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非洲论坛
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结构性变化
文章来源:朴英姬    日期:2015-07-30
】【打印 关闭

跨入新世纪以来,非洲大陆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快速发展,表现为经济增长强劲、政治冲突缓解、投资环境改善等,并由此引发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多元化

2000年以来,非洲经济的表现持续趋好,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余波中依然如此。2000~2013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7%,超过全球平均增速(2.7%)两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增长是遍及非洲大陆的全面增长,资源丰富国家和资源匮乏国家均实现了较高经济增速。值得关注的是,本轮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并非主要来自国际市场对非洲自然资源产品的需求热潮。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报告,2000~2008年,资源型产业在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24%,非资源型产业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交通、农业、电信和制造业等。 

综合来说,过去十几年非洲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受益于国际市场上农矿产品价格的攀高,而且得益于其他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宏观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性增强,武装冲突的减少,经济改革取得进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投资和消费规模扩大,与国际合作伙伴加强经贸关系,以及经济多样化初见成效等,这些因素又刺激了诸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电信业、制造业、旅游、金融、房地产等众多行业的增长。由此可见,非洲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趋于多元化,正在逐步摆脱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传统模式。 

城市化加速和中产阶级崛起

长期以来,非洲大陆的城市化率呈现显著增长的态势。1960年,城市人口占非洲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9%,2000年增加至35.9%,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40%。2011年,非洲大陆城市人口数量达到4.16亿以上。目前,非洲的城市化率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1%,为全球最高水平。过去多年来,非洲大陆实现了广泛而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促进了中产阶级规模的日益壮大。非洲成为世界上中产阶级增长最快的地区。根据非洲开发银行的报告,非洲大陆中产阶级(日均收入在2美元至20美元之间)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从1980年的27%,增加到2010年的34%。 

中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和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是过去多年非洲大陆保持强劲增长的重要推力,并且将继续助力未来发展。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以及中产阶级崛起带来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非洲大陆对现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必然会显著升高。基于这一巨大商机,金融服务、科技媒体和电信(TMT)、消费品和零售(RCP)等消费者导向的产业部门日益成为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快速城市化、消费者阶层的扩大,以及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等因素,正在为非洲城市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基础。随着非洲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中产阶级人数的持续增加,未来将会创造出更多对消费产品及高质量服务的需求,这将带动消费者导向型产业的投资增加,包括消费产品(如食品)、信息技术、旅游、金融和零售等行业,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商业环境趋于改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国家实行的经济改革促进了私营部门的蓬勃发展。私营部门已经成为非洲经济增长和产业多样化的重要引擎。目前在非洲,私营部门(包括国内外投资)创造了90%的工作岗位和2/3的总投资。正是认识到私人投资是非洲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非洲国家相继出台支持私营部门发展的激励政策,并致力于改善私营部门发展的商业环境。为吸引私人投资,非洲国家实施了改进跨境交易平台、简化税收流程、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等政策措施,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卢旺达,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埃及,马里,塞拉利昂,加纳,几内亚比绍和科特迪瓦在商业环境改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2009年至2012年间,大多数国家在降低私人资本进入和退出门槛,以及促进市场竞争方面的改革力度最大。许多国家在降低设立企业的成本和时间方面取得的成果最显著。在2003年至2013年,外国投资者在非洲开办企业所需时间减少了近1/2,开办企业的成本下降超过2/3。近几年,许多非洲国家的商业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包括投资、竞争、农村金融服务和关税程序),其中利比里亚、卢旺达、塞拉利昂、毛里求斯和塞内加尔的改善最为显著。2005年至2012年非洲国家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的行政监管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有卢旺达(34项)、布基纳法索(20项)、布隆迪(21项)、埃及(23项)、马里(16项)、塞拉利昂(20项)、加纳(12项)、科特迪瓦(14项)、毛里求斯(23项)、马达加斯加(19项)、摩洛哥(18项)。需要明确的是,尽管现有的商业环境改革取得了良好开端,但仍不足以使非洲国家获得持续的和产生广泛影响的商业改革成果。非洲大陆还未能实现商业环境的彻底改观,而且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战乱冲突国家的商业环境仍然很差。 

人类发展指标持续改善

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制度革新,非洲大陆实现了人类发展指标的持续改善。1990~2010年,非洲大陆的婴儿死亡率下降了37%,产妇死亡率下降了41%。1990~2012年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了55.4%,艾滋病感染率从5.9%下降到4.7%。1990~2011年,非洲大陆在教育方面的进展显著:小学净入学率从52.4%,提高到77.1%;中学毛入学率从22.6%提高到41.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提高到7.7%。1990年,联合国设定千年发展目标的时候,非洲国家各项发展指标均极度落后,尽管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却仍然无法在2015年实现最初设定的发展目标。然而如果换个角度,评估一下提升人类发展指标的步伐,非洲国家则毫无争议地属于全球最佳表现之列。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过去十几年非洲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但是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生产和出口仍然集中在少数产品,制造业在生产和出口中比重仍然很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在许多非洲国家,非正规和不稳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数的比重高达80%,这也导致贫困状况难有改观。迄今为止非洲大陆已然取得的经济成果,并未转化为促进长期生产力提高的经济结构性转变和惠及民众的包容性增长。这表明,在未来非洲国家必须正视其面临的严峻挑战,调整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平衡快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力争实现可持续的和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本文作者朴英姬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