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中东形势暨新时代中国的中东外交”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章来源:张晶 谈天 陈瑶 顾楠轩 苏文军    日期:2019-12-03
】【打印 关闭

  

  

2019年11月20日,“中东形势暨新时代的中国中东外交”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热点问题研究”创新项目组与社科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当代中东研究”课题组承办。来自外交部、中联部、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党校、全国对外友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等部委机关、重要智库、研究机构、大学、媒体等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一、研讨会大会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主持,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李新烽研究员致欢迎辞。李新烽研究员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讲到,“中东形势暨新时代的中国中东外交”学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多年,但本次是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以来的首次研讨会,他介绍了中国非洲研究院在“学术交流平台、研究基地、人才高地”等方面的功能,希望国内学界不仅要关注中国与中东关系、中国与非洲关系,也要多关注中东与非洲的关系及其研究。  

本次研讨会围绕“中东形势和中国中东外交”、“中东局势及其走向”、“中东局势和中东国家内外政策”、“中东局势与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中东经济与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等五大议题展开讨论,共分四个时段进行。 

  

二、关于第一时段“中东形势和中国中东外交”专题研讨 

  

本时段由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大使和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刘永凤公使分别就中东形势做报告。杨福昌大使概括了当前中东局势呈现的几个特点:战争比过去多、政局不稳定因素增多、阿拉伯国家间关系紧张、海湾国家同伊朗的关系紧张、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尖锐、突发事件频发、转型国家举步维艰等。中东地区矛盾重重,其中反恐问题仍是重点问题,应思考如何从思想上消除极端主义的扩散。  

刘永凤公使表示,2019年中东局势仍然跌宕起伏,其主因是美国继续进行战略调整。这主要表现在美伊紧张对峙、地区格局深度调整、热点问题进一步发展变化等几方面。刘永凤公使还阐述了西亚北非外交工作对中国整体外交工作的意义,介绍了2019年中国对中东外交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对未来中东局势变化及其走向进行了分析。  

随后,会议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分别在两个平行会场同时举行。 

  

三、平行会场会议一专题研讨 

  

第一分会场研讨议题为“中东局势及其走向”、“中东局势和中东国家内外政策”和“中东局势与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共分三个时段进行。来自外交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等单位的18位国内中东学界的知名专家参加了本场讨论。 

(一)第二时段专题研讨 

会议第二时段议题为“中东局势及其走向”。六位学者围绕一年以来区内出现的新事件、地区局势发展的新趋势、美国中东政策的新变化、中国—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新发展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唐志超研究员担任本时段主持人6位学者先后发言。 

