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第二届中国与中东合作论坛:深化友谊与创新发展”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王金岩    日期:2021-08-19
】【打印 关闭

 

 

2021年8月17日,“第二届中国与中东合作论坛:深化友谊与创新发展”以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成功举办,主会场设在北京。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阿联酋沙迦大学、沙特费萨尔国王伊斯兰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协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长谢伏瞻,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伊斯兰研究中心主席图尔基·费萨尔亲王,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翟隽,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国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成文先后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王灵桂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迦大学校长哈米德·纳米伊在开幕式上致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主持开幕式。

 

图为谢伏瞻发表主旨演讲

 

谢伏瞻院长在演讲中指出,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世界经济脆弱复苏,但是,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友谊日益巩固,双方人民福祉和前途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充分展现出双方是患难与共、抗疫与共、命运与共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他就论坛主题谈了三点看法:一是,在团结抗疫中深化传统友谊,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冲击,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逆势前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与中东国家团结抗疫使传统友谊更加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抗疫合作,充分体现了命运与共的理念,充分诠释了敢为人先的理念,充分践行了多边主义的理念。二是,在应对挑战中加强创新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在疫情冲击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重大投资合作项目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韧劲十足。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进入关键时期,中国与中东国家要继续加强创新合作,更好地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创新合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引领战略对接;创新合作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新增长极;创新合作模式,整合多种资源,推动创新发展。三是,在共同发展中谋求普遍安全,共同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长期以来,中东地区饱受大国干预和地缘竞争之苦,中国始终心系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新的历史时代,中国积极倡导共同发展和普遍安全,努力为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以共赢观念谋安全,以发展治理保安全,以多边合作促安全。谢伏瞻院长最后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表明,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是动力不是障碍,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珍视同中东国家的传统友谊,愿同中东国家共同努力,推动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图为图尔基·费萨尔亲王发表主旨演讲

 

图尔基·费萨尔亲王指出,过去的20年间,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是互利共赢的。中国通过派遣特使对中东冲突进行斡旋,对中东的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东国家也在中国面临困难时向中国伸出援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中阿合作论坛也成为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是多个中东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印记在中东国家无处不在。中国与中东国家也重视文化和人文交流,双方都致力于发展全面关系。双方将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将此作为中国与中东合作的基础;推动国际秩序的构建,共同应对当前挑战,推动坦诚对话。

 

图为翟隽特使发表主旨演讲

 

翟隽特使指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心系中东国家和人民,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今年访问中东地区多国,代表中方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四点主张和落实“两国方案”的三点思路等多个倡议主张,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纷争、探寻地区长治久安贡献中国智慧,为促进地区和平安宁注入正能量。面对疫情肆虐,面对民生多艰,中方聚焦加快发展,秉持开放精神,倡导互利共赢,厚植地区发展繁荣的根基。今后,中方愿继续同中东国家共同努力,深化抗疫合作,夯实友好基础,推进人文交流,捍卫公平正义,共建集体安全,打造更高水平的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开创双方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为阿里·扎希里大使发表主旨演讲

 

阿里·扎希里大使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在近代史上面临的最严峻考验,中国很好地控制住疫情,不仅造福本国,也有助于世界的抗疫。阿联酋是中东北非地区的重要国家,是第一个与中国开展疫苗合作的中东国家。阿联酋与中国互为全面战略伙伴,双方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图为吴思科发表主旨演讲

 

吴思科在演讲中指出,中东是全球安全赤字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传统和非传统热点问题盘根错节,加上外部力量推波助澜和武力干涉,导致各种冲突久拖不决。世界大变局加剧中东动荡,转型发展之路艰难曲折。中东安全问题不解决,还会产生外溢效应。中东不稳定,世界难安宁。中国和中东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向来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中国与中东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中东动荡转型时期和携手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中国的主张和理念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安全治理观的具体体现。中国希望与中东各方保持沟通与合作,携手打造安全共同体,共同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为李成文大使发表主旨演讲

 

李成文大使指出,中东安全事关各方利益,近来由于美国战略收缩引起更多关注。中东安全的出路在于实现普遍安全,对此有以下几点看法:一是,中东是世界上安全赤字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东之乱,除了内部原因外,外部干涉是最重要的祸根;二是,解决中东安全问题迫切需要树立新的安全观;三是,加强安全合作符合中国和中东各国共同利益;四是,面对国际和地区新形势,中国同中东国家加强安全合作比以往更加重要,为此,双方的智库应共同努力。

 

