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理论学习
张倩红:全球文明倡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与实践
文章来源:张倩红    日期:2024-01-16
】【打印 关闭

 

20233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核心内涵是肯定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倡导文明和合共生、交流互鉴,目的是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阐释与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散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历史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手稿》等一系列著述中。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核心要义可大体概括如下。

第一是文明产生的实践性。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许多文明理论流行于欧洲,有的仅仅把文明归结为“思想意识”“摆脱野蛮的进步”,黑格尔把文明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当时几乎所有的文明理论都无法阐释文明产生的动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社会实践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因,科技发展、阶级斗争、人的主观能动性都会成为文明发展的推动力。换句话说,人类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掌握了技术,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创造出文明的要素与特征。可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本质特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把文明发展置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总过程,极力呈现文明的唯物性、实践性,反对唯心空泛的文明观。

第二是文明形态的发展性。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肯定人类文明形态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强调文明发展的连续性、传承性,认为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是前一阶段文明成果的积累与传承,文明形态的演进依托于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变发展。文明的变迁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其基本趋势是“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从文明社会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到共产主义文明社会”,而共产主义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层次文明形态。三次文明形态的转型契合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人无疑是文明的主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文明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三是文明交往的普遍性。“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文明存续的重要条件在于交往,“交往革命”会赋予社会全新的内容,从而促进文明的跃进。他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个人交往与群体交往、地域交往与世界交往等,但“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方式。在马克思看来,交往也是文明社会成长的基础:“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发达程度。”马克思还强调,交往使不同文明融入了世界舞台,地域历史也变成了世界历史,即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第四是文明价值的平等性。马克思认为,文明是一种内在的、不断进化的历史过程,因民族、国家、地域、时空、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导致多种文明形态的存在,但所有文明在价值判断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东方文明的价值与东方社会的发展逻辑,反对把东西方对立起来的“野蛮—文明”话语模式,尖锐地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绝非人类文明的终极形态,产生新文明的社会因素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孕育。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不仅揭示了文明的本质,探讨了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从唯物史观出发,把文明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贯通在一起,因此,与同时期的各种文明理论相比具有其科学性、先进性。20世纪,以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和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 Toynbee)为代表的文明形态理论在欧洲兴起,成为影响巨大的历史哲学。西方文明形态史观展现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不同模式和多样性特征,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基本一致,但二者仍存在本质上的分歧,即唯物”与“唯心”之别。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一直致力于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捍卫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驳斥西方文明形态史观,反对将宗教、哲学等思想观念视为文明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以实践观基础上的文明本质论否定文化悲观主义、历史终结论。正是在与西方文明形态理论的辩论与博弈之中,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得以传承与发展。

 

 全球文明倡议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多元发展、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以及推进全球文明进程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阐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观,尤其是全球文明倡议的发布产生了深远影响,既呈现了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与逻辑理路,也反映了新时代中华文明的新成就、新特征。习近平主席的文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尊重多元文明。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习近平主席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因此,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第二,强调文明传承与创新。习近平主席指出,任何文明都是人类创造的成果,“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基于这样的理念,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三,倡导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主席以乐观主义态度强调文明发展的进步性,坚持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理路与价值追求,强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共享一个地球,必须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第四,注重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我们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我们承认文明有差异,但差异不应该成为引发冲突的根源,“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当今时代,文明交往已成为常态,“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第五,体现文明自觉意识。自觉意识是从人类的整体出发,在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各种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全局意识、所选择的正确姿态。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强调“内部的自我表达和自决”,充分肯定人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强调人文精神、文明自觉与文明成长的关联性。中国世界史专家彭树智先生也指出:文明自觉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文明自觉把文明交往互动的客观规律通过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融合为一体,形成整体的合力。这种综合能力是人类文明自觉的集中体现。”在全球化时代,自觉意识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全球文明倡议是促进全球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其思想理念与价值取向是一种尊重他者的态度、提升自我的定力、共享未来的智慧,归根结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与文明自觉。

总之,习近平主席有关文明的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一脉相承,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文明的定义与内涵、文明成长与演变、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等思想精华,在不同语境下呈现了马克思所强调的文明的实践性、开放性、等价性以及文明交往的普遍性等特征。另一方面,它又结合新时代中华文明的新形态、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有困境,阐释了不同文明和谐共生、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世界文明同频共振的内在机理。

 

 全球文明倡议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实践探索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但也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文明冲突话语此起彼伏。应以何种态度应对世界大变局、处理本体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也成为各国政府需要面对的话题。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历史性演讲,阐释了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被国际舆论誉为新文明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2014文明宣言。习近平主席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倡议是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中国方案,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最新成果。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携手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实践运用。

第一,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以和平为基础的外交哲学。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承认文明在个体上的差异性,但同时强调人类文明完全可以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碰撞交融、和谐共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全球文明倡议以和平共处为根本,体现了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共同体意识。习近平主席是在文明平等的前提下,以彼此尊重为基础,以交流互鉴为准则,提供超越文明冲突、塑造和平世界的中国智慧。正如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讲的: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二,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以发展为根本的外交实践。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背景是在与世界政党的高层对话会上,其宗旨是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进国际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正如非洲学者丹尼斯·穆尼内(Dennis Munene)所评论的:全球文明倡议所倡导的尊重不同文明的不同文化实践已经并将持续促进国际社会和谐合作、彼此包容,也为和平共存提供了行为准则。通过全球文明倡议这一思想性的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为世界分享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程中的经验智慧,旨在帮助世界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原则,鼓励21世纪各国文明在差异中进行文化交流,实现国际社会稳定。

第三,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的外交理念。习近平主席的三大倡议贯穿了一个根本性的宗旨,即世界文明的发展不以牺牲他者为代价,中华文明的发展要与世界文明融通并进。中国文化传统中“以和为贵”“天下一家”的理念根深蒂固,“国虽大,好战必亡”是先贤们的智慧良言。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要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开展人文交流、国家合作,构建对话机制,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理念引领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与发展导向,反对零和思维与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

综上所述,全球文明倡议是把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应用于当今中国的外交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来阐释当代世界文明的发展逻辑与价值理念。如果说马克思的文明观是对社会发展、历史演进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联系与外在互动的唯物的、辩证的科学判断,那么习近平主席的文明理论则是结合中国实际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诠释与时代表达。全球文明倡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维,也是提升全球治理、回应人类现代化之问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自觉意识与世界情怀。因此,不断探讨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论价值,领悟其现实意义是当代学人的责任与使命。

 

(张倩红,郑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