外交部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将过去一年中东局势发展新趋势概括为“乱中求治”。吴特使认为,“乱”仍然是当前中东局势的主要特点,然而在数次地缘政治交锋中,各方均保持克制,有意为政治解决保留余地。在美伊关系及也门、叙利亚等问题上,各方在充分较量之后,通过谈判缓和局势的可能性在增加,对抗中暗含和解的机遇。此外,尽管阿尔及利亚、苏丹、伊拉克等国接连出现政治动荡,但政府与民众均较为节制,尽力避免社会失序,这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前所长杨光研究员将当前中东格局概括为“2+1”,即两大阵营加“中间地带”。两大阵营以阿拉伯国家—非阿拉伯国家为分野,兼有教派分歧。“中间地带”可分两类,一类为科威特、阿曼等无意参与地缘政治竞争的国家,一类为叙利亚、也门等汇集各方矛盾的热点国家,“中间地带”国家局势走向将决定两大阵营力量消长。外部大国中,“美退欧(俄)进”态势明显,美国战略收缩大势已定,西欧国家作用显著增强。对于地区国家而言,当前博弈已形成僵局,“求和之风渐起”。在当前中东局势下,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可为缓和带来思想资源,历史上中苏缓和的经验也可为劝和促谈带来启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杨言洪教授认为美国、伊朗、沙特、阿联酋等国均无意于战争,各方对峙越久,反转趋和的可能性越大。俄罗斯是中东近几年局势发展的赢家,未来极有可能在劝和促谈中有所建树。地区强国中,除以色列将生存作为基本目标,伊朗、沙特、土耳其、埃及等国间的竞争本质是领导权争夺。也门战事已成为沙特的包袱,有迹象表明沙特已在考虑退出也门泥潭。杨言洪教授总结,近一段时间中东地区掀起民众示威浪潮,直接原因在于民生问题,其产生与发展大体沿着民生诉求—民主诉求—民权诉求的路径演化,未来地区民众抗议示威有可能常态化,“阿拉伯之春”第二波随时可能来临。中东地区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的产生存在一些深层次原因,包括国家建构尚未完成、国家治理乏善可陈、工业化进程基本缺失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牛新春研究员分析了美国中东政策。在地区利益方面,美国在中东的能源、价值观利益有所下降,其他方面则基本不变。美国对中东地区动荡的容忍度增加,但在能源安全、反恐、国防等方面并未放弃对盟友的承诺。地区安全政策方面,美国最大的变化是避免卷入任何地面作战,而空中军事活动、网络战有所加强。整体而言,美国在中东的投入并没有减少,尽管美国中东政策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收缩是有限度的,不应被过分夸大。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宏教授则对中阿关系发展进行了分析。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高层互访频繁,经济、贸易、文化合作日益加深,部分国家已出现“汉语热”。此外,干部培训是近一段时间中阿合作的一个新亮点,并已产生良好影响。目前中阿关系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项目延期付款情况严重,一些国家存在“说多做少”现象等。展望未来,促进中阿关系发展可遵循“顶层设计、高层搭台、政治引领、经贸唱戏、科技配合、项目跟进、文化教育辅佐”方针,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外交,助推中阿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吴毅宏研究员认为,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要调整。第一,美俄博弈加剧,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复杂曲折。俄罗斯以叙利亚为支点撬动了中东局势,与沙特、土耳其等国互动大大增加。为应对俄罗斯的挑战,预计欧美将加强合作。第二,石油资源和定价权仍然是域外大国和地区国家争夺的目标,并可能导致地区国际关系出现新的排列组合。第三,区内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尖锐,多国出现政治动荡,给我国海外利益带来风险。最后,“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非洲多个地区面临美国挑战。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围绕地区热点的政治解决、美国中东政策、能源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二)第三时段专题研讨 

会议第三时段的议题为“中东局势和中东国家内外政策”。学者们围绕中东地区安全局势、土耳其外交新特点及其影响、美伊关系、海湾地区格局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关系室主任王凤担任该时段主持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吴毅宏研究员为评论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研究员发表了对当今中东安全局势的若干认识。他认为2019年中东地区新老热点交错并发,危机缘由盘根错节,大体反映在以下几点:第一,当前的中东乱局是国际大变局的地区反映,该地区目前处于失序和重构的十字路口。第二,当前的中东乱局是中东剧变继续传播的结果,而民生问题是最近乱局首当其冲的原因。第三,当前的中东乱局存在一个地区秩序的解构与重构的问题,其中既有美国的地区战略调整,又有俄罗斯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扩张,也包括以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四大民族国家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总体而言,当前各国的地缘竞争有三大特征:聚焦海湾、两大阵营、三大旗手(沙特、伊朗、土耳其)、四大热点战场(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加沙)。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殷罡研究员论述了土耳其近年来的扩张政策对叙利亚北部战后安排的影响。他表示土耳其自2016年以来已经针对叙利亚北部的武装分子发动了三轮军事行动。这些行动应当被看作是土对所谓“1920诉求边界”的武力追求,2019年的“和平之泉”行动只是土耳其全线控制叙利亚北部边境地区计划的第一阶段。当前,土耳其对境外库区的战略已经明确:一是追求管控西库尔德斯坦全境,向“1920诉求边界”扩张;二同俄罗斯、伊朗协商解决叙利亚问题,集体排挤美国主导地位;三是在同俄罗斯达成协议的基础上,承认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合法性,促成新的选举;第四,在土、伊边界修建隔离墙,同时争取实现对伊拉克库区的有效遥控。 