图为王灵桂副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王灵桂副院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在人类漫长发展历史上,中东以其深厚的文明和重要的地缘位置,一直对世界进程产生着重要影响。历史上,中东因其独特的地缘战略重要地位,成为全球性大国的竞技场。当前,中东国家仍在承受西方大国曾在中东争霸的后果。求稳定、求和平、求发展、求繁荣,已成为中东人民的心之所想、愿之所求。他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加快“由西向东”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大大提高,世界文明多样性更加彰显。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东国家横跨亚非拉大陆,是全球能源供给的核心地带,中国与中东国家同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政治力量。中国与中东国家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民的祖先走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并肩奋斗、患难与共,在各自国家建设事业中相互支持、互利合作。作为历史上丝路文明的参与者和缔造者之一,中东国家身处“一带一路”交汇地带,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他说,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百年奋斗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个伟大成就和伟大进程,也必然对既想保持自身独立,又希望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强烈的启迪和示范效应。他最后就论坛主题提出四点看法和倡议:一是,致力于科技创新和合作;二是,致力于文明交流;三是,致力于安全稳定与发展并举;四是,致力于学术交流机制化。

 

图为哈米德·纳米伊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哈米德·纳米伊校长在讲话中说,阿联酋是一个多元的国家。当前,包括中阿两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面临疫情持续、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两国学者应为此发挥自己的作用。沙迦大学既有中文专业,也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阿联酋诚挚地祝贺中国在多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感谢中方与沙迦大学在多方面的合作。为应对疫情,阿联酋与中国开展疫苗合作,取得良好效果。期待今天的论坛能够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合作。

 

图为李新烽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和主旨发言后进入研讨环节,共分三个时段进行。

第一时段研讨主题是“中国与中东国家抗疫合作新进展”。阿联酋沙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穆罕默德·阿里主持。阿联酋沙迦大学副校长马马尔·贝塔耶布、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驻京)主任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罗林教授、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余国庆研究员先后发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校长周烈教授点评。

 

图为穆罕默德·阿里主持第一时段

 

 

图为马马尔·贝塔耶布发言

 

 

图为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发言

 

 

图为罗林发言

 

 

图为胡萨姆·侯赛尼发言

 

 

图为余国庆发言

 

 

图为周烈点评

 

第二时段研讨主题是“中国与中东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与人文交流”。阿联酋沙迦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所所长法克尔·加莱比主持。土耳其爱国党主席多乌·佩林切克、沙特智库研究与知识交流中心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叶海亚·本·朱奈德、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薛庆国教授、阿联酋沙迦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柴绍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广大先后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点评。

 

图为法克尔·加莱比主持第二时段

 

 

图为多乌·佩林切克发言

 

 

图为叶海亚·本·朱奈德发言

 

 

图为薛庆国发言

 

 

图为柴绍锦发言

 

 

图为王广大发言

 

 

图为刘中民点评

 

第三时段研讨主题是“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安全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晓明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研究员、阿联酋埃米尔政策中心主任埃布特萨姆·凯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牛新春研究员、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伊斯兰研究中心亚洲部主任穆罕默德·苏德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安全研究室主任仝菲副研究员先后发言。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李绍先教授点评。

 

图为王晓明主持第三时段

 

 

       图为唐志超发言

 

 

图为埃布特萨姆·凯比发言

 

 

图为牛新春发言

 

 

图为穆罕默德·苏德里发言

 

 

图为仝菲发言

 

 

图为李绍先点评

 

 

图为王林聪作总结发言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做总结发言。他总结了本届论坛有三个特点:及时性、高端性和建设性。他说,今天我们分享了各位专家的观点、思想和智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研讨,我们增进了相互了解,交流了解决问题和深化合作的方法、途径和思路,也增加了共识。一是,推动学术交流机制化,定期举办“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论坛”成为各方的共同愿望。二是,通过抗疫合作深化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友谊,加深了互信,提升了合作水平。在面临新世纪最大疫情挑战面前,中国和中东国家守望相助,双方在联防联控、信息共享、疫苗研发、医药卫生等领域开展了高效的合作,向世界展现了多边合作在应对疫情方面的效力和作用,同时反对将疫情政治化,反对将病毒标签化,树立了合作抗疫的全球典范,为推进建立公共健康卫生共同体奠定了基础。三是,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地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把握数字合作的新领域,这是中国和中东国家合作的经验和新的方向。四是,共同致力于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共同弘扬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公平正义,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共同协调立场,增进了解,建立共识,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共同抵制干涉主义,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五是,积极推动安全合作,推进安全治理和中东集体安全机制的形成,实现安全稳定与发展并举,共同为中东安全创造有利的条件,携手打造有效的安全机制。

 

图为主会场现场

 

(摄影:卫白鸽、董嘉诚)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