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非洲论坛
2016年中非关系回顾与展望
文章来源:贺文萍    日期:2017-01-16
】【打印 关闭

 

2016年是中非2015年底约翰内斯堡峰会召开后的开局第一年,也是中国政府扎实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一年来,中非关系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和提升,中非间不仅政治交往日益紧密,政治互信不断增强,而且以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为抓手的经济合作也在稳步推进。

 

回顾:政治互信为经贸合作保驾护航

 

约翰内斯堡峰会后中非高层互访频密。年初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沿袭自1991年以来的中国外长新年首访必是非洲的外交惯例,新年首访了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等非洲四国。3月全国两会一结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即出访赞比亚、卢旺达、肯尼亚。4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访问加蓬、科特迪瓦、加纳。8月,王毅外长年内再度访非,到访肯尼亚和乌干达。11月,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访问了南非、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与此同时,非洲国家领导人也纷纷来华访问和参加各类国际及双边会议。4月,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访华。5月,多哥总统福雷访华。7月,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访华。9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参加杭州G20峰会的南非总统祖马、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埃及总统塞西与乍得总统代比。10月,李克强总理在澳门会见了前来参加中葡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的莫桑比克总理多罗萨里奥。11月底,几内亚总统孔戴访华,12月初,加蓬总统邦戈访华。此外南非总统祖马、贝宁总统塔隆等非洲国家的高层领导人还积极参与了9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6年中国作为 G20主席国,充分发挥了主场外交的平台搭建和议程设置的主观能动作用,不仅将“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设置为峰会的重要议题,首次将支持非洲国家工业化写入G20公报,而且为非洲国家与G20国家的互动提供沟通和交流平台。除G20成员国南非外,中国还专门邀请了非盟轮值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塞内加尔,以及北非重要国家埃及参会。此举既体现了中国对非洲发展的重视,也为非洲国家提供迫切而又必要的全球治理改革机会。

   

中非政治互信的不断增强为双方深化经贸等各领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出现了转型升级的新景象。729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直接促成中非双方签订了各类合作协议63项,涉及金额182.87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和商业贷款金额达162.28亿美元,占88.74%。据不完全统计,自中非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中非双方签署协议总计已达245项,涉及金额507.55亿美元。而且从结构上看,中国对非援助仅占协议总额的1.07%,优惠性质贷款仅占6.24%,而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和商业贷款合计465.53亿美元,占协议总金额的91.73%。可见,中非合作出现了从以政府援助为主向企业投资和融资合作为主转型,从一般商品贸易向产能合作和加工贸易升级,从工程承包向投资和金融合作升级的良好势头。

 

一年来,以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为抓手的中非经济合作在非洲大陆蓬勃开展。105日,由中国企业建设、连接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两国首都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亚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亚吉铁路与此前已经建成通车的尼日利亚阿卡铁路和沿海铁路,以及安哥拉的本格拉铁路等,不仅为非洲未来的工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交通基础,而且成为中非产能合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展望:中非合作转型升级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一:中非加强产能合作和互联互通具备来自双边政府及企业的强大意愿和动力。中非产能合作符合中非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具备发展的强大基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到了工业化中后期,产生了大量产能富余,而大多数非洲国家则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对钢铁、水泥等产品需求旺盛,基本全部依赖进口,因此渴望引进这些产能,加快工业化步伐。非洲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中国则拥有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中非产能合作历史性对接的条件已经成熟。

另外,中非双边的政府和企业均热情饱满地行动起来。习近平主席2015年底参加中非约翰内斯堡峰会时提出的总额达600亿美元的超强度升级版“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其要义都是助推非洲大陆自身的互联互通、加强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推动实现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两个对接:一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非洲工业化发展的产业对接;二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非洲复兴和发展战略的对接。为此,十大合作计划”中专门设立了首批100亿美元资金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主要是致力于非洲“三网一化”建设,重点支持非洲的港口、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以及地产、农牧业等行业。7月底在北京召开的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看,各项协议和项目落实以及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和商业贷款情况均进展良好。