上海大学郭长刚教授分析了地方选举后土耳其的外交走向。他指出2019年3月31日举行的地方选举是土耳其实行坚决的南下政策的重要原因。埃尔多安在地方选举中一败涂地,因此其必须在外交事务上绝地反击。若埃尔多安输掉下次大选,其个人的政治生命甚至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就当前土耳其国内政局来看,政党之间结盟趋势明显,正义与发展党目前越来越依赖民族行动党。这种政党政治加剧了土耳其民族主义与库尔德民族主义之间的对垒。目前埃尔多安政府在外交政策上表现为对美国比较强硬、对中国则有某种程度的怀柔,并坚决维护在东地中海发现的油气资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李国富研究员分析了美伊关系和伊朗核协议问题。他认为美伊交恶直接影响了伊核协议的命运以及2019年中东地区局势的走向。2019年美、伊两国围绕伊核协议展开的博弈可以以五月为分界分为两个阶段:五月之前,美国在筹备、计划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伊朗则保持战略克制五月之后,美国开始实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伊朗开始“极限抵抗”。美国对伊朗的遏制措施主要包括:金融、经济制裁军事威胁政治围堵支持以色列打击伊朗的代理人等。伊朗则通过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分阶段退出伊核协议承诺等方式进行反制。当前,中东地区各国代理人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美国极限施压以及伊朗国内政局的变化是未来可能导致两国冲突的主要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刘月琴研究员从海湾地区格局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该地区安全局势的前景。她认为1990年以来,美国主导了中东格局30年之久。但在20世纪5070年代海湾国家通过反殖民斗争和石油国有化等运动也曾主导过地区秩序。即使在两伊战争时期,该地区也大体维持了地区大国主导地区秩序的特征。当前,海湾及周边地区格局特点在于: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组合相对稳定;沙特与以色列的组合并不稳定,同时这两个国家的接近进一步损害了阿拉伯世界本就脆弱的团结从地区安全局势前景的角度来看,未来该地区以美俄博弈为主以沙特、伊朗为首的两大阵营将继续对抗叙利亚将在战乱中继续挣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廖百智研究员就中东局势的动荡与变革做出了分析。他认为中东目前的局势是世界四大变局(权力、经济、科技、全球治理)的一部分。中东既是世界权力食物链的末端,也是世界权力格局变化的晴雨表,同时是首先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冲击的地方。美国目前想用最的代价维持在中东的权力,各大国介入中东的能力和意愿事实上都在下降。目前的地区局势呈现出以下特点:美国欲退不退、俄罗斯似进非进、欧洲进退两难。同时,他认为“美退俄进”的说法值得商榷,美国不可能退出中东,是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政策造成了这种映像。另一方面俄罗斯并没有兴趣以对抗的方式填补美国留下的地区真空,只是在耕耘自己传统的势力范围,同时协调各方的力量。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吴毅宏对这一时段各位学者的发言做了总结。 

