海盗等问题上。为了认识一个全面、真实、多彩和立体的非洲大国,国内尼日利亚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举行研讨,这也是非洲国别区域研究的一种有益探索。研讨会围绕“尼日利亚与国别区域研究”“尼日利亚文化艺术”“中尼合作与交流”“尼日利亚社会发展”等四个议题展开学术研讨。共有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议题一:尼日利亚与国别区域研究”时段,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安山教授介绍了尼日利亚的重要历史节点、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尼日利亚历史学派以及法洛拉、伊利科里等尼日利亚历史学家的贡献,并强调了尼日利亚史学在非洲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还指出了区域与国别研究应该具有四重目的:除了咨政外,要丰富地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国人对别国文明和国际事务的了解;消除种族歧视和“我族中心主义”;加强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詹世明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非洲研究机构和人员的数量及地域分布情况。他认为,衡量国别研究有三个标准,即一定数量的国别研究机构、国别研究专家和国别研究成果。目前,与其他区域相比,非洲国别研究在这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非洲国别研究存在着研究成果适应需求难、成果发表难、本土语言掌握难、实地调研难、学术交流难等困难。非洲国别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既有赖于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机构主办单位和机构本身的规划和投入,同时也和学者个人的学术定力和学术追求密不可分。

“议题二:尼日利亚文化艺术”时段,非洲艺博馆王少波馆长将尼日利亚艺术分为诺克时期、伊博乌库时期、伊费时期、贝宁王国时期和1923年至今五个主要时期,并将1923年至今这个时期详细分为了四个阶段。他指出,尼日利亚的艺术史占据了整个非洲艺术史的半壁江山,尼日利亚的石雕、陶器、玻璃制品、木雕、青铜制品、纺织品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均是这个非洲大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他还对尼日利亚现当代艺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张勇教授指出,尼日利亚电影产业诺莱坞每年产量超过2000多部,排位全球第三,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解决了尼日利亚超过100万人口的就业问题。他介绍了尼日利亚诺莱坞的缘起、发展历程,评述了尼日利亚电影业与我国港台地区的交流合作。他认为,诺莱坞也面临着过度商业化、电视化和有工业无美学的困境,迈向新诺莱坞必须要回归院线、更迭技术、积累人才、推行专业主义。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的程莹博士认为,尼日利亚汇集了以钦努阿·阿契贝、沃莱·索因卡等为代表的非洲文坛上的杰出作家,对整个非洲大陆的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程莹博士将尼日利亚现当代文学史分为晚期殖民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反殖民书写、独立后至80年代的反思民族国家议题的书写和80年代末以来的当代书写三大分期。她还同与会者分享了对如何跳脱出代际划分和经典文本框架的视野来阅读尼日利亚文学和非洲文学的思考。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晓萌教授对英国殖民时期豪萨语小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解读。她认为,英国的殖民入侵与殖民统治导致了非洲本土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大转型,推动了豪萨语文学在体裁、题材、叙事模式和内容等方面的革新与试验,豪萨语现代文学便发端于这一历程,其生成标志是散文体虚构叙事的问世。豪萨语文学经历了从模仿、改写到独立创作的过程,其受到了口传文学与叙述模式的影响,题材上仍是说教主题的延续,并置技巧得到了沿用和发展,并从“真实”转向“虚构”的散文体虚构叙事,内容上体现出了殖民话语与本土叙事的交互。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黄畅博士剖析了19世纪基督教在西非的传播与标准约鲁巴语形成之间的关系。她通过梳理《圣经》约鲁巴语的翻译、豪萨族与穆斯林文化的渗透及由此产生的穆斯林约鲁巴语、基督教传教士和英国殖民带来的约鲁巴语拉丁化进程以及第一份约鲁巴语报纸《埃格巴人民新闻报》的出现,钩沉出了标准约鲁巴语形成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约鲁巴人”概念和约鲁巴民族认同感。

南京师范大学讲师黄长彬以尼日利亚伊博族祖先崇拜这一文化现象为切入点,对其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进行了探讨。黄长彬认为,伊博族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色彩,并以父系祖先崇拜为主,在伊博族的世界观中祖先的地位仅次于神,是家庭和平、团结和繁荣的象征。死亡并不会自动赋予逝者以家庭祖先的身份,而必须满足自然死亡、婚姻繁殖男性后代和被妥善安葬等条件。他总结伊博族祖先崇拜具有社会整合、心理慰藉、道德规约等多重价值。

