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 月15 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个关于构建新型文明关系的新倡议依托着中国数千年来对文明内涵的理解、对交流作用的认知及对达成共识的重视,是中国历史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理念发展,也凝聚着中国参与国际交往与合作的深刻体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在支撑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经验中,中非文明互鉴是兼具独特性和示范性的组成部分。中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通性、互补性,二者之间的互动互鉴为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处和融通提供了参考,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传播和广泛接受也将为中非文明互鉴进一步走向纵深提供新的动力。
一 中非文明互鉴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成为典范
中非两大文明从古代就跨越遥远的地理距离开始交流接触,相关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朝。中非文明在价值观和哲学方面存在相似之处,都推崇集体力量与和谐共处的价值。南非学者谭哲理认为,中国的“中庸”思想传递了谋求共识、避免对抗的主张。非洲国家独立以来坚持合作伙伴多元化的路线,呼吁自主选择发展道路,这也充分反映了非洲发展理念中的自主性、多样性及包容性特征,反映了非洲人民对外来文化和有益经验的开放度,这与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传统相一致。
60多年来的中非平等互利合作充分体现了双方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和对文明平等的认知。20世纪下半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中国立场坚定地支持非洲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非同样经历过被入侵和殖民的苦难,坚决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优劣观,在对民族解放的共同追求中逐渐加强对彼此的了解,注重知华友华、知非友非。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开启对于非洲历史、非洲文化、非洲政治、中非合作相关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学术研究,周恩来总理还亲自指示将非洲语言文化教学纳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为此后的中非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后,电影、电视、艺术演出、展览、出版、研讨、旅游等交流活动不断开展,向非洲讲述中国,向中国介绍非洲,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非洲方面,随着各国民族解放运动、非洲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和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成熟,非洲的文化认同诉求和国际文化地位诉求不断提高。非洲人民努力展现自身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并加速与其他大洲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在此过程中,非洲加大了与中华文明的互动,既提升了自身的话语权,又在世界文化图谱中鲜明展现了自身的文明多样性,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21世纪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推动下,中非交流更是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各大科研机构及高校推动的中非联合研究项目加速了中非之间的学术互动和观点交流,联合产出的各类成果也提升了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人民对中非合作的了解和认识。近年,中国非洲研究界译介引进非洲学者优秀研究成果的努力,成为中非共建知识共同体、话语共同体的亮点,体现了中国对非洲思想成果的重视。
中非文明互鉴并不止步于知识和认知层面,而是进一步与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融为一体。文明互鉴的最终目的是各国人民走向共同繁荣。从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到2021年的《达喀尔行动计划》,再到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加入金砖国家,中非文明互鉴的实践为中非共同发展提供了人文基础和情感动力,为推动更合理的全球治理与合作格局的出现做出了贡献,成为国际合作中知行合一、言行合一的典范案例。
二 全球文明倡议为中非文明互鉴提供新动力
在风云涌动的国际背景下,不同类型的冲突仍然干扰着全球和谐共进的节奏,文明、历史、思想、理念、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持续带来莫大障碍,即使是友谊坚固的中非关系也仍然面对来自意识形态和跨文化交际等层面的挑战。在人类为复杂而尖锐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人类共同价值的定义和不同文化的融通显得尤为关键,影响着问题解决的理念、路径和协作方式。全球文明倡议基于历史经验和当下现实,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从4个维度为消除分歧、减少敌对提供了思路,也为一直以来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民主、自由的中非文明互鉴实践注入了新的动力。