(三)第四时段专题研讨 

会议第四时段的主题为中东局势与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上海大学郭长刚教授担任这一时段的会议主持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吴冰冰教授为评论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分析了宗教极端主义在中东地区的发展及影响。她指出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东地区局势的不断变化,宗教极端思想和组织也一直在发展。近期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首领巴格达迪被美军击毙对地区安全局势影响重大。首先,巴格达迪之死可能刺激极端主义的发展,其影响甚至反映在美国某穆斯林学术机构的表态上;其次,“伊斯兰国”本质上是中东政治乱局、经济困境、教派冲突等因素的综合产物,不会因为某位首领的死去而消亡。从历史角度来看,首先,19世纪至今的伊斯兰世界一直处在低谷当中,当前其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已经被抛弃。其次,几十年来中东地区绝大多数改革运动和思潮都是立足于宗教,宗教合法性对于中东各派力量都十分重要。最后,技术的发展也为极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院长李福泉研究员从什叶派宗教关系网络的视角分析了伊朗的中东外交。他首先指出宗教网络是以宗教为组织形式的关系网络,从19世纪中后期发展至今的什叶派宗教网络对伊朗构成了重大影响。十二伊玛目派的一些教法学派主张任何的成年的什叶派穆斯林,都需要选择一个在世的大阿亚图拉作为效仿对象,使得大阿亚图拉往往在民众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霍梅尼正是依靠什叶派宗教关系网动员了强大的支持力量发动了伊斯兰革命,从而实现了宗教网络与政治权力的同构。当代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政权对什叶派关系网进行了重构和扩展,以服务其对外政策。比如扶持黎巴嫩真主党,推动以库姆为中心宗教教育国际化等。什叶派宗教关系网络的战略价值近年来充分体现在其能有效动员民众投入叙利亚战争。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凤副研究员探讨了十二伊玛目派传统政治思想的当代影响。她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十二伊玛目派传统政治思想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发展了多次重大变化,其核心思想“谁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也经历了缓慢而重大的转折,由伊玛目是伊斯兰社团的精神领袖、宗教领袖、政治领袖逐渐演变为什叶派乌莱玛是隐遁伊玛目“一般代表”的思想。萨法维王朝、恺加王朝等王室力量的系统性支持是其演变的物质条件,十二伊玛目派教义学和教法学所具有的理性主义因素则是其演变发展的思想缘由。十二伊玛目派传统政治思想对霍梅尼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在继承性层面上,霍梅尼承认“创制”原则,并且沿用了什叶派乌莱玛是隐遁伊玛目的一般代表这一逻辑。在创新性层面上,霍梅尼主张教法学家不仅是宗教领袖而且是政治领袖,同时他选择了政治行动主义颠覆了传统的政治超脱主义和政治合作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陆瑾副研究员分析了美国制裁对中伊关系的影响。她指出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背景下,中国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首先,遭受制裁的伊朗政府明确的向中国靠拢,其在涉疆、涉港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第二,中、伊在在艰难中保持着正常的经贸往来,中国目前依然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与伊朗的期望有较大的差距。中国在伊朗的国有企业受制裁的影响比较大,但私有企业表现活跃。同时,伊朗也给了中国游客单方面免签的待遇。第三,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是亮点。伊朗学者对中国的关注大大加强,成立了伊朗首家中国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仝菲副研究员探讨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阿联酋合作机遇和风险。她总结:第一,中国与阿联酋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阶段,阿联酋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的阿拉伯国家,2018年两国更是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阿联酋作为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动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众多的优惠条件使得其可以成为中国商品进入该地区的枢纽,同时也是中国发展与海湾国家关系的门户。第三,阿联酋将中国作为学习的榜样,其“重振丝绸之路”、“阿联酋梦”、“百年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与中国极为相似。当前阿联酋“向东看”的国家政策体现了阿联酋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失望,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认可,但双方在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政治互信、贸易逆差等方面还存在分歧和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金岩副研究员分析了阿尔及利亚政局动荡对在阿中国企业的影响。她指出今年是阿尔及利亚的大选年,由时任总统布特弗利卡宣布参选而引起的政局动荡已经持续40周,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抗议示威在其国内多个城市爆发;其次,抗议示威最为激烈的时间段在每周五中午礼拜之后;第三,其抗议手段较为和平、克制;最后,阿尔及利亚一半以上的民众都参与了游行示威。当前民众与现政权的矛盾在于:民众要求包括临时总统、总参谋长在内的现政权的要人全部下台,并且抵制此次大选,而现政府拒绝交权。在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合作的领域中,能源领域和基建领域受到冲击最大,直接原因是这些领域内的要人大都在政治危机中被捕。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吴冰冰教授对这一时段各位学者的发言做了总结和评价。 

  

四、平行会场会议二专题研讨 

  

第二分会场研讨议题为“中东局势及其走向”、“中东局势和中东国家内外政策”和“中东经济与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共分三个时段进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贸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等单位的18位国内中东学界的知名专家参加了本场讨论。 