“议题三:尼日利亚社会发展”时段,苏州大学郑宪副教授探讨了尼日利亚工会组织的势力和影响,强调工会是尼日利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尼日利亚最早的工会组织成立于1912年的南尼日利亚,在尼日利亚独立进程中,工会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非范围内,尼日利亚工会势力最为庞大,尼两大工会之一的尼日利亚劳工大会在2018年成立四十周年时拥有700万会员。近年来,尼日利亚工会组织发起的公立大学罢教、住院医生罢医、针对油价变动的和最低薪酬标准的两次全国大罢工对尼日利亚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赵贤对尼日利亚比容人及其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尼日利亚比容人主要居住在中部高原州,总人口约200万,是高原州最大的少数民族,英国的殖民统治改变了比容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他对国内关于比容人与中国人之间关系的报道进行了梳理,强调仅凭比容语发音与中文发音相似就认为比容人也有“百家姓”过于牵强。赵贤认为,比容人不是古代移居非洲中国人的后代,比容文化与中国文化无直接关联。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连星分析了尼日利亚高等教育体系的现状和挑战。他认为,尼日利亚高等教育在国家独立后迅速发展,创立了以“伊巴丹学派”为代表的本土研究议程和方法。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尽管尼日利亚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大学数量都有所增加,但尼日利亚高等教育及其影响力面临着重要挑战。目前,尼日利亚高等教育面临着资金匮乏、罢工频繁、设备落后、官僚化和安全威胁等多重结构性挑战,对尼日利亚高等教育知识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闵方正介绍了尼日利亚未来发展规划。他说,尼日利亚新近制定中的中期发展规划(MTNDP2021-2025)和长期国家发展规划2050议程是尼日利亚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国家发展规划,涉及内容广泛、关注点全面,并且在制定阶段就比较重视政策的包容性、代表性和可持续性。他认为,尼日利亚的发展规划面临着具体实现路径难寻、政策持续性和落实度不确定、国内营商环境难以改善等多重挑战。

“议题四:中尼合作与交流”时段,中土研究院院长郑军以阿布贾城市立体交通解决方案为例,阐述了中国与尼日利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发展历程、重点领域和困难挑战。由中国土木公司进行规划并施工建设的阿布贾互联互通立体交通解决方案实现了阿卡铁路、阿布贾城铁、机场航站楼和城市公交的无缝换乘,为阿布贾的城市发展贡献了力量。郑军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面临着其国内经济结构单一、工程承包市场竞争加剧、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非政府组织势力干扰、文化理念融合、大国博弈激化等多重挑战。

苏州大学助理研究员朱履晔以亲历者的视角剖析了苏州大学与拉各斯大学合作交流的案例,对中国高校与尼日利亚高校交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苏州大学与拉各斯大学于2010年结成友好学校,并通过高层管理人员及高级教师培训班、访问学者计划、教师培训、合作举办中国学本科专业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交流。她认为,十年来,中尼高校合作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高校师生群体在思想意识上缺乏对非洲的全面认知;另一方面,中尼双方都缺乏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她希望未来学界能够加强对尼日利亚高等教育和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刘少楠博士以在尼日利亚华人华侨的历史和现状为切入点,评析了中尼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他指出,目前在尼华人华侨人口总数约10万至20万。以查济民为代表的20世纪50年代华人制造业先驱开启了中尼经贸合作的大门。尼日利亚政府的工业化渴望和配套的引进政策吸引了早期的在尼华商,同时华商通过自成一体的基础设施、本土化和多样化经营战略在尼日利亚站稳了脚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尼民间实现了直接贸易,不再依赖迪拜转口。他还讲述了尼日利亚华人商城“龙城”的兴衰史,指出制造业的园区化、商品的本土化、贸易的规范化和服务业、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是中尼经贸合作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高明秀副编审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认为,本次研讨会讨论的维度广,有深度,内容扎实。她还对当前国内国别区域研究的新特点和新情况进行了介绍,她说,近年来地区国别研究方兴未艾,出版物非常多,但是欠缺对基础研究的关注。她认为,地区国别研究要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国别区域研究不能简单地放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框架之下,必须要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国的实际情况。

 

 

图为参加研讨会的部分嘉宾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