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第五届“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研讨会纪实(一)——开幕式致辞和主旨演讲
文章来源:林雪芬    日期:2024-07-01
】【打印 关闭

 

 

 

202462627日,第五届“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外交部原副部长翟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伊斯兰历史、艺术和文化研究中心总干事马哈茂德·埃罗尔·基利奇(Mahmut Erol Kılıç)以视频方式致辞。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致辞

 

赵志敏指出,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都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有着丰富思想内涵、深厚文化底蕴。千余年来,友好交流和文明互鉴一直是中国同伊斯兰世界关系的主旋律。文明互鉴不仅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友好交往的宝贵经验,也是引领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尊重文明多样性是文明互鉴的前提,要像尊重自然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坚决摒弃“文明优越论”,坚决维护世界文明的丰富多彩。要以包容和多元视角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间的差异,充分挖掘千年文明互鉴的历史经验,建立健全平等、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增进不同文明的相互理解,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繁荣,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届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同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对话,加强智库交流,推动学术繁荣,促进民心相通。期待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为提升中国同伊斯兰国家人文交流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伊斯兰历史、艺术和文化研究中心总干事马哈茂德·埃罗尔·基利奇以视频方式致辞

 

马哈茂德·埃罗尔·基利奇(Mahmut Erol Kılıç)表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两个在人类文化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文明,在各个领域相互影响,双方一直是相互认可、尊重、宽容、和谐的。早在7世纪我们就有许多地理学家撰写了有关与中国接触和贸易的文献;8世纪,杜环撰写了记载有关伊斯兰世界的汉文典籍。此后的几个世纪里,重要的传记和游记相继问世。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接触和相互学习不断增多并加深。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尽管在宗教、语言和社会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仍留下了和谐共处的共同记忆,这既给我们提供了范例,也是非常丰富的研究素材。

 

图为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外交部原副部长翟隽致辞

 

翟隽认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明,双方友好交往绵延千年,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历史上,中伊文明互学互鉴,树立了世界不同文明美美与共、友好交往的典范。近现代以来,中伊文明互尊互信,谱写了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包容、并存的新篇章。我们应继续在文明的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中方愿同伊方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扩大人员往来,增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推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图为会议现场

 

在主旨演讲时段,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中国外交部前驻埃及、沙特大使吴思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伊斯兰历史、艺术和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萨迪克·乌纳伊Sadık Ünay,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土耳其社会研究所所长伊佩克·卓什坤·阿尔玛安(İpek Coşkun Armağan),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图为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中国外交部前驻埃及、沙特大使吴思科发表主旨演讲

 

吴思科以《交流互鉴结千年友谊,携手合作创美好未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经过几千年传承和积累,当今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繁荣作出过贡献。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找到了一条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合作共赢的道路,成为践行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这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如何交往提供了有益经验。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发表主旨演讲

 

郑筱筠的主旨演讲题目是《继往开来,不断推动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她认为,文明交流是历久弥新的、是可持续的,丝绸之路的交流是活态的、是充满生命力的。为拓展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流的深度、广度和持久度,我们应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主线,深挖人文交流基础公约数,促生新活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为伊斯兰历史、艺术和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萨迪克·乌纳伊发表主旨演讲

 

萨迪克·乌纳伊(Sadık Ünay)以《新自由主义发展的选择:北京共识及其超越》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简要阐述了二战后几种典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对于开放以及合作的立场等内容,提出从发展的维度看文明之间的对话。他认为,二战后,世界各国立足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在发展中寻找发展模式,最终将有利于发展。各国寻找自身发展模式的过程,也是同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交流互动的过程。

 

图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发表主旨演讲

 

丁俊以《中华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视域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中华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对于人与自然的崇高定位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出两大文明鲜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特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具有丰富的借鉴价值和重要的时代意义,是促进全球发展与世界文明交往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精神资源。

 

图为土耳其社会研究所所长伊佩克·卓什坤·阿尔玛安发表主旨演讲

 

伊佩克·卓什坤·阿尔玛安(İpek Coşkun Armağan)的主旨演讲题目是《引导变革:教育系统对社会转型的影响》。她探讨了土耳其现代自由教育存在的过度竞争、社会脆弱性等问题,呼吁通过教育系统改革推动社会转型发展。她表示,教育改革要更加关注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好奇心等内在品质的培养,关键是提升教师整体质量。从根本上,要立足于本国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建立区别于西方的独特教育模式。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发表主旨演讲

 

唐志超的主旨演讲题目是《全球南方视域下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加强合作的意义》。他指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均属于全球南方,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树立了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加强合作,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战略性稳定力量,推动全球治理向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将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合作典范。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林聪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林聪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图为会议现场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国内高校的学者,以及伊斯兰历史、艺术和文化研究中心,土耳其社会研究所,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等国外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共设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交往”“艺术、科学领域的交流和互鉴”“文学、哲学领域的交流和互鉴当代全球体系中的中国与伊斯兰世界4个分议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