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恐面临重大升级
-
发布时间:2013-08-27
-
作者:唐志超
-
字号:
大中小 -
打印
连日来,有关叙利亚发生严重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的传闻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些西方国家再次发出动武和加大干预叙利亚内战的威胁。叙利亚再次面临重大关口,危机升级风险增大。
据叙利亚反对派组织以及西方媒体的报道,当地时间2013年8月21日凌晨3点左右,大马士革周边被反政府武装控制的部分地区遭到生化武器袭击,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最初,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SOHR)称有18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但之后数字节节攀升。“叙利亚革命总委员会”(SRGC)称有635人死亡;叙利亚全国委员会(SNC)则将死亡数字提高到1300人,叙利亚地方协调委员会(LCC)也称有1338人死亡,1000人受伤。8月22日,叙利亚自由军(SFA)又将死亡数字提高到1729人。巨大的伤亡数字以及发布于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该事件严重伤亡的悲惨图片和视频,吸引了全球关注。叙反对派以及一些西方机构称之谓“屠杀”。一些西方媒体还直接将该事件与1988年3月伊拉克哈莱卜杰惨案相提并论。当年,萨达姆为报复伊拉克库尔德人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遂动用化学武器袭击库尔德人,酿成5万多人死亡、12000多人受伤的惨案。伊拉克战争后,萨达姆为此受到审判。
其实,自2012年底以来关于叙利亚战场有使用化学武器的传闻一直没有中断过。叙政府军和反对派为此还互相指责对方曾使用化学武器。西方以及俄罗斯都进行了各自调查,但结果都很难让对方信服。2013年3月,经网络视频传出的北部阿勒颇省坎阿萨镇沙林毒气事件后,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互相指责对方使用了化学武器。潘基文随即宣布联合国将对事件进行调查。由于叙政府与联合国在化学武器调查组的职权范围上存在分歧,调查组自3月下旬成立以来一直无法进入叙利亚开展工作。7月24日至25日,应叙利亚政府邀请,联合国调查组访问大马士革与叙政府进行磋商,并达成协议。8月19日,由瑞典科学家塞尔斯特伦为组长的联合国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调查组一行10人抵达叙利亚,正式开始对叙境内化武使用问题进行调查。按计划,工作组将在叙利亚境内进行为期14天的实地调查,在包括坎阿萨镇等在内的3处曾出现化学武器传闻的热点地区进行取证。而就在调查组抵达叙利亚两天后,又传出了叙利亚境内再次发生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报道。
本次叙利亚发生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相关报道一传出,立即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表示震惊”,重申任何一方在任何情形之下使用化学武器都是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表示将会对叙利亚化学武器的有关问题进行彻查。8月21日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就此事件进行了大约两个半小时的紧急磋商。会后主席声明强调,安理会对上述使用化武指称表示强烈关注,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形之下,任何一方使用化学武器均严重违反国际法,表示彻底调查。而美、英、法三国反应更为强烈。8月21日,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发布声明指出,叙利亚当局及反对派任何一方使用化学武器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要求目前正在叙利亚的联合国调查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真相小组立即彻查叙利亚化学武器指控。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表示,如果经证实叙利亚使用了化学武器,必须对此做出武力反应,但表示不可能向叙利亚派遣地面部队。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声称,他相信发动化学武器攻击的是忠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部队,呼吁联合国调查小组立即被允许进入事发地进行调查。美国白宫、国务院以及奥巴马总统也分别发布强硬讲话,强调美国将作出强硬反应。8月21日,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强烈谴责使用任何及所有的化学武器,对使用化学武器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并正式请求联合国紧急调查这项新的指控。
从目前来看,若美国证实大规模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全部或部分为政府军所为,奥巴马政府作出一定的军事反应势所难免。这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自“9·11”事件以来,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和扩散已上升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之一,事关美国核心国家利益。2012年8月20日,奥巴马总统公开宣称,使用化学武器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强调一旦“红线”被跨越,“游戏规则”将发生改变。2013年6月,因美国宣称叙利亚政府军“小规模地使用”化学武器,“跨越了红线”,奥巴马政府决定开始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致命性武器”援助。