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理论学习
丁俊:全球文明倡议为中阿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动力
文章来源:丁俊    日期:2024-01-16
】【打印 关闭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文明交流与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走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学互鉴,中阿文明交流也进入提速升级、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为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丰富人文滋养。阿拉伯国家普遍认为,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和平精神,顺应时代潮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符合世界人民谋求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对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启示借鉴意义,新时代的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具有更加突出的时代意义。

 

 和平交往是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主轴

 

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同为古老的东方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两大文明在交往交流、互学互鉴中不断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重要贡献。阿拉伯人民自古将中国视为文明之邦、知识之源,对中华文明心怀敬慕,心向往之。“求知吧,哪怕远在中国!”这句据传为伊斯兰教先知所说的阿拉伯古训在阿拉伯世界广为传诵。中阿文明交流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张骞、班固、甘英出使西域,就曾到过西亚阿拉伯地区。自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后,中阿人民就一直在这条文明交往之路上不断相逢、相知相交,共同创造了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丝路精神。中国古代史籍《后汉书·西域传》中曾这样记述早期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唐代时,中阿文明交流不断发展,人员往来持续频繁。史籍记载,自唐永徽二年(651年)至贞元十四年(798年)的百余年间,阿拉伯官方向唐朝遣使多达 40 次。在民间,更有大量阿拉伯商人、使节、工匠、士卒等不断来华,以蕃客身份定居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不断融入中国社会。宣宗大中二年(848年),阿拉伯“大食国人”李彦昇还考取了进士。唐朝时来华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中国印度见闻录》中记述,当时仅在广州的阿拉伯等外籍人多达十余万人。唐代杜环也曾在阿拉伯地区游历多年,并著《经行记》,详细记叙了当时阿拉伯的风土人情与社会风貌。

宋、元时期,中阿文明交流空前发展,相互了解进一步加深。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专列《大食诸国》卷,详尽介绍了阿拉伯地区风情。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两度远航,穿行阿拉伯海和红海,曾抵今日索马里、摩洛哥等地,并撰《岛夷志略》,详细记述了阿拉伯地区风物形胜。晚于汪大渊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到访中国,并在其《伊本·白图泰游记》中对中国做了详细记述,盛赞中国人民的勤劳与中华文明的智慧。有元一代,中阿文明交流空前深入。中国四大发明及制瓷、纺织等技术大量西传阿拉伯并远传欧洲;阿拉伯科技文化与人文科学也东传中国,元朝秘书监收藏的阿拉伯文献典籍多达数百部,涉及天文、历算、数学、医药等诸多学科,元朝天文台引进的阿拉伯天文仪器也有7种之多。明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遍访海上丝路沿线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今天的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索马里、埃及等国。明、清之际的一批中国学者更致力于将天方之学与中华文明融会贯通,认为中阿两大文明道本同源,初无二理,二者义理相合,殊途同归,皆为至中至庸、至和至平之正道,将中阿文明交流互鉴提升至哲学高度。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曾提及这一重要活动,将其称为“伊儒会通”,并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以及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等相提并论。近代以来,中阿人民在反对殖民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的历史进程中,同呼吸、共命运,在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奋斗历程中携手互助,不断谱写出文明交往的新篇章。中阿文明交流的漫长历史昭示,和平交往是两大文明交往互鉴的历史主轴,堪称人类文明交而通、交而和的典范。

 

 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具有强大的现实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阿文明交流与友好交往开启崭新历史阶段,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拓展和深化。进入新时代,中阿合作与文明交流快速发展,动力强劲,成就突出,为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持续提供丰富人文滋养和精神资源。新时代的元首外交不断强化中阿政治互信,为中阿文明交流奠定坚实政治基础,发挥强大战略引领作用。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包括中阿文明交流在内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20146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深入阐释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2016121日,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行动,确立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行动理念,并倡议建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推进中阿双方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与文明交往互鉴;20187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讲话中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强调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上,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今天,我们要更多向对方汲取智慧和营养。” 20221210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阿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全面阐释了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提出了推进中阿务实合作的八大共同行动,其中包括文明对话共同行动2023315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提出的第三份关于推进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也为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方向和注入了动力。

在经济层面,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提供强劲发展动力。阿拉伯国家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受到阿拉伯国家广泛欢迎。截至2023年底,中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不少阿拉伯国家都积极谋划将本国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在许多领域不断取得非凡成就,2022年,中阿贸易额超过4 3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比10年前翻了一番。一带一路框架下汇聚了丰富多彩的中阿人文交流品牌活动。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双方已联合举办了 10 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开设阿拉伯语专业,阿拉伯国家开设的孔子学院有20余所,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有数百所。一带一路已成为阿方学界、智库和媒体不断研讨交流的热门话题,阿拉伯政商学界人士对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文化及中国治国理政经验都怀有日益浓厚的兴趣,高度赞赏和认同中国提出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三大倡议,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阿拉伯国家探索自主发展道路提供了重大启示和宝贵经验。中阿全面合作日益拓展和深化,为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中阿两大民族有着相似、相同的历史遭遇,中阿文明拥有许多共同共通、相似相近的价值理念,两大文明关于人类平等尊严、文明和衷共济以及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等一系列伦理思想高度契合,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文化理念使两大文明始终保持交而互通、包容多样、和谐共生的良性交往。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近代以来又都在时代变迁中经历过曲折,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我们双方的追求。”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一起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新时代的中阿文明交流互鉴,致力于探索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人文滋养和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新时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阿文明交流互鉴活动,“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东方古老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携手共铸世界文明和合共处之道,不仅为增进中阿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而且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不同文明交而通、交而和的伟大智慧,为当今世界文明交往互鉴、美美与共树立了榜样。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同时,“文明中心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的偏见依然根深蒂固,各种极端势力不断在不同文明间制造新的断层线,国际话语霸权持续鼓噪和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伊斯兰恐惧症”等谬论。面对时代挑战,新时代的中阿文明交流互鉴,赓续历史传统,秉承丝路精神,共同践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文明交往理念,广泛凝聚和平发展共识,激发变革创新动力,创造合作共赢机遇,“为变乱交织的世界不断注入稳定性,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新希望。”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实践,必将在世界文明交往史上谱写出和合共生的新篇章,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更多东方智慧。

 

(丁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