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社团 > 中国中东学会
2022年中国中东学会年会,纪念中国中东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暨“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中东”学术研讨会举行
文章来源:朱泉钢、王建    日期:2022-11-21
】【打印 关闭

 

 

 

 

2022年11月20日,2022年中国中东学会年会,“纪念中国中东学会成立四十年暨‘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中东’学术研讨会”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中东学会和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联合主办。线下主会场分别设在云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来自全国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中东问题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200多人线上参加会议。

中国中东学会名誉会长杨福昌先生、云南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吴建德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林聪研究员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肖宪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图为杨福昌在致辞

 

杨福昌在致辞时指出,40年来,中国中东学会秉持章程所定的宗旨,带领中国中东研究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不断发展。赢得了学者们的信赖,有了很高的向心力。中东研究队伍越来越大,后继有人。中东研究始终没有离开中国的外交实践,充满正能量。杨福昌认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在刚召开的二十大上擘画了到第二个100年的宏伟蓝图。中东地区国家如何应对复杂的内外局势,如何应对好外界的干预和处理好内部的问题,如何尽快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值得关注。

 

图为吴建德在致辞

 

吴建德在致辞时指出,四十年前,中国中东学会在云南大学召开了成立大会和首次学术交流会,是对云大中东教研工作的肯定和鼓舞。后来,云大在西南亚研究所的基础上,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果丰硕、人才辈出的国际问题研究队伍,中东研究的学者一直是中坚力量。他强调,中国中东学会是联动国内中东学界的重要机构,推动了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与国内兄弟院所的良好交流和深入互动。

 

图为王林聪在致辞

 

王林聪在致辞时指出,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召开中国中东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暨“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中东”学术研讨会可谓正当其时。四十年来,中国中东学会团结全国各高校和研究单位,不断提高我国中东研究专业化、学科化和国际化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融合发展,推动中东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背景下,学会将继续携手国内中东学人,为建设中国中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为深化中国与中东关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肖宪主持开幕式

 

中国中东学会顾问、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彭树智教授和中国亚非学会,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郑州大学,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国家民委“一带一路”中东研究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等单位向中国中东学会成立四十年发来贺信,祝贺中国中东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播放了中国中东学会成立四十年的纪念视频,一个个珍贵的瞬间见证了中国中东学会的发展壮大。

 

图为线上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大会邀请7位专家作主旨报告,中国中东学会顾问、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吴思科,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肖宪,中国中东学会顾问、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王铁铮,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校长周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黄民兴,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林聪分别以《新形势下中国与中东合作伙伴关系》《中东学会40年的回顾和思考》《中国中东学会与中东研究学科建设》《大变局下的阿拉伯国家发展前景》《再论中东地区格局的百年变迁》《对当前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缓和的若干认识》《中东国家发展规划与中东地区的发展前景》为题作主旨报告。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卢光盛教授主持主旨报告时段。

 

图为吴思科作主旨报告

《新形势下中国与中东合作伙伴关系》


图为肖宪作主旨报告

《中东学会40年的回顾和思考》

 

图为王铁铮作主旨报告

《中国中东学会与中东研究学科建设》


图为周烈作主旨报告

《大变局下的阿拉伯国家发展前景》

 

图为黄民兴作主旨报告

《再论中东地区格局的百年变迁》

 

图为刘中民作主旨报告

《对当前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缓和的若干认识》

 

图为王林聪作主旨报告

《中东国家发展规划与中东地区的发展前景》

 

图为卢光盛主持主旨报告时段

 

研讨会共设5个分议题,共有9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发言,20位专家担任分议题研讨主持人和评论人。

 

第一分议题:中国的中东研究

第一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常务副主编、编审安春英主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韩志斌进行评论。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武汉大学教授李荣建,“跟随中国中东学会前进”;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何志龙,“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要素”;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丁隆,“外语与中东研究的融合”;

希伯来大学博士生何晶洁,“被遗忘的十年:中国中东研究的崛起(1973-1982)”;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魏敏,“大变局下中东国家再工业化道路的新选择”;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张金平,“中东极端暴力的活动链条”;

云南大学副教授洪韬,“气候治理合作与中东和平的未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舒梦,“以色列的大屠杀话语体系及其借鉴作用”。

第二时段主持人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执行所长、研究员廖百智,评论人是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建。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云南大学教授贺鉴,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以色列政策的继承与调整;

西北大学教授蒋真,制裁与国家间关系:以美国和伊朗博弈为例;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章远,外部冲突对中东地区战争观的修正;

西北大学副教授王晋,俄罗斯和土耳其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叙利亚恐怖组织转型的表现及实质;

西北大学副教授张玉友,经济外交视阈下摩洛哥对欧盟的‘对策性措施’论析;

西北大学副教授曹峰毓,论沙特-俄罗斯-美国的能源三角关系

云南大学博士后赵跃晨,沙特阿拉伯的特殊联盟政策:实践、动因和限度”。

 

第二分议题:中国与中东国家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

第一时段主持人是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西南亚所所长、教授姚继德,评论人是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张宏。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西北大学教授王新刚,叙利亚文明流变和特征;

山西师范大学教授车效梅,亚历山大东征建城与巴比伦商团东行;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王永宝,穆斯林国家的伊斯兰法律创制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于桂丽,波斯经典《拉瓦一合》的翻译和研究;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谢志斌,从伊朗到印度——琐罗亚斯德教徒的异地共生;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潘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顺从;

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霏,从国旗国歌看叙利亚国家认同构建;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李海鹏,“阿拉伯女权之春”?阿拉伯国家家庭法改革的政治学。

