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非洲论坛
中国矿业企业在非洲投资运营的案例分析——白银集团、金川集团非洲项目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杨宝    日期:2015-10-30
】【打印 关闭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如何加强对外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引起高度关注。9月13-17日,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中国对非洲投资战略研究》项目组一行3人赴甘肃省对在非洲进行矿业投资的白银有色集团(简称“白银有色”)、金川集团进行了调研。 调研发现,尽管上述两家矿业集团投资非洲的模式不同,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就国内矿业企业适应发展“新常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深化中非合作,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战略而言,白银有色和金川集团在非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值得总结。具体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依托优势走进非洲

    1. 通过并购参与非洲矿业经营。白银有色集团是国内重要的金属生产企业。作为规模并不很大的国有有色企业,白银有色进入非洲市场有着较多的制约因素。因此,选择何种方式开展业务是中国矿企走进非洲的关键。很显然,白银有色在这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与中非发展基金和长信资金组成中方联合体,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组团出海,最终成为非洲矿业开发的重要参与者。2011年7月,白银有色通过下属子公司白银贵金属公司收购南非第一黄金公司第一大股东——内华达贸易公司的全部股票,持有第一黄金公司17.67%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年12月,白银有色主导的投资联合体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两个证券交易市场同步要约收购第一黄金公司股票,占增发前第一黄金公司总股本的71.54%,从而实现了对第一黄金公司的控股。该项目的实施,使白银有色拥有了第一个海外上市公司。随后白银有色积极发挥大股东作用,促进了第一黄金公司生产运营能力的稳步提升,成为南非贵重金属市场上日益活跃的生产企业。如2012年,第一黄金公司与南非第一大黄金斯班一公司(约堡上市公司)就同处矿脉的KDC矿区开始实施资产整合,2014年5月整合项目顺利完成交割,第一黄金公司成为斯班一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20%。

    2. 通过购并控股为主,参股合作为辅的方式走进非洲,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对非矿业合作。相比于白银有色,金川集团的整体优势则较为突出。金川集团是以矿业和有色金属为主业,是集矿业的采、选、冶、化、深加工联合配套的大型国企,也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第三大铜生产企业。公司拥有世界第五座、亚洲第一座镍闪速熔炼炉,世界铜合成熔炼炉,世界首座富氧顶吹镍熔炼炉等国际领先的装备和技术。作为大型有色矿业企业,金川集团通过股权投资、项目融资、产品包销、组建合资公司、技术服务、项目收并购等措施积极开展同非洲矿业企业的合作。经过多年的经营,非洲成为金川集团海外运营的主战场。截止2014年底,金川集团控制的8座海外矿山项目,有7个在非洲。它们是:南非梅特瑞斯公司在刚果(金)和赞比亚的5座铜矿山,以及赞比亚穆纳利镍矿和中非金川投资有限公司在南非的恩威铂业项目。 对于大型国有矿企而言, 如何在对非投资合作中充分重视和体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甚为重要。金川集团利用企业先进技术开发非洲矿业的同时,将先进的技术带入了非洲,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金川集团在赞比亚齐布鲁马铜矿组织开展的铜矿选矿技术攻关,实现了铜选矿回收率96%以上、尾矿铜品位0.1%以下的国际先进指标,培养了一批掌握铜选矿核心技术的本地人才。公司将钢拱架和喷浆支护等先进技术用于赞比亚齐布鲁马铜矿和刚果(金)金森达铜矿岩石破碎区段的巷道支护;引进大模板井筒浇筑技术,用于掘砌竖井井筒等。

平等互利共同发展融入非洲

    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对非洲矿业企业的经营,白银有色进入非洲体现了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市场的平等与互利。第一黄金收购后,境外媒体高度评价,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企业在第一黄金公司项目的交易手法更易获得境外国家的接受,并购价格公道,是中国企业收购境外资源企业的新范例。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称,中方联合体成功完成项目并购,第一黄金公司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民日报》曾撰文引用南非专家观点称,白银集团为非洲带来了技术和资金,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非洲国家矿业可持续发展和中非矿业合作。由此,2013年,白银集团南非第一黄金公司开发整合项目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最佳开发奖。2014年6月,第一黄金公司并购项目的成功实践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2014年12月,白银集团南非公司被南非的中国商贸协会评为“本土融合奖”。

    金川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收益回馈非洲社会;属地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当地技术水平水涨船高,充分体现了中非矿业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其一,积极参加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如在南非,由于积极参加梅特瑞斯矿区的医疗、卫生、体育、交通、供水等公共设施建设,使企业成为当地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在刚果(金)金森达矿区和如瓦西铜钴矿项目中积极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帮助当地政府预防霍乱和疟疾、筛选癌症、测试艾滋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还多途径帮助当地社区脱贫,通过为村民建设鱼塘、提供鱼苗、购买家禽帮助当地居民发展个体经济。其二,大力推动本地化经营,提高当地技术水平。仅就业而言,金川集团在南非梅特瑞斯公司的五座矿山,直接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5300多个,间接为周边社区创造就业机会上千个,本土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高达99%。在技术培训领域,金川集团除每年安排中国优秀技术人员到非洲对当地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外,还选派非洲籍技术人员到国内金川集团本部进行学习和交流。2014年,金川集团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设立为“境外地矿官员培训基地”。此外,集团还针对非洲当地整体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开展了诸如为当地社区购置砖机并培训村民制砖技术,购置新式农机具、家庭缝纫机机具等设备并开展相关培训的活动,努力提高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能力。

大宗商品掉价背景下,中国矿企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调研发现,近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加剧了中国矿企海外投资的风险,使得中国矿企在非洲的运营面临更多的挑战。主要放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非洲国家政局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在非洲的长期经营。这是矿业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和持续运营。一方面,政局动荡直接威胁着企业员工及企业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政权非正常更迭通常会导致投资政策的中断,使得企业项目投资安全难以保障。其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矿业企业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这不仅体现在电力供应等方面,也体现在交通运输等领域。很多非洲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匮乏,导致投资企业成本难以控制,正常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其三,市场因素对投资的影响。一方面,作为资本密集型投资的矿业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非洲国家汇率波动以及政府在税收等相关政策方面的调整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矿企的投资和经营。例如,赞比亚穆纳利镍矿就因镍价格下降,而各种税收和费用有增无减,生产无利可图而处于停产维护状态。因此,如何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疲软时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经营获利,值得中国和非洲政府、中国企业共同集思广益加以应对。其四,企业文化及与当地社会融入问题突出。中国同非洲国家在语言、文化、制度、风俗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走进非洲投资经营不仅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同时需要打造良好的企业社会文化以便积极融入当地。

(本文作者杨宝荣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