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中东论坛
框架协议影响有限,伊核谈判仍将举步维艰
文章来源:刘冬    日期:2015-04-16
】【打印 关闭

2015年4月2日,伊朗与国际六方(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德国)在瑞士洛桑签订了抑制伊朗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协议涵盖问题之广,以及协议的细致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外界的预期。根据框架协议,伊朗将减少约三分之二的离心机数量,仅保留6104台,且全部为“IR-1S型”一代离心机,拆除一个可以生产钚的反应堆。伊朗同意在15年内停止浓缩超过3.67%的浓缩铀,并且将这一浓度的浓缩铀持有量从10吨减少至300公斤。此外,伊朗还同意在未来15年不再建造新的铀浓缩设施。而作为交换,美欧则同意在核查后解除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根据框架协议,为了监督伊朗的核活动,国家原子能机构还将定期赴伊核查。核查人员将对核设施进行核查,监督其核技术的发展,并将检查核供应链的情况。如果进展顺利,在此框架协议基础上的最终协议预定将在2015年6月30日之前达成。不过,协议同时做出规定,如果伊朗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美欧将重新对其施加制裁。 

不过,对于框架协议未来所能发挥的效力,笔者认为不能报以太大的期望。伊朗与国际六方目前达成的仅是一份临时性协议。正式的、综合性的协议将会在6月30日签署。应该说,当下达成的框架协议只是标志着伊核谈判进入“严肃”阶段的开始,此后,谈判将会进入真正困难的阶段。接下来的谈判所需面对的阻力也会较之前更为巨大。因此,谈判双方想要在截止期到来的几个月内,在一些更为深入的分歧上达成共识,显然并不现实。而且,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受到诸多扰动因素的影响,谈判中任何一方的立场过于强硬,都有可能让谈判再次陷入僵局,从而导致框架协议在看似“功败垂成之际”却会“功亏于溃”。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很有可能让伊核谈判重新陷入僵局: 

第一,解除对伊朗制裁的时间表确定问题。在伊核谈判中,伊朗最为关注的问题是解除对其实施的经济制裁。在最终协议方面,伊朗的立场是永久解除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公开表示,正式协议签署之时,欧美对伊朗实施的所有制裁都需立即撤销。但是,制裁却是欧美对伊朗施加压力的筹码。对于美欧来说,只有伊朗完全满足其提出的要求,才会认真考虑取消对伊朗实施的制裁。因此,在解除对伊制裁时间表的确立上,双方将会出现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很有可能让谈判双方分崩离析。 

第二,双方国内强硬派的压力很可能会让谈判脱轨。在伊朗方面,制裁下经济发展的举步维艰让国内的强硬派态度有所软化,但是,将“雄心勃勃”的“核抱负”置于“大撒旦”美国的限制之下,却是伊朗强硬派不愿看到的。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伊朗强硬派肯定也不会保持沉默。不过,鉴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伊朗国内的崇高地位,只要得到最高领袖的支持,伊朗强硬派施加的压力也将很难导致谈判脱轨。不过,与伊朗相比,美国强硬派导致谈判脱轨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早在框架协议达成之前,美国国会反对奥巴马政府对伊“妥协”的声音已经非常大。而在目前,美国国会普遍担心的且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问题是,伊核谈判六方与伊朗达成的最终协议是否能够有效阻断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所有可能。因此,除非在最终协议中确定充足的、用于监督伊朗核活动的条款,以及确定在15或20年后、协议到期之时继续限制伊朗核活动做出限制的条款,奥巴马政府将很难劝服美国国会解除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但是,如若美国在谈判中提出被伊朗认为是过于“苛刻”的要求,也很可能会刺激伊朗同样采取强硬立场,进而致使谈判陷入僵持。 

第三,伊朗执行的国防、外交政策也很可能会让谈判陷入僵局。目前,伊核谈判六方与伊朗达成的框架协议仅是涉及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还没有涉及到伊朗导弹问题,也没有涉及到美国中东盟友所关切、并被其认为是影响中东地区稳定的伊朗对也门、叙利亚等国的外交政策问题。在美国的中东盟友看来,对伊朗制裁消除后,即使伊朗完全放弃核武,也将会寻求建立地区霸权,从而威胁到整个中东的地区稳定。因此,美国取消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是其邻国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因此,也不能排除在伊核谈判真正进入“严肃阶段”之后,中东地区突发的一些地缘政治事件再次让谈判陷入停滞。 

综上所述,虽然框架协议的签署标示着伊核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美伊双方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依然有着巨大分歧。谈判真正进入“严肃”阶段之后,其面对的阻力将会超出想象。因此,笔者认为,伊朗与国际六方在本月月初达成的框架协议所能发挥的效果十分有限。伊核问题的彻底解决仍将会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本文作者刘冬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