全球文明倡议肯定了中非文明互鉴实践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原则。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不能停滞于部分西方人对非洲文明表现出来的表面支持,更多的要体现为从文明理念和发展理念上的互解互谅,反对俯视轻视,反对强加于人。中非文明互鉴将继续坚持既有原则,推动全球文明的互学互补,不动摇,不偏航,共同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全球文明倡议突出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为中非文明互鉴的前景指明了关键所在。在坚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谋求文化的创新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中非各自的文化道路在新时代的演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非文明互鉴的集体实践产出更多示范性成果。塞内加尔学者谢赫·安塔·迪奥普(Cheihk Anta Diop)认为,探讨非洲现代性必须以非洲复兴为范式框架,为此非洲要重新获得历史主动性,掌握历史主动性的民族才能够创造自身存在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条件,而这需要创造力、发明力和创新力。中非关于创新的共识符合双方利益,也是未来中非命运共同体凝聚力的源泉。无论在物质维度还是非物质维度,创新都离不开合作。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形态多元化提供了支撑,为文化的传承、发展、进步带来了机遇。基于过去数十年积聚的互信和相知,中非可以在各个文化领域开展创新合作,并且用开放的姿态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带动各国文化的非排他性交叉互动。
全球文明倡议还将进一步推动中非文明互鉴经验在全球的广泛传播。自古以来,世界各地人民通过信息流动、文学传播、人员交往等各种渠道,分享经验,互通有无。随着全球文明倡议所获关注度和认可度的提升,中非文明互鉴作为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合作对话、发展中国家携手共进的典范案例,将带动更多国家根据合作伙伴的文化特点和发展特点加大沟通力度,消除认知隔阂,减少“文明冲突论”的负面效应,为全球的和谐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意。
三 中非文明互鉴向纵深发展的愿景
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拓展了新的实践路径。中非文明互鉴必将继续体现对自主选择文明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尊重,与中非政治经济合作融为一体,互相成就。未来,中非文明互鉴向纵深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第一,在哲学思想和发展理论建构方面互学互鉴。中非文明互鉴的深化需要依托对彼此的深层次认知。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普遍规律的学问,具有贯通百学的特点。由于受到历史原因和语言差异的影响,中非哲学的比较和互动尚缺乏积淀,也未能在学界和思想界拥有应有的影响力,是中非文明互鉴未来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的重要环节。“中国与非洲在包括哲学在内的各自精神文化传统中可以找到一些相通或相近的方面,中国哲学和非洲哲学在当代的复兴都具有民族振兴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意义”,对非洲哲学、非洲历史学以及非洲当代发展理论探索的研究和跟进,有助于从融汇古今的视角理解非洲现象及其国际合作需求。进一步而言,中非哲学在当代的复兴以及二者之间的话语及思想合力在消除“西方中心论”负面效应的同时,将带动全球文明对话框架内的哲思互动。从理论探索的角度看,中非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和理论探索都需要从他者经验中汲取养分,为本国本地区的现代化提供思想、理论、制度、道路的启示与借鉴;同时,未来中非合作提供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理论,也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融入全球发展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推动全球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第二,在文化创新合作方面持续开拓。中非文明互鉴实践应给予非洲文化创新以更大的支持。目前,非洲文化发展的道路仍然艰辛,受到文化领域财政预算投入不足、文艺和管理人才缺乏、科技手段薄弱、全球影响力有待提升、非传统安全风险高等诸多因素的束缚。作为非洲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一直以来对非洲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明遗址的维护和修缮、文化活动的组织、学科专业发展等方面努力提供了各类支持。未来,中方仍需基于授人以渔的理念,进一步在文化领域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对非提供协助,以知识和理念交流助力非洲文化传承与创新。此外,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和覆盖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媒体、智库、青年、妇女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更好地调动中非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群体的参与,兼顾对象国的首都和其他区域的平衡发展,夯实中非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展现中非优秀文化,加强民心相通,在交流中找到新时代国际文化创新合作的生长点。
第三,在经验传播和分享路径方面与时俱进。中非文明互鉴的理念和实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但是如何做好诠释、宣介以便更好地被理解和借鉴,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融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全球文明倡议将引领中非文明互鉴的话语构建充分突破“西方—东方”的二元结构思维,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好各类传播平台,突出智能化和数字化路线,回应国际关切,既呈现中国立场和非洲立场,也基于关照人类共同命运的目标进行话语传播,凸显中非文明互鉴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