(一)第二时段专题研讨 

时段的研讨主题为“中东局势及其走向”,专家学者们围绕阿拉伯世界的宗教新动向、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中东地区格局、约旦国家构建中的部落因素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该时段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余建华研究员主持,有6位学者先后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薛庆国教授对当前阿拉伯世界宗教领域新动向进行了简要分析。他认为,自“阿拉伯之春”以来,阿拉伯世界的宗教势力式微、世俗势力提升。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失势、政治伊斯兰的实践受挫、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面临各种危机、阿拉伯国家对温和伊斯兰的倡导、网络时代下阿拉伯青年面临价值观迷茫和失落等。薛教授以埃及为例,介绍了埃及政府在宗教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他指出,虽然埃及政府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但没有提出系统全面的宗教思想与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余国庆研究员阐述了俄罗斯中东政策的新动向及其影响。他指出,近年来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进取”收获了重要成果,彰显俄罗斯正依靠中东外交来谋求其全球战略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而美国的中东政策却接连受挫,甚至主动进行“战略收缩”。当前中东地区“俄进美退”的局面反映出两国对中东战略定位的不同判断与认知。他强调,虽然俄罗斯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但是美国在中东的整体影响依然大于俄罗斯,且美国不会完全放弃中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田文林研究员认为中东地区格局进入“新战国时代”。他指出,当前中东地区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阿拉伯世界正加速衰落,非阿拉伯国家相对崛起。他认为,当前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和参与主体前所未有地增多;中东变局使地区体系出现瓦解迹象,目前的无序状态接近伊斯兰教创立前的“蒙昧时代”。田文林研究员还强调,虽然中东地区冲突的频率上升,但冲突的烈度在下降,且由于地区国家的扩张能力有限,中东局势还未达到完全失控的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建副研究员运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深度透视当前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他将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建立“安全区”与英法签订《慕尼黑协定》作比较,认为美俄对土耳其行动的默许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后者的民族主义狂热。他还提出,可以参照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设置安全区这一历史事件,对设立“安全区”能否解决土耳其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在探讨美国撤出中东的趋势时,他将英法在苏伊士运河战争后撤出中东与美国撤出“印度支那半岛”作为历史参照,提出了谁将填补美国在中东留下的力量真空等问题。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对约旦国家构建中的部落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约旦部落属于阿拉伯部落的典型,是依附原则下的平等型部落,具有社会调节功能,而部落间存在着不同等级。他指出,从约旦国家与部落关系来看,约旦国家构建经历了从内源型国家构建到外源型国家构建,再到内外力量竞逐与合作下进行国家建构的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部落推动约旦完成国家建构并起到维持政治稳定的作用,但又存在妨碍国家构建平衡发展和造成资源分配不均等消极作用。因此,约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削弱部落力量的措施,使政府和部落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部落与王权紧密结合,成为约旦维持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丁隆教授分析了“阿拉伯之春2.0”的动因、特征与走向。他认为,当前在一些中东国家发生的动乱是“阿拉伯之春”的延续;且依然只在共和制国家中蔓延,并未波及到君主制国家。他指出,第一波“阿拉伯之春”更多表现出政治性特征,旨在追求政治权力、民主自由和公民尊严;而所谓的“阿拉伯之春2.0”主要关注经济和民生领域,根本原因在于中东地区地租型经济模式已经破产。丁教授还以伊拉克和黎巴嫩为例,说明了新一轮动乱表现出以民生和经济议题为主导、抗议具有持续性和反对外来干涉等新特征。他认为阿拉伯世界的“资源诅咒”还未完全爆发,中东地区局势前景不明。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宗教与世俗力量的变化调整、伊拉克示威游行与两伊关系、伊朗局势走向和“阿拉伯之春”的主导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二)第三时段专题研讨 

