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中东论坛
可以实现双赢的伊朗核问题谈判
文章来源:贺文萍    日期:2013-10-29
】【打印 关闭

为期两天的伊朗核问题谈判于2013年10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落下帷幕。伊朗核问题六国(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加德国)与伊朗首次达成共同声明,各方对解决伊朗核问题均持积极态度,认为两天的谈判是“深入、具体、坦诚和具有前瞻性”(intense, detailed, straightforward and candid)的,并承诺将在11月7日至8日举行下一轮谈判。 

和以往进行的多轮伊朗核问题谈判有所不同的是,此轮日内瓦谈判是在温和派人士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之后进行的首次伊核问题国际会议。而且,这次会议是在美国、伊朗双边均较大程度地释放了和解善意(包括伊朗方面释放政治犯、鲁哈尼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温和讲话等等),奥巴马总统和鲁哈尼总统在9月27日还“历史性地”通了15分钟电话,这是在美、伊两国领导人34年来没有联系的对峙局面的良好基础上发生的。应当说,温和派人士鲁哈尼的上台及和解善意的释放、奥巴马总统放下身段实行与伊朗的接触政策为美伊关系的改善以及伊朗核问题的谈判开启了 “机遇之窗”。美伊双方的有识之士都需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建立互信,并以创新性的方案和最大的妥协精神来实现伊朗核问题谈判的突破。 

谈判的诚意和互信能否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开启“机遇之窗”背后的推动力。从美、伊两国目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看,改善双边关系和让伊朗核问题“软着陆”符合双边共同利益,是解决双方当前所面临棘手问题的“最大公约数”。首先,从美国方面看,奥巴马政府推动医改以及最近在国内政府预算上所遭遇的困局凸显了美国两党政治对美国重大战略决策的掣肘作用,叙利亚危机的久拖未决以及美国对叙利亚政策在“战”与“和”之间的游离反复也迫使“威信”受损的奥巴马政府亟需在中东外交中拿出一份像样的成绩单。另外,尽快摆脱包括伊朗核问题在内的中东诸多问题的制约和牵绊,也有利于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部署和实施。 

从伊朗方面看,鲁哈尼竞选及就任总统后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日益严峻的国内经济问题。近年来,在不断加大的西方强力制裁压力下,伊朗经济大幅度下滑。一方面,石油出口收入不断减少,进口商品价格大幅飙升,本币里亚尔大幅贬值;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月通货膨胀率已高达40%左右,宽泛统计的失业率也已高达24%。经济问题已经逐渐超越经济层面,很可能严重影响到伊朗执政集团的民意基础,从而演变为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然而,因伊朗经济问题的根源是制裁,而制裁的根源又在于核问题。因此,鲁哈尼要想在国内经济问题上有所建树,就必须寻求打破至少是寻求西方放松对伊朗的制裁,在核问题等伊朗外交政策方面有所创新和体现更多的灵活性。 

因此,为展现这一“创新”和“灵活性”,伊朗方面任命和派出了在西方口碑不错、人脉甚广的新任外长扎里夫(Zarif)担纲此轮核谈判的首席代表。扎里夫不仅在谈判中首次用英文发言,而且推出了极富创意的伊朗核问题分三步走的“路线图”计划。根据该计划,谈判的头半年是互信的建立阶段,谈判的基调和目标是以伊朗铀浓缩计划的某些让步换取部分制裁的取消。第二和第三步是互信的巩固阶段,同时也是谈判的深入和进一步细节化阶段,会具体涉及到伊朗在铀浓缩计划的哪些方面做出让步以及西方采取怎样的对等步骤逐步解除制裁。虽然具体的步骤和计划目前仍属于“机密”,但谈判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和值得期待的。伊朗有可能在铀浓缩的纯度和规模上做一些让步,并增加透明性和开放性,允许联合国核查人员进入可疑设施检查,甚至进行突击检查,以换取国际社会承认伊朗的核权利,包括进行铀浓缩活动的权利。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也需要逐步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以回应和鼓励伊朗新政府沿着开放和合作的道路继续前进。 

用伊朗铀浓缩计划的某些让步换取部分制裁的取消应该是一条于伊朗和美国而言均可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如果伊朗核问题能够实现“软着陆”,其对叙利亚危机的外交解决也是一个利好因素。但这条看似光明的道路却未必是坦途,因来自以色列的压力以及美伊两国内部保守势力的阻扰如同火车道上的扳岔,随时可能横倒下来要么叫停艰难行进中的列车,要么使列车被迫改道,从而偏离正确的方向。 

(本文作者贺文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