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第五届“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研讨会纪实(二)——分议题研讨(1)
文章来源:李慧若    日期:2024-07-01
】【打印 关闭

 

 

 

2024626—27日,第五届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共设“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交往”“艺术、科学领域的交流和互鉴”“文学、哲学领域的交流和互鉴”和“当代全球体系中的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等4个分议题。

 

图为分议题研讨现场

 

图为议题一主持人、发言人、评论人

 

第一分议题“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交往”研讨由土耳其博济吉大学助理教授塞尔丘克·艾丁(Selçuk Aydın)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毕健康研究员以《杜环西行与中阿文明互鉴》为题,从唐朝时期的杜环开启的中阿贸易讲起,从人员交流、直通航路的开辟和商品与农作物的交流三个方面对中阿文明互鉴进行了阐释。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全球文明倡议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三重逻辑‎,他对全球文明倡议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行了学理性解释,认为现实需求、历史交往和理论自觉是全球文明参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三重逻辑。韩国启明大学李熙秀教授在线上远程参会,发言题目是《20世纪初期奥斯曼帝国在东亚与中国穆斯林社区的泛伊斯兰活动》,介绍了试图重振统一伊斯兰教稳定的泛伊斯兰主义运动以及1902年中国阿訇王宽与土耳其交往的故事,从这两段史实中分析了泛伊斯兰主义对加强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世界友好交往的作用。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闫伟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古代中国与伊朗的文明交往》,回溯了中国与伊斯兰国家之间从汉朝到唐宋时期、再到元朝时期的交流,强调中阿之间在技术、文化、政治方面的交流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王金岩副研究员作题为《中国与伊斯兰国家文明互鉴的时代意义》的发言,概述了中国与伊斯兰国家交往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坚实民意基础,指出双方在政治上互尊互信,在务实合作方面互助互惠,在文化交流上互学互鉴。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马丽蓉教授作点评发言,认为该议题论坛的发言兼具微观与宏观视角,从不同学科和研究层面揭示了中国-伊斯兰文明交往的和平性、多元性与开放性,并对全球国际体系建设具有引领性。

 

图为分议题研讨现场

图为议题二主持人、发言人、评论人

 

第二分议题“艺术、科学领域的交流和互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安全研究室主任仝菲副研究员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马丽蓉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一带一路”与中国—伊斯兰世界丝路命运共同体建设》,从丝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建设的逻辑、建设的意义三个问题出发,提出新历史时期加强丝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创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学院肖凌教授以《文化语言学视角下中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统价值之相通性》为题,从处事、立身、为人三个维度比较了汉语与阿拉伯语在传统价值观方面的相通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广大以《中国书写中的伊斯兰教先知传记》为题作书面发言,认为中国文化对伊斯兰教及其先知穆罕默德持积极态度,认为穆罕默德是美德和道德的象征之一,他在中国的文化形象是纯洁的,中国书写中的伊斯兰教及相关人物基本都是正面的,这体现了中阿两种文化是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关系。浙江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授郭筠的发言题目为《715世纪阿拉伯古地图的发展及其中的中国记载》,她认为阿拉伯古地图有关中国的记载具有连续性、积极正面性,并且构成了固定的话语体系,对认知中国的形象从神话到现实的转变夯实了重要的基础。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教师米光海以《中国传统阿拉伯文书法》为题,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阿拉伯文传入中国的历史以及阿拉伯书法的分类,并且现场题字,展示了阿拉伯书法的优美和厚重。在点评阶段,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刘欣路教授提出,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不是浅层文化符号的互动,而是深层次文化或双方价值观在触碰感知、诠释沟通、交织互构中所形成的共情和共振。在国别区域研究日渐兴盛的当下,更需发挥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地理等研究不可替代的价值,使双方民心相通的水平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的水平相匹配。

 

图为分议题研讨现场

 

图为议题三主持人、发言人、评论人

 

第三分议题“文学、哲学领域的交流和互鉴”,由土耳其社会研究所所长伊佩克·卓什坤·阿尔玛安(İpek Coşkun Armağan)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王凤研究员作题为《十二伊玛目派传统政治思想的内涵、特点及影响》的发言,她介绍了十二伊玛目派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并介绍了影响现代伊朗政治体系的十二伊玛目派传统政治思想的主要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杨桂萍在《伊儒会通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的发言中认为,伊儒会通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和谐相处千余年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她从文化、社会思想、法律等角度,阐释了伊斯兰哲学和儒学世界观相互整合对于文明互鉴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希副研究员在《伊儒会通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反思》的发言中进一步阐释了伊儒会通的历史成就、历史局限性及其当代反思和继承发展。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助理教授穆拉特·亚什(Murat Yaş)分享研究成果《世俗主义、法律与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土耳其的经验教训》,系统介绍了土耳其的金融发展史,并以此为例,揭示了伊斯兰金融与国际金融体系之间的矛盾共存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戚强飞以《朝向一种共通的形而上学:哲学在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为题发言,他介绍了古代伊斯兰哲学从传统经注到吸收古希腊哲学、到穆斯林哲学家区分存在与本质、再到苏菲神秘主义知觉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认为东西方哲学之间的智力合作是人类面对新时代的必由之路。在点评阶段,西北大学韩志斌教授指出,本议题的研讨交流学术性强,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对文明交流互鉴的阐释深刻,他表示,文明互鉴不应以怀疑和否定作为依据,而是不同的思想之间的和而不同;文明交往应从情绪化走向理性化,从自在到自为,从必然走向自由,从对立走向对话;应坚持求同存异的哲学思维,承认文明的多样性。

 

图为合影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