时段由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魏敏研究员主持,围绕“中东局势和中东国家内外政策”这一主题,对叙利亚局势、沙特内政外交、伊拉克经济重建和苏丹军事政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时段有6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王新刚教授介绍并分析了叙利亚近期经济社会形势。经济方面,叙利亚国民生产总值有所增长,但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但极其不稳定;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财政支出形势严峻。而在文物保护方面,叙利亚在欧盟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取得了一些进展。教育方面,叙利亚基础教育在割据局面下呈现出碎片化特点,中高等教育受破坏最严重。此外,由于大量医护人员外逃和大量医疗设施损坏,叙利亚医疗卫生事业形势严峻。难民方面,逃往周边国家的叙利亚难民数量仍在小幅增加;国内难民流离失所的情况有所缓和,但人口流动率依然高企,且数以百万计的难民难以获得救助。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金忠杰教授对沙特国内出现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沙特发生的内部深层次变化体现在新王执政导致的政权架构变化、王室与谢赫家族关系变化、国内石油经济变化和思想主张由严到宽变化等方面。他还从入关手续简化、金融城项目再次启动、开放旅游、影院数量增加、教育开放、女性驾车、会场和商场男女隔阂减少和管理变化等10个方面阐述了沙特的外部改革性变化。他指出,沙特的变化对海湾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以及伊斯兰世界的思想教育主张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助理包澄章副研究员认为“阿拉伯之春”带来的安全焦虑引发沙特对安全威胁感知的变化,促使其进行外交转型。他指出,由于伊朗崛起挤压沙特的战略空间、美国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打破地区安全格局以及其他内外不稳定因素交织冲击沙特政权,沙特安全焦虑上升。受此驱动,沙特对其在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内政治安全等领域面临的安全威胁的感知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沙特实施了外交转型,主要包括向社会引入不安全感以凝聚民众、通过战术性结盟组建反伊朗阵营、依靠代理人与伊朗在多条战线对抗、积极修复沙美同盟、与亚洲国家开展适度的安全合作等五方面内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院长侯宇翔副教授介绍了伊拉克经济重建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伊经贸合作情况。他指出,当前伊拉克总体经济形势低微、缓慢改善,营商环境低微改善,但高失业率持续得不到缓解。伊拉克政治生态脆弱、社会安全形势严峻,存在国家政策风险、经济风险、恐怖主义和武装行动风险、国际竞争风险、政治和法律风险以及社区关系风险等六大风险。侯宇翔副教授还介绍了中伊经贸合作的相关情况,并提出遵规守律、加深研究、自我防护、建立良好社区关系、中外联动和加强营地保护等对策建议以防范风险。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王猛副教授从历史角度审视苏丹军事政变,阐释了苏丹军队的干政传统,指出当前苏丹处于议会制文官政府和强大军人政府的历史轮回之中。他认为苏丹2019年政变与1985年“四月革命”政变类似,都是自上而下发动且相对和平的政变。苏丹目前建立了军民融合体制,但未来发动政变的军官集团会继续牢固掌控局势并逐步向文官政府过渡权力。王猛副教授指出,考察苏丹局势发展的地区联动效应需要关注乌干达和沙特局势,如果后两者同时发生政治动荡,可能将演变为地区性的政治浪潮。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王晋副教授认为当前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利益已经转变为维持现状并尽快开展重建,但俄在具体议题上仍需要考虑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政府的态度。他指出,俄罗斯和伊朗控制的地域和武装力量不同,在对以色列态度和叙利亚战局的去向上也存在分歧;而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分歧主要在于库尔德问题和巴沙尔政府的合法性问题。当前俄罗斯因战争消耗高而希望维持现状,并寄望于尽快开展重建以收割重建红利;但面临着不少挑战,需要考虑叙利亚政府和众多反对派的态度、伊朗和土耳其的利益、以色列的利益、西方大国的阻挠和资金不足等问题。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对6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进行了评议。随后,各与会专家学者就叙利亚难民回归、叙利亚局势、沙特国内改革、伊朗政治体制、伊斯兰势力对苏丹政治稳定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三)第四时段专题研讨 