第二时段主持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广大,评论人是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冀开运。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有勇,从中华典籍阿译看中阿文化交流;

宁夏大学教授金忠杰,当代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文明互鉴的“十途”;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李意,中国与埃及人文交流的机制与模式;

宁夏大学博士生哈娜迪,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推动中国与埃及关系全面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讲师邢文海,拟同与辩异——汉唐间史籍对波斯形象的塑造;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韩建伟,中国与伊朗的人文交流:现状与特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李世峻,新时代中沙出版业合作映射对沙传播新方向;

云南大学博士生马玉婷,伊朗国防工业助力外交突围。

 

第三分议题:百年中东发展道路的回顾和总结

第一时段由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研究员主持,内蒙古民族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王泰教授评论。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西北大学教授李福泉,“西化病”与伊朗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宋永成,苏联集团犹太人移民以色列问题研究(1948-1953);

云南大学副教授伍庆玲,百年中东妇女发展道路的回顾;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泉钢,反思阿拉伯剧变中民众抗议的阶段性问题;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段九州,新一轮国家建构危机和军队在中东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西安航空学院副教授胡耀辉,试论内战后40年来黎巴嫩政治发展的四大维度;

武汉轻工大学讲师杜晓东,冷战视域下的肯尼迪政府对埃及的政策研究1961-1963;

新疆社科院实习研究员李珂,1929年苏联武装干涉阿富汗的经过及影响;

云南大学博士生李倩,叙利亚难民返回的障碍和前景。

第二时段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吴冰冰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唐志超研究员评论。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四川大学副教授严天钦,正义发展党执政时期“土耳其模式”面临的困境;

阜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盛睿,土耳其新宪法后的世俗化发展道路研究;

西北大学教授王猛,中阿经贸合作发展的多维透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瑾,伊朗《2005-2025年愿景》的目标、进展与前景;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讲师韩小婷,沙特阿拉伯的精英集团与王权政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东研究所博士生陈瑶,“伊斯兰恐惧症”与中东国家的国际社会化

南昌大学博士生童平,运动、发展与极端化: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拯救阵线的历史演变。

 

第四分议题:大变局下的中东及其发展前景

第一时段的主持人是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永宏研究员,评论人是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副院长冯璐璐教授。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浙江外国语学院研究员李兴刚,对中东地缘政治新现实的几点粗浅看法;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闫伟,约旦对巴勒斯坦人民族整合的历史演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仝菲,百年变局下海湾地区的安全局势及前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畅,乌克兰危机对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格局、规则与秩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玉明,近年来俄罗斯与伊朗关系的发展和英语世界的话语建构;

西北大学讲师张向荣,土耳其的“深层国家”:话语阐释与政治影响;

云南大学讲师杨泽榆,波斯湾地区国家的新能源发展现状与动因

云南大学博士后任华,“阿拉伯之春”以来也门胡塞武装的政治转型研究;

四川大学研究生毛星星,正义发展党执政时期威权主义的兴起对“土耳其模式”造成的困境。

第二时段的主持人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刘欣路教授,评论人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潜旭明,大变局下的伊拉克及发展前景;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余泳,阿联酋转型发展与未来城市创建;

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李竞强,中东变局以来突尼斯国家治理;

石河子大学副教授苏瑛,胡塞武装的政治实践、发展特征和也门政治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魏亮,议会大选后的伊拉克政治僵局和面临的挑战;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博士后李睿恒,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两党格局的新变化;

河北师范大学讲师王丽影,伊拉克重建中的安全问题;

宁夏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陈玉香,从新冠肺炎疫情看约旦的国家治理问题;

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王昕朴,埃及西奈半岛反恐行动策略演变研究(2014-2021)。

 

第五分议题:新形势下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和利益

第一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研究员主持,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牛新春研究员进行评论。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教授,百年大变局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合作及其意义;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研究员,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全球发展倡议’的路径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王凤副研究员,阿富汗塔利班的转型与发展;

四川外国语大学陈广猛教授,以色列对华舆情的多个维度及其对华认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张春宇副研究员,大变局下的北非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钮松研究员,北京冬奥会与中国中东外交;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金良祥,中国与伊朗关系:新情况、新挑战;

西南林业大学讲师虎丽平,中土跨国婚姻的社会学考察。

第二时段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教授主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戴晓琦教授评论。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分别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余国庆研究员,中国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回顾、思考和展望;

清华大学佘纲正副教授,重新审视冷战时期中国中东战略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

复旦大学邹志强研究员,中国与中东国家“新基建”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姜英梅副研究员,新时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投资:机遇、挑战和前景;

复旦大学张楚楚副教授,“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新型基础设施合作前景;

湘潭大学喻珍副教授,“购买”影响力?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援助及外交价值;

云南大学博士生于忠西,中国-以色列创新全面伙伴关系。

 

图为杨言洪主持研讨会闭幕式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原院长杨言洪教授主持研讨会闭幕式。五个分议题研讨汇报人就各议题研讨情况作了汇报,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冬、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洪韬、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晨、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博士后李睿恒、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

 

图为分议题研讨汇报

 

王林聪作大会总结发言。他指出,今天的纪念中东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暨“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中东”研讨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会议有三个特点:一是参会人数多、人气高;二是会议召开时机好,主题好;三是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和新研判。他认为,研讨会不仅很好的反映了中国中东研究的整体进步态势,而且有力助推了我国中东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他强调,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中国中东学会和学界当下的核心任务,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和推进。四十年前,中国中东学会从昆明出发,四十年后再启程。学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加强研究,提高水平,促进交流,推动中国中东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

 

图为云南大学会场

 

图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会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