在非洲方面,非盟制定的“2063年议程”及其第一个十年规划中也将加速非洲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列为首要目标。中国与非盟早在2015127日就签署了中非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国将在“非洲2063年议程”战略框架内,加强与非洲国家在铁路公路区域航空及工业化领域的合作,促进非洲国家一体化进程。另外,中国还与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首批中非产能合作的示范国签署了产能合作的框架协议,就推进产能合作进行了多次对接,确定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如在坦桑尼亚,坦赞铁路的修复改造、K3天然气电站、达累斯萨拉姆-阿鲁沙输变电线等重大合作项目都在取得积极进展。在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进驻中国企业已达64家,其中投产企业31家,实际投资总金额2.2亿美元,解决了当地8000多人就业。

 

机遇二:发展中非合作的非洲民意基础日益巩固,借鉴和学习中国经验已成新潮流。20161024日,非洲知名独立无党派调查机构“非洲晴雨表”发布题为《中国在非洲影响力持续加强赢得广泛积极评价》的报告。通过对来自非洲36个国家的5.4万名民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非洲人认为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和政治活动为各自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对非洲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在非洲的商业贸易活动及中国制造的产品均得到积极评价。

“非洲晴雨表”网站首页写着“非洲欢迎中国。”该机构报告显示,中国在非洲影响力与日俱增,近2/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本国的影响力是正面积极的。在尼日尔、利比里亚、喀麦隆,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均超过80%。在马里,这一数字更是高达91%。另外,5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援助“较好”或“非常好”地满足了本国发展的需求。

除了对中国在非洲经济发展方面作用的好感度以外,报告还显示,中国是受访者心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受欢迎的国家发展样板。在中部非洲,中国超越美国,是当地人心中最受欢迎的国家发展样板;在南部和北部非洲,中国和美国的受欢迎程度相同。的确,一个显著的事实是,近年来,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开始出现了积极发展的态势。不仅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开始把学习中国经验挂在嘴边,而且如南非这样的非洲大国还采取了诸如选送执政党干部到中国中央党校学习的实际行动。20167月底在北京参加完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后,非洲包括近70位部级官员和37位驻华使节共200多人曾集体赴江苏实地考察苏州工业园,体现出对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的强烈兴趣。在非洲新建或升级一批工业园区,采取集群式工业发展,同时设立一批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和若干能力建设学院,为非洲培训数以几十万计的职业技术人才,通过人才培养培训来实现技术转移,以满足未来非洲自身工业化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些中国经验的核心内容如今已经内化为非洲国家“筑巢引凤”以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理念、政策和行动。

 

挑战:非洲国家国情差异大,一些国家仍存在政局动荡以及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

中非合作是一个国家与一个大陆之间的合作。非洲54个国家国情差异大,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工业发展基础等条件的不同自然会影响到中非产能合作的节奏和规模。不仅非洲国家情况如此,需要相关的中资企业在走进非洲的过程中做好案头以及实地调研工作,而且即便是中国自身的富裕产能情况,各地区各省市的情况也具有较大差异性,同样需要逐行业逐领域做好自身的“盘点”工作,以便和相应的非洲国家实现“精准对接”。

另外,非洲局势总体稳定的表象下一些国家还存在动荡和恐怖活动扩大的暗流。北非“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索马里“青年党”、尼日利亚“博科圣地”以及近年来向非洲转移的“伊斯兰国”武装对非洲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挑战。南苏丹内战、马里危机以及利比亚各部族武装拥兵自重,就连一向稳定的埃塞俄比亚也在201610月因大规模群众示威引发骚乱而不得不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并已拘捕了上万名涉暴嫌犯

最后,世界经济的长期低迷以及美国特朗普当选总统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都不利于非洲经济的复苏。2016年以来,由于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仍然低迷,尼日利亚、安哥拉等非洲产油国以及南非、赞比亚等矿产出口国等均遭遇经济下行风险。不管是实施“一带一路”、还是推进中非产能合作,都需要一个贸易更加自由化的全球化,而不是相反。

(本文作者贺文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