时段的研讨主题为“中东经济与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专家学者们围绕中东经济形势、产油国石油政策、印度的中东政策、埃及局势和也门和平进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时段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肖凌教授主持,共有6位专家学者发言。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魏敏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土耳其新经济计划的主要内容。她指出,目前土耳其经济上升趋势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油价下跌导致外汇支出减少、里拉贬值刺激出口以及土耳其基建市场的持续扩大。尽管严重的债务问题制约土耳其经济发展,但土耳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强,其经济走向崩溃的可能性不大。她认为,中国与土耳其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未来中土产能合作应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利用土方人才优势在高科技领域进行合作;未来双方还可以合作开拓非洲和拉美市场。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姜英梅副研究员从全球经济同步放缓的大背景出发,对中东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当前中东经济发展面临着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中东地区社会紧张局势加剧和国际油价波动等主要风险。她指出,中东地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东国家经常账户状况堪忧且财政赤字压力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中东国家金融环境总体保持稳定、FDI流入结束十年下滑趋势、中东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缓慢增加、营商环境逐渐改善。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经济室副主任刘冬副研究员阐释了低油价下中东产油国的石油政策调整。他指出,国际石油市场一直处在高油价和低油价交替出现的长周期波动之中,当前正处于新周期的选择点,预计油价将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维持低位水平。他认为,低油价对中东产油国的冲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导致产油国财政情况恶化;二是影响其财政政策和石油开发政策。在低油价环境下,未来各方对石油市场的投资机会增多,但产油国内部政治风险、发生内战和国家间冲突的风险也在增大。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魏亮助理研究员对当前印度与中东国家关系作了深入分析。他回顾了自冷战以来的印度对中东政策,认为当前中东地区在印度外交中的地位得到抬升。印度在中东地区拥有众多利益,包括能源安全的战略利益、经贸合作和海湾劳工的经济利益、打击恐怖主义的安全利益、平衡印度教派冲突和印巴冲突的政治利益等。他指出,印度是既有潜力又有缺陷的域外大国,印度对中东的关注度与其实力间存在落差,在关注印度对中东影响力的同时不应夸大其在中东的作用。 

段九州博士详细介绍了塞西第二任期以来埃及的内政外交新动向。他指出,2018年塞西连任埃及总统以及2019年修宪公投的通过确立了塞西统治的稳定性,反映出军方在埃及政治中的绝对统治地位。他列举了埃及宪法中对军队的定位,说明当前军队处于埃及国内政治体系的主导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埃及军队通过为底层民众提供晋升通道以及转变征兵制度,成为埃及民族主义的代表;二、埃及军方凭借其高效和高能深度参与埃及国家治理;三、军方深度参与埃及经济治理。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朱泉钢助理研究员对也门和平进程与当前也门局势进行了分析。他首先梳理了前四轮也门和平谈判的过程、特点以及核心要求,并分析了前四轮和谈进展有限的原因。他认为,新一轮的也门问题和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包括:沙特政府与胡塞武装直接进行谈判、双方尝试达成全面停火协议、受沙特在其石油设施遭袭后感到的压力推动等。他指出,当前沙特与胡塞武装实现了有限停火,但也门地面战场形势依然复杂、非传统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他对也门未来和平局势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新一轮和谈依然没有解决沙特与胡塞武装信任建设脆弱等问题。 

发言环节结束后,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建副研究员对各专家学者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短暂而精彩的评论。随后,学者们还对中土产能合作、埃及民众对军队经济优势的态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五、研讨会闭幕式 

  

本次学术研讨会总结阶段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政治室主任唐志超研究员主持,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社会文化室副主任王金岩副研究员与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经济室副主任刘冬副研究员分别代表汇报两个平行会场研讨要点,两位汇报人用简短的语言总结了每位发言嘉宾的内容,指出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五大议题展开讨论、分享观点,并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促进了中国的中东研究 

最后,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做大会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议程密集,会议贯穿怎么看怎么变、怎么办”三大要素,盘点形势、把脉走向、展望未来,既有宏观分析与长时间的观察,也有具体国别案例解读契合中东形势研讨要素,会议期间各位专家思想交锋、争鸣,是一场高质量学术盛会 

他总结,针对“怎么看”,各位学者的共识是中东局势变化的幅度、烈度、速度超过了往年,但从乱中也看到和平的迹象;对“怎么变”判断主要为:2020年美伊关系破局的风险、外在武装力量从也门撤军、民众抗议运动常态化,以及中东国家对中国态度在“立场上信中国、合作上找中国、发展上看中国的倾向”三方面的转变;“怎么办”则集中在对中国如何补安全与软实力短板的思考、在参与中东治理相互安全的新思考等。 

最后,王林聪研究员表示,每年举办“中东形势暨新时代的中国中东外交”学术研讨会得到与会专家的鼎力支持,专家学者们精辟分析、深入讨论,会议已成为国内学界中东局势和中国与中东外交关系的重要交流平台。他再次向参会嘉宾表示感谢,并宣布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