不过,此举仍然被亲叙反对派势力指责为“雷声大,雨点小”,所谓“红线理论”并不作数,攻击奥巴马政府对化武问题袖手旁观、不作为,这不仅导致化学武器在叙利亚面临扩散的巨大风险,日后还会有更多国家和组织效仿叙利亚,肆无忌惮地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以说,奥巴马政府在叙利亚问题,尤其是化学武器问题上正面临来自国内外日益增大要求加大干预的压力。英国《经济学家》就发出“如果这还不是‘红线’,那又是什么?”的公开质疑。因此,一旦本次叙化武袭击被确认是叙利亚政府所为,为捍卫奥巴马的信誉以及美利益,奥巴马政府将不得不做出更大动作的强硬反应。8月23日,奥巴马接受美国有线电视网专访时指出,叙利亚发生化学武器袭击是一个“大事件”,已经触及美“国家核心利益”,因为美国必须确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会扩散,同时确保地区内盟友和美军基地的安全,强调美将“很快”作出反应。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宣称,五角大楼正在调兵遣将,已为奥巴马总统选择发动对叙利亚政府军的军事打击行动准备了一系列“选项”,更新了供军事打击的目标清单。
对美国的未来选项,很可能有两种:一是利用巡弋于地中海的美海军舰队,从海上向叙利亚境内目标发射巡航导弹,打击叙政府机构和军事设施;二是进一步扩大对叙利亚反对派的军事支持。从近来奥巴马以及美军方高级领导人的言论看,美国对叙利亚军事打击将规模有限,不会派遣美军登陆,实施禁飞区和建立安全区的可能性也不大。美对深度卷入叙利亚内战,叙利亚成为阿富汗、伊拉克之后的第三个战场颇为忌惮。这既有经济负担沉重的因素,也有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三场战争的鲜活教训,更有战略上担心亚太东移全球战略再次受中东拖累的忧虑。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回答美国会议员的两封信件的内容最能反映当前美国的政策趋向和心理状态。在7月致参议院利维的信件中,邓普西列举了对叙采取行动的5种选项:培训和支持叙反对派、开展有限远程打击、建立禁飞区、设立安全区、使用致命力量阻止使用化学武器和防止其扩散,他强调每一个选项都经济代价高昂,且失大于得,美没有好的选择。在8月19日回复恩格尔议员的信中,邓普西再次表示美军虽有能力改变叙利亚战争的军事力量平衡,但它不能解决叙正面临的扎根于历史,带有民族、宗教和部族冲突性质的深层危机。他更直言美在叙面临的不是在叙政府和反对派中两者择其一的问题,而是多者中择其一,强调美当前没有信得过的反对派可以依赖。这显示,美对军事打击或武装反对派的效果都是心存怀疑态度,对推翻巴沙尔之后的叙利亚走向很是担忧,对“后巴沙尔时代”叙利亚民族和解和国家重建更是缺乏信心。这也决定了美军选择军事干预的目标和规模的有限性。此外,奥巴马也指出,军事干涉必须慎重,若无联合国授权,美国攻击另一个国家将面临国际法方面的障碍以及战争花费巨大,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任何军事决定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国防部长哈格尔也指出,美衡量是否动武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对叙利亚化武攻击的情报评估、法律问题以及国际是否支持任何军事行动。因此,美大规模军事干预可能性不大。美军的可能打击将限定在削弱叙利亚政府军能力上,而非直接推翻政府这一目标。为此基本可以排除利比亚模式的干预。
目前,鉴于消息来源渠道单一,事发地点为冲突区域,关于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的真相和真实情况还不得而知。即使有联合国的独立调查,真相恐也难以彻底获得。对叙利亚反对派和西方的指控,叙利亚政府坚决予以否认。目前的消息来源存在可信度问题。一些舆论认为,除了叙利亚反对派和西方媒体外,大多数政府以及专家都对此事件存有疑问,认为此次化学武器攻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动机均疑问重重。正值政府军战场上频频得手,联合国调查团开始展开调查这一敏感时机,叙利亚政府会采取这一引火烧身的疯狂举动?而反对派在节节败退,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直接军事干预正日益绝望之际,它们是否会蓄意制造危机,迫使西方军事介入?事件发生后,叙利亚境外主要反对派“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全国联盟”就强烈呼吁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对叙利亚进行干预,“要求国际社会停止仅口头谴责发生在叙利亚的‘屠杀’,而要采取更为严肃的行动和措施,”以制止发生在叙利亚的“屠杀”。对反对派的指控,叙利亚政府坚决予以否认,称有关政府军在姑塔东区使用化学武器的报道毫无真实性可言,意在混淆视听,是企图转移联合国调查组视线的一种伎俩。叙外交部长穆阿利姆也表示,关于叙利亚政府军在大马士革市郊使用化学武器的传闻是“敌人的诡计”,表示叙利亚政府正在为联合国调查组进入曾“遭恐怖主义组织使用化学武器袭击的地区”做准备。同时,叙利亚政府还指控叙反对派对政府军实施化武攻击。对这些疑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表示,“叙使用过化学武器”的报道可能系有计划行动,“越来越多的新证据表明,这一犯罪行动具有明显的挑衅特点。指责政府军的消息是在所谓袭击前几小时曝出。因此,这是预先有计划的行动”。俄还指控叙反政府武装分子8月21日向大马士革郊区发射了一枚含有化学物质的自制火箭弹。其实,即使奥巴马政府也对此传闻也颇为谨慎。8月21日白宫关于叙化武事件的声明中第一句话就是“有报道说……”。2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也表示,美国政府目前尚无法断定是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但正在努力尽快查明真相。
无论如何,最新化武事件将对叙利亚危机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叙战场形势日益改变,并开始向有利于叙政府方向倾斜,西方及美国的政策有回收迹象。又媒体称,美对叙利亚和埃及的政策又回归“阿拉伯之春”前状态。但化武事件的突然爆发,西方势必重新扩大介入,这可能不仅会改变叙战争发展态势,重新改变战场力量平衡,也可能使美国被迫一步步深度介入到叙利亚内战中,尤其也将带来涉叙内战有关各方(土耳其、以色列、伊朗、沙特、卡塔尔、约旦、伊拉克、黎巴嫩等)的一系列反应,促使叙局势进一步恶化、升级。
(本文作者唐志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