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首届中非学术翻译论坛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
文章来源:    日期:2021-04-08
】【打印 关闭

2021年04月03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航

首届中非学术翻译论坛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 本网记者 陆航/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翻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4月2日,中国非洲研究院、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非学术翻译论坛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举行。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李新烽研究员同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王启龙教授共同为西安外国语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揭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赞比亚大学“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的学者同西安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心、亚非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欧洲学院、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创中心的师生200余人,共同探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文明互鉴与文明互译、中非学术翻译的理论与翻译实践,共同推进中国学术外译再上新水平,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李新烽在致辞中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点实施对非合作“八大行动”,介绍了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以来,在中非学术交往、中非“一带一路”建设、高端专业人才培养、讲好中非友好合作故事方面开展的大量实践。他表示,综观中华文化发展史,翻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如季羡林先生所言,“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永葆青春,翻译之为用大矣哉”。翻译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语言价值、创造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表现尤为突出。中非学术翻译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可以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界各国传播我国学术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和治国理政实践方面的有效方式和经验,助力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加深对非洲的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能够主动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成立“非洲研究中心”恰逢其时,顺应了形势的需求和时代的召唤。希望西安外国语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未来将会在文化沟通、文明互鉴,以及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展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苗锐军在致辞中表示,中非友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进入新时代,中非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南南团结合作的典范和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楷模。2020年,中国非洲研究院就已经开始与陕西省社科联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合作,中国非洲研究院组织国内减贫问题相关研究专家撰写了12本《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为解决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鲜活而可贵的案例,获得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成果征集活动”优秀奖。其中,陕西省社科联组织专家撰写了“延安篇”和“秦巴山区篇”的两份报告。这套调研报告定位于向非洲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向全球出版发行,12本调研报告英文版翻译任务均由陕西社科工作者承担,西安外国语大学承担了主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中国的扶贫之道》的翻译工作。中国非洲研究院、陕西省社科联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三方务实开展中非研究合作初见成效。今天,中国非洲研究院、陕西省社科联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共同举办“西安外国语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中非学术研讨会”,这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多方合作、助力中非发展的具体行动,更是陕西省社科界的一件大事、喜事。西安外国语大学扎根三秦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已成为高校讲好“陕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主力军。西安外国语大学成立非洲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社科界的一件大事,必将推动中国非洲研究院与陕西社科界的合作交流走向深入,为进一步深化中非传统友谊、促进文明互鉴、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启龙在致辞中表示,非洲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截至2021年初,全球已有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其中,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非洲国家有46个,占非洲大陆总国家数的85%以上。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引领世界潮流和人类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需要一大批高质量的跨文化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之奋斗、努力。设立“非洲研究中心”是探索和推动中国与非洲人文交流行动的具体实践,西安外国语大学将借助该平台,进一步深化与中国非洲研究院的密切合作关系,努力把“非洲研究中心”办成国内知名的非洲研究基地和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的典范。

  王启龙介绍,西安外国语大学于1951年批准成立,目前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外国语大学之一,西安外国语大学近年来积极依托并利用区位优势,发挥自身在外语教育、人文社科研究方面的专长,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西安外国语大学已成立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和13个相关研究中心。其中,波兰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阿拉伯文化研究中心被纳入《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在云翻译、涉外专利、跨境电商、机器翻译、创新创业等领域积极整合校内研究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协同创新发展。西安外国语大学还不断加大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力度,已开设涵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29个语种专业,结合“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带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协同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功底扎实、专业技能娴熟、跨文化沟通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揭牌仪式后,李新烽,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朱振武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福德教授分别就当前非洲形势与中非关系、翻译的政治性与中国译者的历史使命、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的文化自觉和话语建构、阿拉伯人眼中的东方学等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本次论坛还设有“首届中非译介论坛”和“非洲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趋势论坛”等两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进行了17场专题发言。河北大学特聘教授、新闻传播学博士一级学科带头人白贵教授表示,在当代,高效的信息传播和各类媒体让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之间关系紧密,其载体就是翻译。翻译是文化的建构性力量,在文化研究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推动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对于翻译学科的未来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翻译活动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其形式与内涵在不断丰富,且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联系,因此,翻译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重大力量,我们应站在跨文化交流的高度对翻译活动进行思考。在“首届中非译介论坛”上,与会学者将比较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探讨跨文化交际及翻译策略,借鉴社会学、社会语言学、人类学、语用学等学科关于交际和文化的研究成果,对不同文化中的交际规则进行跨文化对比,深刻揭示翻译的原理与技巧。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王晓明作题为《基于智库建设的国际人才培养》的发言;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张永蓬谈学术翻译中的若干思考;中国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文刚谈对非洲学术著作翻译的几点建议;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黄立波谈非洲翻译在中国;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李永虎的发言题目为《黑人性:当代非洲哲学反殖民主义背景下的不断自我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党军通过《非洲经济发展》翻译工作的启示,谈了对我国非洲研究的几点思考;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杨晓华发言的题目是《非洲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翻译漫谈》。

  在“非洲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趋势论坛”上,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魏敏、副研究员刘乃亚、博士曾珠、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师齐赵园、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杨张锋、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苏欣、赞比亚大学“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刘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海江波、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张杰等中非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分享和探讨了当前非洲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趋势。

  会议期间,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白黎教授同李新烽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建树还就未来三方进一步深入持久的合作进行了商谈和规划。李新烽建议三方继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提出的对非合作“八大行动”中的“人文交流行动”,未来要持续在中非学术翻译上聚焦发力。郭建树表示,新时代中非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的原点,陕西省社科联将继续加强与中国非洲研究院的合作,继续深入推进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在陕西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工作方面的合作,为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陕西智慧。白黎表示,西安外国语大学将全力支持非洲研究中心建设,助力非洲学研究取得更加丰硕成果,将“中非学术翻译论坛”办成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论坛,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推动陕西历史文化、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方面持续贡献西外智慧。未来,西安外国语大学还将继续依托多语种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推动向西向北开放合作方面贡献外语高校应有的力量。

  据悉,新成立的西安外国语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是该校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的重要学术研究机构,主要依托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建设、发展。亚非学院语种专业涵盖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地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在亚非学院所开设的11个语种中,阿拉伯语和斯瓦希里语分别在北非和东非被广泛使用,占非洲三大语言的两席。西安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设立于2005年,斯瓦希里语专业设立于2019年,阿拉伯语于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作为在陕西唯一开设这两个专业的高校,西安外国语大学依托专业优势,为非洲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有力的语言支持。

李新烽研究员同王启龙教授共同为西安外国语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揭牌

本网记者 陆航/摄

原文请见http://news.cssn.cn/zx/bwyc/202104/t20210403_5323965.shtml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