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中东论坛
鲁哈尼核政策前瞻
文章来源:郑东超    日期:2013-08-05
】【打印 关闭

2013年8月4日,伊朗新晋总统鲁哈尼将开启为期四年的总统之旅。作为伊朗总统大选的“黑马”,外界普遍对其核政策变革的期待不大,原因在于核问题的最终决策权在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手中,而不是总统本人。此类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容易将伊核问题简单化、狭隘化。伊核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鲁哈尼不会在核问题上对哈梅内伊完全言听计从,成为哈梅内伊的“傀儡”。同时,也不会完全延续内贾德的核策略。鲁哈尼不会从根本上逆转现行的伊核战略,但带有鲁哈尼特色的核策略值得期待。 

第一,从鲁哈尼以往对伊核问题的认知以及大选前后的表态看,在争取和保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前提下,会采取温和务实的态度,软化以往伊朗的强硬立场,注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接触。鲁哈尼在竞选过程中,打出改革的旗号,承诺在当选后,将会从各个政治派别中启用有效率的人员,以集体智慧、通过成本-利益分析以及法制代替极端主义,调整国内外政策,其中包括核政策。愿以协商方式解决核问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沟通弥补当前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漏洞,在国际社会建立技术可控的核不扩散体制。如果伊朗与其他主权国家在核问题上可被同等对待,伊朗可主动废除敏感的核燃料项目,并会考虑批准附加议定书。鲁哈尼上台后在核政策上的变化,更现实的是策略的灵活运用。 

第二,为提升伊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互信任度,营造谈判的良好氛围,鲁哈尼在竞选中指出,可将伊朗的核发展状况透明和公开。鲁哈尼提出与西方国家谈判的构想,分步骤、逐步推进核问题的解决。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伊朗在核计划上展现更强的透明度,表明伊朗是在国际社会认可的框架内进行核活动;第二步是增进相关国家间的互信,努力说服美西方国家承认伊朗的核权利,并促使西方国家放缓甚至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鲁哈尼提出调整核政策的原因如下:一是鲁哈尼认为在核问题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好勇斗狠无益于国家利益。鲁哈尼曾在美国《时代》杂志上刊文,指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将破坏地区稳定,加速地区军备竞赛,并耗费地区贫乏的资源”,“鉴于美国强大的核武库以及其保证以色列在地区的战略优势,伊朗不会从发展核武上获取安全红利”,表明鲁哈尼在核问题上有理智的看法。鲁哈尼的外交顾问团队成员马哈茂德·法齐指出,“当前伊朗应保证在国际体系中应有的权利,而不是以强硬的辞令在国际上四处树敌,这不符合伊朗国家利益。以极端方式在国际上大放厥词,伊朗将会在其他国家眼中形成与塔利班无异的恐怖形象。”在胜选后召开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鲁哈尼称伊朗与世界主要国家核谈判上将更加积极,改变内贾德时期带有极端冒险主义的强硬态势,寻求与外部世界特别是美西方国家的良性互动,尽力弭除美西方国家由于核问题所施加的经济制裁。 

二是改善伊朗经济将会是鲁哈尼上台后的首要目标,摆脱源于核问题的制裁将是鲁哈尼破解当前伊朗经济困境的有效路径。鲁哈尼之所以在数位保守派总统候选人中杀出重围,在于民众对保守派主张的经济不满。近年来,伊朗能源出口下降40%,通货膨胀率达到30%,货币价值2012年蒸发了80%。民众承担着高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其他问题所带来的负担。而这些问题与伊核问题有一定关联。因此,鲁哈尼在核政策势必有所变化,重获国际社会的信任,以摆脱国内颓靡的经济态势。 

尽管鲁哈尼在核问题上体现出温和的一面,但政策的真正落实面对诸多问题的掣肘。一是鲁哈尼捍卫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与西方国家要求伊朗放弃核计划间的矛盾难以调和,鲁哈尼核政策的持续性和前景难以预料。鲁哈尼反对停止核计划,坚决捍卫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敦促美国不要干涉伊朗内政,放弃单边主义和暴力政策。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针锋相对,延续以硬对硬的政策,无法与鲁哈尼形成“默契”,将进一步加深之间的信任鸿沟。这种情况下,不排除鲁哈尼采取相应的示硬举措。 

三是保守派对鲁哈尼核政策的容忍限度是鲁哈尼伊核政策面临的考验。尽管鲁哈尼在大选中击败保守派,但保守派在伊朗国内的影响很大,最高精神领袖和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等均属偏重保守的阵营。从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在大选结束后的表态看,鲁哈尼得到哈梅内伊的支持,意味着会给鲁哈尼在核政策上预留发挥的空间。但哈梅内伊和保守派在核问题上允许鲁哈尼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多大,尚需观察。   

(本文作者郑东超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